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羽晴川【周末茶课】——谈美 1 · 美为何物

-- 2019年  6月--

叶羽晴川 “谈美”茶课系列

主讲:叶羽晴川

   图文整理:一石头

如茶

学院

“ 谈 美 ”

(壹)美为何物

六月的主题:〖谈美〗

  “美”是什么呢?我们如何面对“美呢?我们怎么感受“美”呢?

  叶老师说,“美”是一个太大太泛的话题,众多的文人墨客都有对“美”的描述,但是“美”到底是什么?却从来没有人有过清晰的定义过;“美”唯一确定的就是它的“不清晰”。

叶老师的 系列茶课,久违了小一年的时间,又重新开了(此处应有掌声);而且一开就是连着六、七、八三个月,叶老师这是要放大招啊~~新茶友,老朋友,令人怀念的叶羽晴川“系列茶课”

(“老茶的滋味”,

“【识茶、品茶、泡茶】茶之品味”,

“感受、感觉、感知”,

“精妙、精微”,

“茶里、茶外”,

“一茶一世界”,

《茶经》讲读——《茶经》与习茶的关系等),

从这堂茶课开始,又都回来了;连带着,曾经热血、一度懒散的一石头的回顾也必须回来了,咱必须得跟上叶老师前进的步伐。

“美”是什么呢?我们如何面对“美呢?我们怎么感受“美”呢?

如茶工作室景色之一、二

叶老师说,“美”是一个太大太泛的话题,众多的文人墨客都有对“美”的描述,但是“美”到底是什么?却从来没有人有过清晰的定义过;“美”唯一确定的就是它的“不清晰”。

大多数的“美”都是“被欣赏”的,我们往往站在一个欣赏者的角度去“谈美”,这是别人给的,是外求,是跋山涉水寻到的“美”;今天在叶老师的茶课上,他希望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谈美”,谈我们怎么去“创作美”,这是内求,这是他真正想做的,“谈美”有时需要从“美”的对立面“丑”来讲,因为离开了“丑”,“美”是无法独立存在的。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三字经》里开篇的第一句。

"善"即"美"。由此我们天然就认为"人的本性是美的。"然而,我们又可以从先贤文章《道德经》中可以看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由此我们又可知,谈美,无法回避的就是必须直面--"恶"。唯有直面了"恶",对"恶"的体验越真切和深入,我们对美的感受就越强烈,也就愈发珍惜美。

——叶羽晴川

叶老师说,“美”也好,“善”也好,最终都要回归对世界的认知,回归到“恶”,人的本性就是“贪 嗔 痴”,人的成长就是不断克服人的本性;所以,为了讲课他很可能会把他“丑恶”的一面展示给大家……所以他很紧张,比年终茶课还要紧张……此句乱入、可以忽略……其实他真正紧张的是,如何把“美”谈好了,让来的茶友们不白白浪费参加茶课的时间和金钱,让有缘听到此课的茶友们,能提升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方法,能更“方便”地去感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每个人心中的美的感受可能大同小异,如同灯泡都会发光一样,但是引发这个“灯泡”发光的开关可能各不相同。叶老师希望和大家一同探寻这个灯泡发光的运作原理,然后找到自己的那个开关;这同时也是对他自己的一种逼迫式提升,“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今天的茶课还有一个小标题“ 美为何物 ”。

叶老师把他所理解的“美”的方方面面的特质都提炼出了关键句,接下来我会一句一句地按章节整理,希望效果不会有太大的缩水。

对了,既然是茶课,今天的四款茶品也是很有特点,穿插在叶老师的“谈美”中,锦上添花的恰到好处。

  • 沁春.栀子系 (绿茶)

  • 传统铁观音(乌龙茶)

  • 祁门红茶(红茶)

  • 开元遗春(生普)

美是有力量的

美源于对比

如何去和“美”相遇?如何面对“美”而有觉察?如何去引发“自我之美”?

叶老师用他一贯的做法,让我们通过喝“茶”来加深印象。

一款“熟普”,看上去不那么清亮的“熟普”,叶老师让我们大口“干”了,美其名曰“茶量太少的话,是不能很好的体会茶汤的色、香、味的。”

然后,所有的茶友都喝到了一口很 苦 的茶——特别特别的“苦”。当然,也有人浅尝辙止,小口小口的慢喝,发现凉了之后更苦——越熬越苦。

谜底是这样的:茶是正经的好茶,只是加了一些“黄连”……

之后,我们又喝了白水,觉得何其甜;喝了有兰花香的“铁观音”,何其好喝!

叶老师说,这就是生活的真相——如黄连水般“苦的很直接”,然而一口喝完它比小口酌完的,反而感觉没有那么苦。其实纠结本身也是一种“苦”,比今天喝“苦茶”这件事儿更“苦”。既然“苦”都是要吃的,何不直面“苦”,实际反而更能缩短“苦”的过程呢?

所以,我们能觉得“幸福”,觉得“美”,是因为我们知道有太多的“不美丽”、“不幸福”和“不善良”。我们的内心总有一个黑暗、闭塞、丑陋的自我,看不到这一点的话,我们就会盲目自大,一定要警醒自己注意这一点。

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对比的世界里,老子的《道德经》通篇都在重复着“对比”,强调着“平衡”。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最不可靠的,不断地对比着;不对比,没有参照,无法明了。正如同没有别人,就没有“我”。“美”的产生也来源于对比,往往对比越强烈,美的感受也越强。正因为遭遇了各种各样的不好,才能成就当下的愉悦。“美”一定是有前提和背景的。工作室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在请茶友们分享的时候,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说“我觉得”,这是自以为是的认知,别人未必了解和认同。分享一定是基本何种前提之下的。

所以,我们要清晰地认知到,那么多“美、好”的对面,一定存在着等量的“恶”,当我们意识到“善”的力量的时候,事实上要注意自己内心的“恶”。特别要引起注意的,“善、恶”之间是一条线,而不是一条大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美"和"丑"既有很大的差别,同时又无比接近。

美是变化的

美是有变化的,这种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比如欣赏一株石榴花。一方面,随着季节的更替,花开花谢,有不同的美的呈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与你的链接。你有一种审美的心情在里面,有你的情感参与其中。对某个特定的人而言,石榴花可能是小时候与家人生活的温馨回忆。等到他大了以后在离开家乡的异地看到一株石榴花,也会升起温暖的愉悦之感,觉得很美好。

“因为感受者在不停地成长,感受者(欣赏者)的角度在不断地变化,我们对美的认知也就不断地变化。其实,美,从未改变。只是感受美的主体在变化。而变化又是来源于认知的提升或者改变。成长,是我们对于世界理解的成长,是我们认知世界世界角度的增长。因为内心的丰富,从而可以对世界丰富的认知。

——叶羽晴川

比如喝一杯茶,觉得还不太符合自己心中最美好的那一杯茶,你是不是可以换个水温、换种水、换种盖碗、换个杯子,都尝试一下呢,去逐渐靠近心中的'那杯美好的茶’?“一种茶的一万种喝法”,展现的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深刻和全面。

叶老师中场休息一下,茶友们在心里咂摸一下这样的“美”的诠释;同时,英子老师为我们泡上了这杯深深打动了我的“沁春.栀子系”,真的,我终于有点明白了什么叫“我的茶”了,于我而言,这款茶特别地相应,我的舌头就被茶汤遗留下来的痕迹(香、甜,回甘,生津……总之各种美好的感觉)温柔地包裹着,特别享受其中,以至于我非常非常想让叶老师现在就让大家来分享一下喝这款茶的感受,当然这只能YY一下,不能打乱茶课的总体节奏,所以当要开始喝第二款茶的时候,我在心里默默地、郑重地和它道了一个别。

第二款是炭焙铁观音,幽幽的兰花香令人齿颊留香。喝得人心里“美美”的。

(等叶老师所有的内容都讲完了,继续喝后两款茶)。

第三款是祁门红茶。红茶于我而言,在见识了“红不知”那样的花香袭人之后,其他的红茶对我而言,不过尔尔,然后同来的茶友中却觉得“祁门红”给她的温暖,让自己相应和感动的茶,就是“美”的一种呈现。

第四款是“开元遗春”,叶老师迄今为止拼配的唯一一款茶,生普。有梅子香的很好喝的生普,刷新了新茶友对生普的认知,是“最高的味道”了。

美给人希望和动力

爱情之所以千百年来为世人所赞叹,就是因为它是人类感情中最强烈、纯粹的代表,它的稍纵即逝。它是世界的一道亮光,一道美丽的闪电。所以,我们不停地要去找寻这美好的“爱情”。你看到的美好,一定会有巨大的付出。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分钟的台上”,衣袂飘飘,光芒万丈;“十年功的台下”,每一滴汗水都是努力的付出。正因为那样的美好,又那样的短暂,所以给人以希望,有时甚至是活下去的理由,它能让你的生命有厚度、饱满,有力量,所以,“美给人希望和动力”。

试问,生命中有多少茶是被细细品的?有数据显示,大家消耗掉的茶叶中,80%的是日常杯泡喝了的,15%的是有清晰追求的,为了养生、减肥什么的;只有可怜的5%是真正地静下心来细品的。这种状态就和爱情一样,给了一种“可能性”,你是“有可能”安静、优雅和幸福的,然而一定要明白的是,这种自内而外的优雅,一定是由极大的付出培育而成的。

表面的仪式感固然有一种很唬人的“美”,然而这种”美“很浅、不持久;只有入心的“美”,才是深刻而持久的。

美让人心生敬畏

美能带给人敬畏之心,如同你碰到一款难得的好茶,你一定会专注、沉浸下来,体会它的香气、滋味在舌畔、鼻息之前婉转萦绕;整个人是放松而喜悦的,身和心都得到的涤静。以前的家具都会让人中正;现在的家具都是“葛优瘫”~~

追求美好的时候,我们是需要有敬畏、付出的。比如追求好身材的人,一定会注意饮食起居、身体锻炼;有着高尚追求的人, 一定会收敛自己的言行举止。我们必须心存敬畏,对来之不易的“美”心存感恩,遵从大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对社会的规则的敬畏,孝·顺,尊·敬,让自己的内心更加敏锐,才能获得真正的自在。否则一意孤行,只会处处受限制和约束。

美会逐渐靠近你

叶老师说,大家来工作室喝茶,暂时忘记了心中的不快和痛苦,但是他更希望的是大家可以在工作室喝完茶之后,能够改善、改变自己受的“苦”;不是用“忍”功,而是去包容和接纳,然后发现,当初的“忍”已经变的不经意了外界是很难改变的,人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然而我们并不是明白了“理”,就能立刻做到的;当“理”逐渐“做到”了,就真正“美”了。所以,当内心的正念和觉察升起之后,“美”就会逐渐地靠近你,而你也创造了“美”。

茶友精彩发言之

“寻美而来,了解了美是对比出来的,美是补缺,如果有具象的内容来表达这个抽象的慨念——灯泡是美的,是因为有黑夜。”

“每个人都同时是美丽的观赏者和缔造者。”

“大家因茶而聚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儿。叶老师讲美,从'创造美’开始切入”, 一步小深入,还有三节课的系列谈美,也很美好。

世间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美’的载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追求'内在美’。美是可以沉淀的。以前很爱徒步,喜欢大自然的美;现在爱在家里喝茶。'茶’就是'人在草木间’,其实就是把自然之美和内心之美,这样两个世界连接在一起了。通过习茶,不断地建设自己内心世界,并想要把这种美好传播出去。”

“面对外面的世界,需要窗子;面对自己的内心,需要镜子。窗子和镜子就是实现创造美的途径。”(抱歉,可能分享者本意不是如此,我把我的理解写下来了。)

“其实参加茶会以来,一直在表达、味觉……都是'学渣’的状态,可以突出学霸们的优秀~~接受自己的'不美’就是一种'美’。”

“这是第二次参加茶会,目前的状态是:不懂茶,不懂泡茶,不懂品茶,就是来'体验’了。第一次茶会结束后,想好好把叶老师的课堂内容梳理出个一二三,但是转念一想,'话听过了,茶喝下了,就OK了’。我要做的是好好珍惜现在这个以后也回来的状态~~一直也很喜欢喝红茶,今天喝到的红茶,有一种让我从里到外的温暖的感觉。

平常都是80%的喝法,今天体验了5%的喝法,希望回去后再用80%的喝法,会有一点点的不同。

觉得最喜欢的作家说的这段话和叶老师今天说的的非常一致,读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世界上既无所谓快乐或也无所谓痛苦;只有一种状况与另一种状况的比较,如此而已 。只有体验过不幸的人才能体会最大的快乐 。’ -- 大仲马《 基督山伯爵》”

一 如 茶

2019年6月9日

茶艺作品六要素茶水火境器人 

【广而告之】

“房间再大也装不下叶老师的梦想”,趁着夏日艳阳,叶老师把工作室的露台妆点一新,梦想向着更高、更大的天空蔓延……有松竹梅,岁寒三友;有栀子花的淡淡的香气萦绕;这里可以沐浴朝阳,听风看雨,晚霞满天,星夜烧烤,最重要的还是一杯茶!如茶工作室 · 天空露台,梦想绽放!

向右滑动,可以看到更多照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