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喜欢而坚持下去,是很快乐而轻松的
味觉的审美
来之前,人生因为有茶而美好;
来之后,茶因为有我而更美好。
2
-- 2020年 12月--
如茶工作室 日常习茶系列
(之 一石头)
如茶
学院
“学以致用”
守住初心
开放的社会,信息极为发达的环境让我们可以大大地足不出户就能够欣赏到这个世界的精彩和丰富。如果没有足够的定力,那么我们开阔的不是眼界,而是增长的妄心和贪欲。
——叶羽晴川
“作为一个把研究作为一生的事业去完成的人来说,自己的作品也是希望被尊重和传播的。当然,基于感同身受的原因,对于任何一个坚持于自己的研究,忠诚于自己研究的人,我都充满了敬意。有的坚持是迫不得已,最后变成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了。有的坚持是不知不觉喜欢了,都不知道自己在坚持就坚持下来了。再有的就是,我们喜欢了,坚持了,这过程中又有了责任的担当,于是就更加认真。”
以上这段话出自叶老师最新一篇文章《金骏眉诞生的意义和启发(1)》,我不是做研究的,但是对于我的习茶之路而言,我的坚持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喜欢了,都不知道自己在坚持就坚持下来了——这其实真的特别幸运,因为在“如茶”学习,没什么痛苦,可以很自然、很快乐地就走下来了。因为在这里,学习的路已经被铺成了康庄大道:这里有特别会教学的叶老师,有特级“助攻”英子老师和小年老师,学习(泡茶)的困难他们特别明白,你学到哪个阶段该遇到什么困难了你现阶段该重点做哪些事了,他们都明白,会给予及时的引导,还有比这个更赞的事儿不?“听话照做”、走心,在生活中运用起来,对你产生的良好效果大的惊人,谁用谁知道~~这里还有好多比我更认真、更有经验的同门时常地切磋交流、互相激励,还有比这更正向的环境不?
所以,今天我又去了位于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紫芳园2区3号楼1单元102# 的如茶工作室。
虽然我经常会被各种各样的一把小小的密码锁给难(关在)住(门外),但我还是更喜欢走有花园的这扇门——因为那一院或盛放、或萧瑟的草木会隔着铁栅栏先给你一个亲切的问候,连一路之隔的院墙外高大的泡桐树也可以让我就着灿烂的阳光静静的欣赏好一会儿,哪怕是落叶也是叠落的如此有层次……^_^ 然后通过微信通报得知我来了的叶老师或者英子或者小年从半层高的平台推门而出迎接我、需要我微微仰头看向他们的那一刻,那种“如茶工作室、我来了”的欣喜,各位其实可以实地体验一把,真的非常过瘾——有一种切换场景的仪式感,是一种“不一样的人生”又要开启了的宣告,Ps:当然我去的时间一般都是在工作日的早上,人少待遇会高一些,哈哈哈。(今天的回顾写到这里,就清晰地梳理出来了, 一直以来是这样的一种感觉。)
(转眼之间,800多个字的拉家常又过去了,还是言归正传吧。说说今天的收获。
注:正文中有份量的内容都是经过叶老师再次梳理和调整的,非常惭愧我一次没能听懂,多谢老师的不厌其烦!)
再提“觉察力”
最近我听叶老师讲课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相同的名词,现在再听,有一种更深层、更丰富的再认知。比如“觉察力”,一直就提“通过泡茶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觉察力”,以前只是觉得在每个泡茶的细(动)节(作)上,提升觉察力,甚至已经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去了,也会注意物品的轻拿轻放,这在我看来已经“很有觉察”了。然而今天叶老师让我对“觉察”的认知又提升了一个高度。
叶老师说,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变,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已有所不同,你的观点在不知不觉中被新的经历所影响,但是你不自知。当我们在和他人的交流中并不知道我们的标准或者坐标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当我们发现交流的过程呈现出来的不符合自己的意愿时,会想当然觉得是他人的问题,因而发生争执或者导致一些误解的发生。故而,随时随地的交流和沟通是极其重要的。
上面四张照片,茶叶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拍照的角度改变了,我们却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象。
看事情就是要看规律
针对这次工作室搬家过程中,叶羽晴川老师水平的提升。我对这件事是十分好奇的。
“为什么说我在搬家的时候提升的很快呢?因为每天都做很多事,泡茶中的规律全部都是可以运用起来的,这就是'刻意练习’,'一定时间内大量的刻意练习肯定会有进步,这是肯定的’,这就是规律。
叶老师说,“三年来,如茶工作室的学员,都是一些很厉害、有丰富经历的人,而这些并不是“如茶”的炫耀,而是说有这么多高素质的人都认可“如茶”的课程,说明“如茶”的这套“味觉的审美”的教学体系肯定是优秀的。而当学员们一旦学成之后,在生活中运用起来,因为他们是同体系,所以很多感受是比较一致的。作为我来说,他们的感受其实就是我的感受。他们看到的,其实就是我看到,他们就是我的'眼睛’,帮我看到更多场景下的反馈,而通过这样反馈,我们就可以不断地进行系统的升级和完善,就可以更好的利益到更多的人。“可是,有时候那些很牛的人也学成了机器呀~~”,我还是有些不服,做了一下杠精。没想到叶老师一句话就把我给灭的死死的了——“这话等你先做到'机器’再说吧。”我一想的确如此,又开始多重标准了。
“在生活中,你可能会遇到很多比你优秀很多的人,你千万不要因为自卑而逃离,要尽量去靠近他们,尽量去多听多想多学,这样才能缩短与他们的距离,才能提升自己。”
从”苍蝇眼里的慢镜头世界”说开去
我泡了一泡“黄玫瑰”(岩茶标准样之一),感觉不对,让英子老师泡。英子说她今天肩膀有点不舒服。然而才第二泡,就见她大水流注水。茶汤的滋味无疑是很好的。于是我提出了心中的疑惑,难道不应该是小水流泄力缓注吗?英子老师说:“当时我就是觉得这样会比较舒服。”
然后叶老师就开始像剖洋葱一样的地层层剖析了:“(英子)直接讲'舒服’是不够严谨的。到底是调整到一个令全身舒适,但不影响泡茶的姿势;还是因为顺应了不良的而带来的舒服?这是值得好好研究一下的。如果没有说明白,就会让人误解为,只要自己舒服了,茶汤就必然会好喝。这里应该是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合规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下,而自己的动作又不走形,这样的茶汤才能好喝。”
对于高手来说,细节对于一个作品的呈现起到的作用是外人无法想象的。越是专业,看到的细节越多;越是专业,做到的细节也越多。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会更多一些。看到更多的细节,做到更多的细节就是区别于业余和专业的关键。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要点。而细节又是需要我们通过更多的耐心和细心才能完成的,内心的静定就非常重要了。
叶老师在纸上画了一个图,一个边长3cm左右的方框,里面又画了一个3mm的方框,继续画了一个更小的,如果你不凑近看,只能看到一个黑点。所以当你的觉察力足够的时候,你可以把一个小东西“放大”了看,看到了更多的细节。从泡茶上来看,一个托盖碗的动作,你的手在什么角度,手离盖碗有多少的距离,起时接触的手感……都可以继续拆分,然后在表象上来看,其时越细微的动作,变化的幅度越不易觉察,然后你就会越专注,越觉得妙趣横生。
然后叶老师又举了个苍蝇的例子。
“你拿苍蝇拍打苍蝇,在你看来很快,而在它看来就像电影里的放慢镜头。然后它就可以从容地飞走,你总是很难拍到它。”这个知识真的很冷门而有趣的。听完叶老师讲我又特意查了资料。“研究表明,苍蝇的视野接近360度,每秒可以接收250帧画面(人眼仅为60帧),所以轻松就化解了被苍蝇拍拍着的危险。研究表明,大脑的接收到的画面越多,感觉上,时间流逝得就缓慢。事实上,一些专业足球运动员和网球运动员都承认,在他们触球的那一霎,他们通常都会觉得时间凝固了,并且看到自己的脚或者球拍仿佛就像在慢镜头中那样迎球触球。”这是真实存在的,当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注力,觉察到当下更多的细节的时候,你的动作会无比的从容,因为你其实是在用“慢动作”行进,当然轻松拿下。当然,这肯定需要大量的、方向正确的刻意练习。
唯有更高的眼界才能带你走得更远,
而非技术
以导航A地到B地的数条路来举例子。在导航里,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哪条路比较堵,可以优选哪条。但是如果你只是坐在车里,你只能知道你眼前的这条路的情况。所以,境界的高低远比你的技术重要。把这件事儿近一步解析,如果你开车的技术很好,可能会比另一个选择了相对不太堵的路、但技术一般的司机先到达了目的地。短时间看,好像他更胜一筹。然而技术终究不是最终取胜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就是站得更高一些,境界更高一些,就能清晰地走哪条路,走哪个方向。这时可能你技术不太好,暂时落后,但是只要方向是对的,最终抵达终点的会是你。
所以啊,“眼高手低”总是比“眼不高、手也低“要好很多的。
还有一句,写在这里比较合适:喝茶的时候,多喝多体验,少说话。喝不懂,继续喝。
关于眼界,虽然我们也都有一些理解,然而,这些理解终究有点儿“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味道。此时我们就提到我们对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叶老师给我们看了”25号宇宙“的这个实验的视频。
“25号宇宙”的实验告诉我们,
应以“责任驱动”
灵魂一问:“我想干什么?”
灵魂二问:“'活到老,学到老。’为什么学,如何学?”
叶老师说,让我们回到生命的最初,孩子生下来,一天要睡二十多个小时,能看到的距离很近。能吃的东西就是奶。这时,人是靠着本能学习。等婴儿逐渐长大,睡眠时间逐渐减少,能看到的距离逐渐增大,学习到的技能也逐渐增多,能吃的东西也多了,也会尝到除了甜的酸苦辣的味道。回溯生命的过程,我们会发现,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突破舒适区的过程;人越长大,不喜欢的东西会越来越多,你不应该陷在憎恶的情绪里,而是需要思考,如何去做可以做的更好。
这时,叶老师讲了“25号宇宙实验”的故事。
这是1968年,美国科学家用一个实验预测人类走向的实验,被称为:25号宇宙。科学家给老鼠创造了宜人的生存环境,那里没有天敌,没有疾病,没有饥饿,没有居住问题,一切可能导致人口衰减的原因都被排除在外。那么,这个宇宙能够持续多久呢?1780天。1973年5月23日,伴随着最后一只雄鼠的死亡,老鼠们彻底失去了任何繁衍的可能。
25号宇宙宣告了它的灭亡。
叶老师的解读是,当人只为自己活着的时候,我们很快就会丧失分担和创造的能力,也就没有了成就感。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松散,彼此之间会逐渐变得冷漠。然而一旦社会形成互动,人们之间有了责任和义务,人的自我价值就可能被体现出来,我们需要的尊严和尊重也能因此而获得。所以,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他,其实是另一种方式的利己。
有耐心看到这里的各位,谢谢你们。相信通过我的文字,不管是来没来过如茶工作室的朋友们,一定在自己的脑海里构建了一幅美好的画面,请有机会一定来体会体会我说的学习经历,包括被密码锁关在花园外,包括跟如茶三人组近距离、面对面在各种场景下学习的可能性,比如叶老师修剪花木的时候,比如叶老师煮面的时候,比如叶老师在写文章的时候……比如小年在包茶叶的时候,比如英子在洗茶具的时候……态度一定要谦虚,并且适时地帮把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哈哈哈……
最后的最后,这一段严肃的文字请一定要看完,这几年通过学习泡茶、学习中医、学习太极(很幸运,我的这三位老师在各自的专业上都是一门深入、教学严谨,在专业上绝对苛刻,异出而同源,经常在我在不同的场景中在学同一件事儿的错觉),我终于有点明白,传统文化的教学,是一种言传身教,和普通的学校教育是有着根本的差别的,“学以致用”,“用”的智慧很深,在生活中不断地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才是传统一直流传下来的原因。老师们的言行举止无一不是他们的专业素养的另一种表现,大道至简又至深,其中妙不可言,且需细品再细品之。
2020年12月1日
泡茶作品六要素:茶水火境器人
茶友正在阅读
《诗茶篇》
微信名:一如茶香
微信ID:yiruchancha
有浅析 有深读 有知识 有操作
有分享 有体验 有养生 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