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期A/闻天语解析《诗经•秦风•无衣》/薛红诵读

小轩清浅:

《诗经》传达的是发自心田的喜悦或是悲伤, 它断然不会辜负所有人对文学的期待。它的自由之美,就在于这“发自心田”的真实,因真实而生动,因自由而可贵。透着文字,我仿佛看到遥远的先秦时代,先民们坦然率真,举手投足都了然爽利。而这般爱憎分明,不玄不妖,才使简简单单的词句落在心口里,都让人感动得泫然欲泣。

先民们不受曲调拘束,没有格律限制,不讲究遣词造句,不寻思起承转合。也因了这份自然,才不矫饰,不媚俗,不堆砌,不刻意,所以随意拎出两个字,都让后人高山仰止;咏一句面前的物事,来者便穷极千年变化。透过闻天语老师的解析,让我们更能领略《诗经》中那种天然之美。

解析/闻天语

导语/林小菲

诵读/薛红

编辑/清慧

闻天语课堂:

人类自诞生以来,各种各样的战争就从未停止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在外敌入侵生死存亡的关头,没有一大批热血男儿,在猎猎的战旗下视死如归,奔赴沙场,那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很难生存发展。

春秋的秦国,由一个小部落发展成为横扫天下的秦王朝,恐怕与秦人的尚武精神有关。现在,让我们看一看大敌当前的秦国人民,是怎样慷慨从军,保家卫国的。

据史料考证,公元前771年(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周王室内讧,后申候勾结导致西戎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此诗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面对强大的犬戎入侵,只有自己强大才能生存,秦人的彪悍也因时而生。

后因秦襄公抵御西戎有功,护送平王东迁后,平王一面封他作诸候,另一面则命他继续攻逐犬戎。因是周天子之命,故有“王于兴师”之说。而犬戎杀了幽王,周室诸候与之不共戴天之仇,同仇敌忾。《秦风·无衣》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是秦国人民慷慨从军、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歌谣。

《秦风·无衣》的故事发生在秦国,秦国国君奉周天子之命要出兵打仗了,军队的士兵热情高涨。但是出现了一个问题,军装,兵器都不够了,只有一部分人分到衣服。士兵们都在积极的备战,而有一个士兵没有分到衣服,看到别人都在积极备战,于是就躲在一边呜呜的哭了,这时,有一位同屋士兵正在整衣擦戟,听到屋外的哭泣声,就走出来,看到这个瘦弱的孩子正在哭泣,就大声责问:“哭什么,秦人没有贪生怕死之辈。”这个瘦弱的男孩抬起头来,站直了身子,挺起了胸膛说:“谁说我怕死了,我只是没有分到衣服,也没有分到兵器而已。为明天拿什么打仗而忧伤。”这时,屋里的其他人都走了出来,他们不约而同地说:“怎么能说没有衣服,来穿我的,怎么能说没有兵器,来拿我的。”于是士兵自发的把自己多余的衣物拿出来分给战友穿,大家相互帮助、积极地投身到征战中。他们一边准备一边大声地吟唱,刚走到此处的行人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战歌,心潮澎拜,于是再次拿出笔将这歌谣记录了下来。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首《秦风·无衣》。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

①岂,怎么。

②曰,说。

③袍:长袍,古代的战袍,即今之斗篷。

④王:指周天子,秦国出兵以周天子之命为号召。一说指秦君。

⑤兴师:出兵。秦国常和西戎交兵。秦穆公伐戎,开地千里。当时戎族是周的敌人,和戎人打仗也就是为周王征伐,秦国伐戎必然打起“王命”的旗号。

⑥同仇:共同对敌。

⑦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⑧戈、矛:都是长柄的兵器,戈平头而旁有枝,矛头尖锐。

9作:起。

⑩裳[cháng]:下衣,此指战裙。

⑾修:是整理的意思

⑿甲兵:铠甲与兵器。

⒀行:往。

译文:


怎么能说你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大王发兵要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怎么能说你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大王发兵要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行动。

怎么能说你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大王发兵要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并肩作战。

天语赏析:

第一章,统一思想。当时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求。“无衣”,这是实写。也可以理解为夸张的写法,为国征战,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与战友共用一件战袍。“王于兴师”,大家就急忙修理好戈矛。为什么大家能够克服困难、团结备战呢?“与子同仇”,大家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一起抗击共同的敌人。

第二章,统一行动。“与子同泽”“修我矛戟”。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与子偕作”,投身到征战中。

第三章,一起上战场。“与子同偕”,激昂高歌,团结对敌,奔赴战场。这首诗写的是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第一是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第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称激动人心的活剧。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与你并肩作战,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这种重叠复沓的形式构成诗中战斗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乐曲的节奏与舞蹈动作,正所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艺术手法:用“赋”的艺术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同仇——偕作——偕行,诗歌语意层层深入,一边歌唱,一边行军,勇往无前。《秦风·无衣》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烽的古代军歌。

全诗共三章,每章五句,前二句都以设问的句式、豪迈的语气,表现出那种奋起从军,慷慨自助的精神。“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战袍)。”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内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战裙)。”充分反映了士兵之间解衣推食,团结友爱,相待以诚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地影响这后人,以至军人之间互称“同泽”。“同袍”、“同裳”也就成了精诚团结的代名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正是祖国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军需品异常紧缺的情况下,人们奋起保卫祖国的真情的流露。正因为“同泽”是为了御侮,因此,一旦“王于兴师”,便毫不犹豫地擐甲砺兵,做到同仇敌忾。那“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的描述,正是秦地民众那种摩拳擦掌,积极备战的高昂的战斗热情的反映。而每章的末句“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则由共同对敌的仇恨写到共同奋起,并肩作战,表现出一种团结一心,同仇敌忾,誓死保卫疆土得意粉。西戎弑幽王,于是周室诸侯为不共戴天之仇,秦民敌王所忾,故曰同仇也。“与子同仇”是维系战友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合作精神的纽带,惟其“与子同仇”才能“与子同袍”,“同仇”“同袍”互为因果,显出有爱有憎,爱憎分明,所以在大敌当前“王兴于师”的庄严时刻,他们才能无私无畏修甲兵,同仇敌忾去参战,表现出一种慷慨雄壮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确实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诗章。

《诗经》“国风”中反战的诗篇很多,但那时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不义之战。而《无衣》却是从当时的保家卫国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而发出的讴歌正义之战的激动人心的战歌,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天语小诗:

 初入京师感怀

/闻天语

谁人跨马入长安,
谁人驱车登古原,
吾今初入燕赵地,
欲访故宫颐和园。
先踏长城临百川,
胸怀万丈寄笔端。
寻觅旧朝点烽烟。
谁人一怒为红颜,
引来达虏统百年。
联军烧吾宫阙千万间,
辱国丧权,屈辱何堪言?
今日登临思万千,
硕鼠除尽,国泰民安。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附1作者简介:

闻天语,原名薛鹏飞。女,生于70年代,曾在《女友》、西安门户网站《古城热线》做过编辑。在《西安日报》,《女友》《劳动者》《大红鹰》等相关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若干。

作者自语:余自出校门后,匆匆只为生计奔忙,不知日月为几何,忽惊两鬓萧疏,方感已然不惑,今凉风飒至,年关将至,可叹虚度岁月,甚慕草鞋芒杖,蒲团袈裟,对长松修竹,听鸟鸣溪流,阅两行《金刚》 ,吟数句《心经》岂不快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