张晋源|“杨风子”与《韭花帖》的矛盾阐释

  关于“杨风子”的来历,相传是朱温篡唐之时,杨凝式之父杨涉为唐末宰相,代表旧朝传送国玺给朱温,而杨凝式曾私下力荐其父推辞之。为防止此事败露,祸及全家,杨凝式故作佯狂。之后,每遇大的升迁或调度,都以此进行推脱,并屡试不爽。也正是这“佯狂之疾”为他赢得了宽松的政治环境,得以在乱世中左右逢源。他也顺势以假疯癫抒发真性情,把率性狂放、豪情满怀的个性体现在了书法上,故得“杨风子”之称。试想,号称“杨风子”的杨凝式能写出温文尔雅的《韭花帖》,这种反差已经足够惊艳了,但要说其书风的主要面貌就是《韭花帖》,这种矛盾也是让人匪夷所思。

《韭花帖》(罗振玉藏本)

  《韭花帖》不能代表杨凝式的主要书风,原因有三点:

  其一,此帖所呈现出的风格不同于历代书家对杨凝式书风评价之“雄强”“险绝”“颜杨”。晚清书家李瑞清评价:“《韭花帖》笔笔敛锋入纸,兰亭法也。”他认为此帖用笔出自于王羲之的《兰亭序》。而王镛先生认为:“此帖字形较长,中宫内敛,倚(欹)侧取态,稍似欧字……章法上字距行距拉开距离,错落有致,给人以简远、疏朗的感觉。”说明《韭花帖》结体“内敛”处与欧阳询书风相像。无论形似“欧字”还是笔法出自《兰亭序》,都说明此帖是一件继承晋、唐气息,风格上属于传统二王书法系统的作品,难以用“雄强”“险绝”来概括,更难与颜真卿扯上关系。

上为《韭花帖》集字、下为《兰亭序》集字

  其二,杨凝式传世书法作品风格迥异,呈现出“一帖一貌”的现象,这种现象增加了《韭花帖》并非其主要书风之面貌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一帖一貌”不是他刻意为之,也并非全出于天分,而是如张焱先生所述,限于作品数量,无法厘清杨凝式书风的嬗变过程。其他书家之所以没有这种窘境,是因为他们大多有大量的作品作支撑,如果把他们不同时期的某几件作品单独拿出,也会呈现这样“一帖一貌”的情况。

  其三,《韭花帖》与其它几件作品相比,从结字、用笔上看只能算杨凝式对传统二王书法系统的继承类作品,风格特征并不算突出。而《韭花帖》空灵舒朗的章法,也并非是其独创。据龙友先生从同时期敦煌遗书中发现,这种章法类似唐代以来官方所用的启状,并认为:“它并非是乡贡进士刘某、僧归文及杨凝式等人的独创,也非出于自觉意识下艺术‘创作’的诉求,而是一种逐渐从公共转移到私人领域的社交形式。”即是说《韭花帖》虽是关于日常生活的信札,但章法格式却是当时流行的官方启状的格式。

杨凝式《夏热帖》

  根据以上三点原因,再加上时人所冠以书坛“杨风子”的称谓,可知《韭花帖》虽然可以归入经典的范畴,但并非是代表杨凝式主要书风的作品。

  无论早已失传的“题壁书”还是先贤对杨凝式书风的认可,皆与《韭花帖》有着巨大差异,那为何《韭花帖》会被大家误认为是杨凝式的主要书风,成为杨凝式的标签呢?

杨凝式《卢鸿草堂十志图跋》(左)、颜真卿《祭侄文稿》(右)

  首先,《韭花帖》是一件极为精彩的继承二王的作品,无论干练精巧的用笔,还是浓丽高雅的墨色,都体现出风度凝远、萧散有致的晋、唐气韵;

  其次,最能代表杨凝式书风的“题壁书”早已荡然无存,加上其传世作品少、时间跨度大,呈现出“一帖一貌”的状态,后人无法把握杨凝式书风的整体脉络;

杨凝式《卢鸿草堂十志图跋》(上)、颜真卿《祭侄文稿》(下)集字

  最后是宋以后的帖学书家对《韭花帖》的推崇。如明董其昌评:“少师《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杨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虽然董其昌也认为《韭花帖》并非是代表杨凝式主要书风的作品,比“欹侧取态”的其他作品稍逊一筹,却也难掩他对《韭花帖》的喜爱。

  再如清代帖学的集大成者王文治,其有诗称:“韭花一帖重璆琳,千古华亭最赏音。”竟错误地认为《韭花帖》是董其昌最为看重的作品。经过明、清帖学大家的推崇,再加上后人的推波助澜,使《韭花帖》一跃成为了杨凝式书法的标签,这才出现了“杨风子”主要书风的面貌却是温文尔雅、含蓄收敛《韭花帖》的矛盾。

(节选自张晋源《从“题壁书”到〈韭花帖〉》)

杨凝式《神仙起居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