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人间采蜜记》:人生苦短,不如活得真诚勇敢
季羡林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写道:“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这句话很消极,也很写实得道出了许多普通人一生的无奈。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究竟价值几何?这一点因人而异。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每个天地之间的人都十足渺小。苏轼曾经站在哲学的角度,对人生在世有一个非常中肯的比喻: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且不论一个人杰出抑或平凡,他的一生终会成为历史车轮下的一颗尘埃。因此,关于如何过好这一生,我们只能从微观的角度去寻求一个最佳答案。
在中国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的个人自传《人间采蜜记》中,我找到了某种能让心神为之一振的答案。
对于世界上大部分的人而言,他们都非常渴望自己的人生在他人看来是完美、无懈可击的,求取世俗定义下的成功人生,但是李银河偏不。
李银河深入浅出地用一个比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人间如花丛,我只是从中采撷一点点精华,对其他的一切不去理睬。一生只有短暂的几十年,要好好享用自己的生命。自由奔放,随心所欲。
在这本自传中,李银河坦诚而通透地向读者讲述了她一生的故事,一切正如她所主张的人生观:自由美好,真诚洒脱。
初入人世,历经文革
1952年的立春,李银河带着整个春天降生北京城。李银河出生于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人民日报报社的创社元老,一家人的住处坐落于著名的王府井大街。因此,比一般孩子幸运的是,自出生伊始,李银河便一路见证身边的繁华热闹。
好景不长,这段无忧无虑的岁月过后是接踵而来的却是文化大革命。1966年,14岁的李银河尚不懂何为文革,但是她亲眼目睹了身边的知识分子,其中包括校长、老师们,甚至是爸爸妈妈成为被斗争、被批斗的对象。身边出身高干家庭的同学们也都难逃厄运,有的甚至痛失自己的父母。
李银河自身也因此被孤立为“自来红”。这段经历在李银河的童年中无非是黑暗而残酷的,但是她反而感到庆幸。从小家庭的保护伞一直将李银河与真正的社会隔离开来,文革的经历反而让她更深入理解了苦难的意义与社会的不公,培养了她对人的同情与质疑精神。
精神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童年的遭遇对一个人成年后建立三观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这段特别的遭遇的确深深影响着李银河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学家,以及中国第一位性研究学者。
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敢于质疑、敢于发声的魄力,让她于几十年后能面向所有中国人,对几千年来人们讳莫如深的性话题侃侃而谈,为中国的性学研究拉开了新篇章。
插队和劳作生涯背后的自我觉醒
文革对一代青年知识分子最残忍的扼杀,便是剥夺其获得知识的机会,空乏其精神。在这场无可避免的洪流之中,只读到初二年级的李银河不得不中断学业,参加串联,前往内蒙古兵团插队。
对于那个年代的很多青年而言,插队不但艰苦,而且有一定的风险。不少高干子弟不能吃苦,劳动的过程中倒下了,便客死他乡。只是对于李银河而言,她一直将此视为人生当中的一次挑战。
李银河和大部分有志青年一样,不愿意充当自私自利、享乐主义的落后青年。因此,她迫不及待得想要奔向理想的战场,做到青春无悔。那种跃跃欲试的心情促使着她忘却背井离乡之苦,迫不及待地走向火热的生活。
然而,理想在现实面前被活生生地浇上了一盆冷水。在漫天黄沙的环境里,插队青年们不畏艰苦,日以继夜劳作所换来的不是丰收与硕果,而是原住民的不解与指责。原因是内蒙古地区的农地排水系统不佳,导致种下的粮食所收无几,这让其中不少青年濒临崩溃。
大家在长期的高压工作下,并没有收获所谓的成就感与满足,人们所能感受到的只是一种平庸而无意义的劳作对青年心灵的戕害。
1973年,继内蒙古插队之后,李银河又在江西农村劳动了两年。偏远的小山村里,李银河看到的不是生活的平静与恬淡,感受到的不是劳作的激情与荣光。
她只是一次次见证了偏远农村家庭的落后与无知,当李银河看到他们将生育和繁衍作为唯一的信仰,不由得感叹:孩子并不是让自己不朽的办法,创造才是。这样的感悟也同样影响了她自己今后的生育观。
农村生活的黯淡不仅于此,在李银河看来,她认为最大的压迫不是条件艰苦,而是精神世界的匮乏,一如她在内蒙古插队的时光。
在江西农村的这段岁月里,她没有地方可去,只能一天到晚劳作。这种惯性甚至都让她开始幻想,与其这样当一辈子农民,在农村终老,倒不如参战死掉来得轰轰烈烈。
李银河绝望地写下这样的句子:我是一个充满了热情却不能燃烧的人,好像一个有很多能量的燃烧品,但是没有炸开。我不知这还要持续多长时间。
这种幻灭给李银河上了社会实践中很重要的人生第一课。从此,她更加偏爱肉体上得来的真理,也更加珍惜一切充实灵魂,脱离平庸的机会。很快,这样的机会也找上了她。
重返校园,遇见爱情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支持下,李银河终于在两年后重返校园,考上了山西的工农兵大学,这让她感到无比安慰。
在大学的这段时光里,她惜时如命,开始如饥似渴的学习与阅读,仿佛在拼命弥补前几年虚掷的青春。与此同时,她在这一时期遇见了自己的初恋。
虽说这只是一段明珠暗投的单恋,两人最终的分手,也给李银河的心理造成无限煎熬痛苦。但是这一切,在王小波出现以后都变成了一种错过的庆幸。
说实话,我最初认识李银河是因为那个经典的王小波式问候:你好哇,李银河!李银河对王小波一直以来的评价也是:小波是一个浪漫到骨子里的人。
李银河与王小波结缘于王小波手写的一本小说《绿毛水怪》。未见其人,先知其才气。通过这样一本小说,李银河发现自己和作者实在有太多的心灵共同之处,暗暗称奇,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畅意油然而生。
很快,李银河便以请教学问之名大胆地登门拜访。我曾想象,若不是这样的主动与勇敢,李银河老师是不是就要这样错失自己的一生知己与爱人?
好在时间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两个有趣的灵魂最终还是相遇了。王小波先生更是对李银河一见钟情,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些写在五线谱上的情书,看到那些充满诗意的表白。
王小波曾对李银河说:我是个俗气至顶的人,见山是山,见海是海,见花便是花。唯独见了你,云海开始翻涌,江潮开始澎湃,昆虫的小触须挠着全世界的痒。你无需开口,我和天地万物便通通奔向你。
一点不错,两个终生热恋的人,他们一生都在向着彼此奔跑,这个世界也因为这场灵魂的相遇而更加瑰丽热闹。
人生短暂,不如勇敢
李银河和王小波终于走入婚姻的殿堂。婚后的两个人致力于各自的学问领域,摆脱了一般人生活的俗套。对他们而言,比起活得舒适,首先要活得有趣。李银河在放弃历史学研究以后,毅然钻研社会学,并远赴美国深造。
同时,她也以最大的力量支持丈夫王小波的文学创造,因为,她甚至写作是王小波的灵魂与使命所在。
在这期间,她和王小波二人共同游历了美国与欧洲各国 ,见识到了更多的异国文化与社会状态。这一段经历为二人的研究和创作奠定了一定文化社会基础。
回国后的二人似乎都到了了创作与研究的井喷期,在各自的领域当中收获颇丰。当人,在这期间,李银河面临过诸多的选择和困难。但是无论怎么走,她都始终非常清晰自己的理想与信仰。
比如说,在这个谈性色变的年代里,她敢于提出自己的主见,以一名女性的身份去深挖这个在国人心中讳莫如深的话题,并怀揣一种使命去做这些前无古人的调查与研究。
面对丈夫的创作,她自始至终保持欣赏与支持。在困顿的岁月中,两人始终保持饮冰十年,不凉热血的激情。
我一直认为李银河和王小波在爱情当中是彼此的信仰。这种信仰犹如燃烧的炭火,滋滋作响,热烈而温暖。日子久了,当这样的信仰深入骨髓,各自也就拥有了面对疾风,依然披荆斩棘的力量。
因此,在小波先生逝世后的岁月里,李银河没有因此失去以往的力量。她依旧秉持自己的初心,过一种随心所欲的生活。
顶着中国第一位性学研究专家的头衔,李银河自然承受着不少的压力与舆论的质疑。但是令我动容的是,无论外界对她是怎样评判的,李银河都敢于时刻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有些人喜欢在别人眼中找到对自己生活的最佳注释与定义,而有些人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活出了自己的定义,李银河就是这样的后者。
采蜜哲学并不难懂,如果你已经发现了可以让你为之动容的东西。那么,停止顾盼,愿君多采撷。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