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早癌不开刀——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
ESD即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是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治疗主要针对早起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
方法是在内镜粘膜下注射基础上利用几种特殊的高频电刀,将病变所在粘膜剥离。切除深度:粘膜全层,粘膜肌层及大部分粘膜下层。
通过ESD可完整的切除病变,达到根治消化道肿瘤的效果。
适应症
主要适用于EMR不能整片切除的超过2cm的癌前病变或淋巴结转移的早期癌,以及超过2cm的平坦型病变
食管病变:
1.Barrett食管
2.早期食管癌:局限在粘膜层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粘膜下层早期食管癌
3.食管癌前病变:直径<2cm的病灶采用EMR,直径>2cm的病灶推荐ESD治疗
4.食管良性肿瘤:包括息肉、平滑肌瘤、食管乳头状瘤等
胃病变:
1.早期胃癌①肿瘤直径≤2cm,无合并存在溃疡的未分化型粘膜内癌;②不论病灶大小,无合并存在溃疡的分化型粘膜内癌;③肿瘤直径≤3cm,合并存在溃疡的分化型粘膜内癌;④肿瘤直径≤3cm,无合并溃疡的分化型粘膜下层癌。
2.癌前病变直径<2cm的病灶采用EMR,直径>2cm的病灶推荐ESD治疗
3.良性肿瘤 如胃息肉、胃间质瘤、异位胰腺、脂肪瘤等,包括部分来源于有肌层的肿瘤。
大肠病变:
1.巨大平坦息肉 直径<2cm的息肉采用EMR,直径>2cm的平坦息肉建议采用ESD治疗,可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降低复发率。
2.粘膜下肿瘤 来源于粘膜肌层或位于粘膜下层的肿瘤,通过ESD可以完整剥离,来源于固有基层的肿瘤,不主张勉强剥离。
3.类癌 尚未累及肌层的直径<2cm类癌可以通过ESD完整切除,位于直肠的类癌一般可以切除。
禁忌症
严重的心肺疾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病变抬举征阴性,有胃肠镜检查禁忌症者,肿物表面有明显溃疡或瘢痕者,超声内镜提示癌已浸润粘膜下⅔以上者
术前准备
1.一般护理:术前无明显不适的患者可正常活动,适当增加卧床休息时间,给予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富含高蛋白、各种维生素的食物。术前6-8h禁食禁水,促使胃排空,便于检查及手术。
2.知情同意:实施ESD前,术者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ESD操作过程和可能的结果以及存在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患者准备:术前必须行凝血功能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 ,指标异常可能增加ESD术后出血的风险,应予以纠正后实施ESD。对服用抗凝药的患者,需心内科医生评估原发病高危或低危风险,并酌情停药。
4.心理护理:向病人介绍术前准备,操作步骤,消除紧张、恐惧的情绪。
5.遵医嘱备好术前药物及术中药物,必要时备血。通知内镜中心备好氧气、心电监护仪及抢救物品及药物。术前半小时肌肉注射(鲁米那0.1g阿托品0.5mg肌注),遵医嘱术前半小时使用抗生素。
6.建立静脉通道,备心电监护、吸氧装置等
7.携带病历,护送患者至内镜中心。
术后护理
1.麻醉后反应:观察有无焦虑、烦躁、痛苦表情、眼球震颤和意识恢复延迟等情况。一旦出现类似的症状,立即通知医生,静推小剂量的地西泮,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2.体位护理:术后绝对卧床休息,床上大小便,可取平卧或者半卧位,指导患者翻身活动,但不宜过早下床活动,以防术后出血等并发症。
3.饮食护理:禁饮食24-48小时,由静脉补充营养,如无并发症,酌情给予饮食,由低温流质、半流质、软食逐渐过渡,可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避免粗糙、刺激性及含较多纤维不易消化的食物。
4.用药护理:24-48小时内常规补液,遵医嘱给予抑酸、止血和营养支持治疗,监督患者按时服药,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5.并发症的护理:常见的并发症事出血和穿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呕血和黑便,监测血压和脉搏的变化,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汗、血压下降、黑便或腹胀、腹部剧烈疼痛、腹膜炎体征,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措施。
6.胃管护理:如胃肠减压患者,妥善固定,观察颜色、量、性状、保持引流通畅,并及时倾倒引流液。
7.心理护理:针对ESD患者存在的心里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社会、文化的护理。通过看书、看报、听音乐等消除紧张感。
出院指导:
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的重体力活动,饮食规律、健康。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如有不适随时就诊,定期复诊(术后1、3、6个月复查胃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