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看的汽车与金融行业的大变局
很久一段时间没有更新公众号了,其实最近一段时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也有很多值得一写的故事。但是由于最近工作繁忙,很难找出一段完整的时间去思考,去写作。再加上老穆的公众号文章不想仅仅做成一个信息的传递窗口,更希望能够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所以每每下笔之前总会琢磨再三。
这段时间把去年的文章仔细的看了一遍,对于很多对于行业和市场的预测还算准确。但也很是遗憾,虽然能够预测对趋势,但可惜总是有缘无份,无法亲身参与其中。所以也催生了自己的一些想法的成熟,不久的将来,就会向大家进行通报自己的一些打算。
正是由于思想的不甚清晰,所以今天的文章更像是对于市场各种值得关注情况的一种罗列和总结,仅供大家消遣吧。
一、汽车行业大整合
2019年的开年,我们并没有迎来期盼中的开门红,乘用车市场销量仍旧一片低迷。作为已消费为主的乘用车市场,向来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速成正相关关系。中国经济正迎来机构调整的重大转型阶段,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折射到汽车行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中又充满了确定性。
首先是汽车行业的整合,目前看来是大势已定。我们只要睁大眼睛盯着市场,等着一个个消息的接踵而来就好。而汽车行业的整合,绝不仅仅是各品牌的整合,更是配套市场、金融市场、后市场的全面整合。既然有整合,就会同时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机会有新的既得利益者,另一种也就是必定有被市场淘汰的失意者。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的向前一种情况靠拢。
看看我们的市场,品牌集中度在进一步的加剧。不久的将来,汽车市场应该是由纯粹的外资品牌、中外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和所谓的造车新势力组成。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价格逐渐走低的形势不会发生变化。从近几年豪华车市场份额的大幅度提升我们就能很清楚的体会到。
做一个大胆的预测,汽车市场的战国混战时代将逐渐停息。不同定位的品牌在逐步完成整合重组后,将会根据不同的客群攻占不同的市场。市场占比将会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也就意味着市场的大门已经关闭,对于新的入场者,将不会再有更多的市场红利机会。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我们的自主品牌如果想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进行整合,集中资源办大事。才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经受住市场的冲击,获得一席之地。我想这可能就是一直传说中的一汽、二汽、长安合并的根本原因。我们也就不难预测,除了吉利、长城等极少数自主品牌以外,更多的未成主流的自主品牌将会面临着一个怎样的局面。
如果这种可能性得到验证,必然会带动整个汽车行业的整合和大的震动,在整合过程中会发生无数的故事,在势力范围重新划定之前,又将面临一场多么残酷的大战。
二、造车新势力+没落的三线品牌
如果我们关注最近的新闻,发现在众多造车新势力中,具有代表性的蔚来,宣布2018年持续亏损,今年仍将选择代工的方式进行生产。如果我们关注了这个市场,新势力的车辆形成量产的很少,造车是不能只凭PPT的,生产厂的资质,设备厂房人员的大成本投入,更多的是造车经验的积累,都不是有钱就能快速办到的。
所以我大胆的预测,在这次整合的大潮中,造车新势力与三线品牌的整合会成为一种新的可能。我们期待着能有1+1大于2的结果出现。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不小的惊喜。
我不否认,自动驾驶、智能化,网联化是汽车发展的趋势,但是从趋势变成现实是需要过程的。客户购车不仅仅需要便捷,更需要安全、舒适和性能可靠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这就需要两者的结合,才能有效的满足需求。
这个行业的深度整合,我们可以关注神州与宝沃的合作,我们看到陆老板的战略方针,不能把它当成昙花一现,这些新的观念和方式,要放在市场是去实践才能知道究竟好不好使,对此,本人是充满了极大的兴趣,如果您也有兴趣,那就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三、新能源汽车繁荣背后的隐忧
从近几年的销售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入了一条快行线,增长速度如火箭一般。但是我仍然一直相信平衡的道理,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必然有其合理性,但同时也必定会有诸多的问题存在。
首先是电动和氢燃料之争,也就是到底如何界定新能源。电动车真的环保吗?不见得。但是为什么我们现阶段要大力发展电动车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1、我国石油储量并不丰富,但是煤的储量却是相当丰富,作为国家战略资源,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电动车,您明白了吧?
2、中国发现了大规模的锂矿,再加上氢燃料的不成熟以及建站的高成本,都会引导现阶段大力发展电动车。
在一片市场所谓的繁荣中,我们仍要看到其在总量中的占比。不能仅看到同比的数据。电动车的应用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保值率,例如二手车市场,例如充电便利性,例如续航里程,例如电池更换的价格,例如废旧电池的回收再利用。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时间。所以我仍然觉得,电动汽车不具备短期内大规模普及的条件。只能是针对特点市场,特点客户进行定向营销。
说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想告诉各位,造车是个很严谨的事情,不要觉得有利可图,就做一些不计后果,贪图短期利益的事情,我们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自己心里还是要有点谱的。
四、金融机构大升级
在各个主机厂厉兵秣马,严阵以待,准备接受大战的同时,汽车金融作为其不可或缺的助力手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最近看了一些材料,觉得我们貌似进入了一个误区,很多朋友都讲一二线城市市场已经饱和,现在重点工作的渠道下沉,促进三线以下城市和农村的消费需求。
但是我们不难看到,这次提倡的“汽车下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我们期盼的热烈场景。那么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国家经济改革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和阵痛,势必会对各个行业带来影响,未来预期收益的不稳定必然会带来客户对于非必需品汽车的持币待购现象的加重,或者调整购车时间。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上一轮,特别是在诸多互联网金融的渠道下沉中,已经对于上述市场进行了一番轰炸。如果您真的去过农村,您会发现一个问题,农村客户,或者说三线以下城市客户的旧车置换时间要远远长于一二线城市的旧车置换时间。简单的理解就是,当新增市场需求受阻,对于存量市场的置换需求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般巨大。
所以我们做汽车金融重点应该是两个方向,一二线城市的存量置换和三线以下及农村市场新增。这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二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布局和进行有针对性的定向营销。人云亦云,随大流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既然市场总量有限,整合时代来临,那么在整合中所获得的话语权和地位是与市场占有率和客户的多寡决定的。这也就意味着各大金融机构,特别是厂商系金融的业务发展方向发生了变化。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主机厂金融开始多品牌运作,我觉得扩大盈利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获取更多的客户,在服务的过程中支持本品牌主机厂进行客户的未来转换。
其二,已经有以乘用车为主的金融公司开始布局商用车市场,这不仅仅是业务多元化和获取更多利润的选择,更是让自己的业务多元化,从而有效扩大利润,降低风险集中度,同时率先做出无界营销的一种体验和提前布局。
其三,一直闷声发大财的商用车主机厂金融,也在开始谋求改变,一种是加强基于整个车辆运营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以及运营服务的提供能力,从而深度捆绑客户,由单一的资金提供方向综合的服务提供方积极转型。另一种是,在原本壁垒分明的商用车金融市场,多品牌金融产品支持也已经开始出现,道理与乘用车相同,在此我就不在赘述了。
这种转变的发生不仅仅意味着原有壁垒的坍塌,更是整合大幕的表现,也同样对于复合型的金融人才提出了更多的市场需求,从这个角度看,对于我们广大金融从业者,已经走入了我两年前就提出的一个话题,如何让自己从专才向通才转变的速度,从而在不稳定中获取自己的稳定性。
五、二手车市场迷局愈发清晰
最近二手车行业最大的新闻莫过于瓜子获得软银战略投资的新闻,有一种说法是这一举动基本奠定了二手车市场的格局。最近有机会聆听了瓜子以及优信大佬的一些观点,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了分析,原本混乱的局面竟然慢慢清晰起来。
二手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由于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而交易平台的信誉保障能力和服务能力的不足。设置我们会发现,二手车的集中度是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前面我们提到过,三线以下车辆置换率远远低于一二线城市,那么我们就可以的出结论,二手车市场的活跃度、规范度,产品选择的多样性都是存在极大偏差的。
所以二手车市场最有效的颇具方式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同时,能够有平台站出来去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就如同当年支付宝对于淘宝买卖双方的重大意义。我觉得二手车目前的几个头部企业,恰恰是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利用金融科技的发展,了解客户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把原来一堆死气沉沉的数据,通过研究和分析,那它们变得鲜活起来,再进行定向的包装,为定向的客户提供定制的服务和更多的选择空间。
在如今的时代,其实很难在明确的将新车和二手车画出一个明确的边界。无界的特点就是任何产品和服务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在一个领域一枝独秀仅能自保,而真正的想杀出重围,恰恰需要对于无界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如果我们仔细的去研究瓜子,我想您会认同我的观点。
今天就到这里,针对这些话题和您感兴趣的话题,也请诸位看官能够积极发表评论和自己的见解,或者直接与老穆同志沟通,我在这里等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