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陈寅恪有多牛?被誉为三百年一遇,几件小事令人刮目相看
傅斯年是在中国知识界负有盛名的历史学家,他曾经这样评价过一个人:“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这位学者名叫陈寅恪,是享誉中外的一位大师,学问可以说是绝 无仅有。
陈寅恪的头衔有很多——诗人、语言学家、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在这些领域中,有些人只要精通一门就已经要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还不一定能够被称为大师,但他却是样样精通,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陈寅恪最令人羡慕的,就是那独一无二的、博古通今的学问。
中国人向来都崇尚有学问的人,尤其是像他这样难得一见的大师,又出身于名门。在清华教书时,还被人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不平凡的开端
正如一些社会学家所说的那样,一切伟大的人物,几乎都有一个不平凡的开端,陈寅恪当然也不例外,他出身名门,有着非常显赫的家世。
爷爷陈宝箴曾经是湖南巡抚,当时唯一贯彻实施戊戌变法的地方巡抚,父亲陈三立是进士出身,哥哥陈衡恪和鲁迅是同学。
家族曾被誉为“义门门主”,有着清明的家风——以诗书立门户,以孝悌立根本。
陈寅恪从小 便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之中,在父母的熏陶之下,小的时候就熟读各类经史子集、哲学典籍,能背诵十三经,为以后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在1910年的时候,陈寅恪和哥哥一同去到了日本留学,后来又辗转去过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各国的高等学府上学,培养了他学贯中西的眼和境界。
然而对于陈寅恪来说,真正的开端却是从1925年开始的。
这一年清华改制成大学,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聘请了四位在当时学界很有声望的人物做老师,有当时的国学大师的王国维、戊戌变法的先驱者梁启超、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最后一位就是陈寅恪。
而陈寅恪在当时还并不是大名鼎鼎,由于没有像梁启超那样有等身的著作,虽是留学归来却并没有博士学位,因而并不像其他几位那样为人所知,所以对于他的加入当时的清华校长曹云祥颇有微词。
当时力挺陈寅恪的是梁启超,在众人反对他进入国学馆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正是由于梁启超和同学吴宓的强烈推荐,才让那时年仅36岁的陈寅恪和当时著名的大师一起,进入到清华国学馆教书,开始了他在清华园里的生活。
和那些新式的西装革履的教授不一样的是,陈寅恪通常是长袍加身,戴着一顶可以把耳朵遮住的皮帽,胳膊肘夹着装满了讲课资料的布包,给人一种老学究的感觉。
就是这样不平凡的开端,成就了他一生不平凡的传奇。
清华园的陈寅恪
大概凡是有声望的文人学者,都会有自己的一些小癖好。
陈寅恪自己有“四不讲”——前人讲过的、近人讲过的、外国人讲过的、自己过去讲过的,都不会再讲,他的课只讲从来没有人讲过的东西。
正是因为这样,才更让陈寅恪的课堂座无虚席,不仅学生们争抢他的课,就连吴宓、朱自清、冯友兰等有名的教授也都慕名而来,听完一堂课都觉得不虚此行。
陈寅恪的知识不仅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涉猎更是非常广泛,不止是文学、历史这样的国学领域,更包括了民俗、饮食、宗教、语言、建筑的等十几个领域,学问之广令人汗颜。
后来在北大教书的周一良教授曾听过陈寅恪的课,在他看来大部分的教授学问都很高,但是通过自己的长期学习积累,是可以拥有那样的成就的。而世界只有一个陈寅恪,他的的学问遥不可及,想要追求也无从下手。
这充分证明陈寅恪所达到的高度是任何人都无法企及的。
甚至在有一次讲到王瀚《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时候,在课堂上给学生们科普起了葡萄酒,将其原产地、发展历史如数家珍,让听课的人非常崇拜。
就好像世界尽在他的脑海,无论是什么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并且毫不含糊。
就连一些细节后来学生们去考证都分毫不差,吴宓称他是全中国最博学的人不是没有道理的,没有人能够超越他。
思想自由,精神独立
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后,陈寅恪因过度用眼,导致了右眼视网膜脱落。但当时日本人想用丰厚的待遇让他去日本教书为了不被日本人俘虏,他放弃了手术,偷偷离开了北京,跟随大部 队一起去了西南联大。
由于他的眼睛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渐渐地右眼完全失明了,然而在这样的情况陈寅恪还在每天备课和写作,慢慢左眼的视力也在变弱。
抗战胜利后陈寅恪接受了牛津大学的聘书,决定去英国,顺便治疗自己的眼睛,但仍然是无功而返,医生给他下了双目失明的定论,最终辞去这一聘约,回到了中国。
陈寅恪的学生回忆说,在他眼睛还没有失明的时候,在讲到精彩的地方都要闭上眼陶醉一会再睁开。而在失明之后,他的眼睛就再也没有这样闭上过,总是用如炬的目光看着周围的一切,这是他的骄傲。
双目失明的陈寅恪,就像失聪的贝多芬一样,有着无比坚毅的精神。
助手辅助他完成了《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的编撰,还写了专著《柳如是传》,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让他的人生更加不凡。
晚年时期的陈寅恪过得并不舒适,尽管当时的主流学术界已经不推崇他的学问了,但是坚持用文言文进行写作、并且出版必须用繁体字和竖排、自己的书不让改动任何,这就是文学大师的风骨,令人望尘莫及。
陈寅恪的知识为后人学习,精神被后人传承,晚年的心酸令人唏嘘,但他的传奇经历足够让所有人仰望。
一生都坚持要有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这是他给王国维写的墓志铭,亦是自己一生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