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经辨治偏头痛 – 经方派

讲者简介

孟景春教授年幼时父母因病双亡,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为学医活人,18岁时师从民国中医学家丁甘仁弟子汤礼门先生学习中医,四年后即独立行医。新中国成立后,曾参加联合诊所,1955年被江苏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选中入校学习,成为其第一批学生。1956年结业后因成绩优秀被留校担任《内经》教学工作。任教期间,除认真备课、授课外,仍勤奋刻苦,孜孜不倦研习医理。80年代起从事养生康复学的研究。

孟景春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工作近70年,退休之前每周坚持1~2个半天的门诊,从不间断。退休之后,依旧工作于临床一线为病患解决痛苦,如今已年逾90高龄,孟教授每周还坚持3个半天的门诊。

偏头痛缠绵10余载,分经辨治病终愈

1967年7月17日的早上,来了一位面容憔悴的中年妇女。她自述姓施,是瓦工,家住郊县六合,因患偏头痛久治不愈,所以慕名前来。随后,她详细叙述了自己的病情。

原来,这位患者患偏头痛已有10余年。每次发作,头痛如裂,目痛如脱,痛苦不堪,已饱受煎熬。在过去的10余年,她曾不断求医问药,但屡治不效。无奈之下,患者只好服用止痛药,如“优散痛”或“去痛片”以控制症状。但是,她听说止痛药久服、多服的副作用很大,心中甚是不安。后来,又多次尝试别人推荐的偏方、验方,头痛却依然如故。

施××,女、民工。

初诊:1967年7月1日。

主诉:偏头痛10年。

其头痛发作情况,一年中以夏季为甚,痛至晚上7时后痛势渐缓;若在阳光下工作痛势尤为剧烈。如冷敷后则稍可缓和。仔细询问头痛具体部位,以左侧太阳穴并绕耳前后、头额部、延及眼眶上方出现明显胀痛。听完她的诉说后,再看她舌苔薄黄,舌下紫络怒张,脉有弦象。据此,我基本判断:证属火热之邪内郁,夹瘀阻于少阳、阳明经脉(少阳经和阳明经都属于中医经络系统中的重要经脉之一),瘀阻则脉络不通,常言道“不通则痛也”。治拟清火热、化瘀滞,通络止痛。

处方:双钩藤(后下)12g 甘菊花12g 白蒺藜12g 炒川芎6g 桃仁12g 延胡索12g 生甘草3g 龙胆3g 葛根10g 生石膏(先煎)15g (5剂)。

并嘱平时饮食忌食辛辣和熏烤食物,在夏季可多吃凉性的水果,尤其是西瓜。

二诊:7月25日。

服上方1剂后痛势已轻,连服5剂后,痛势已基本控制。唯工作在太阳下仍有微痛,遂将原方中生石膏加至30g,再服5剂。

二诊过后,学生中有人感慨,说中药止痛竟能如此神奇。我告诉他们,只要抓住本案的三个关键点即可。第一,重视分经论治。该患者的头痛在太阳穴,绕耳前后、前额及眉棱骨部位,属少阳、阳明经循行部位。又从其发作特点来看,一日中以中午及午后2~3时为甚,一年中以夏季为甚,医学上均称为阳盛之时,在阳光下工作,受日晒照射,同样也是阳盛。故火热之邪郁于少阳、阳明之络。侍诊的学生中恰巧有专业针推的,于是将足少阳胆经的循行如数背出: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上行至额角,再向下到耳后,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又向后折至枕骨下……我听后点点头,告诉他们:足少阳胆经是绕头穴位最多的一条经脉,大家对经络的内容的确应烂熟于心。

那么,第二个关键自然是引经药的选用。“引”即为“使”,也即老百姓常说的“药引子”。历代医家都很重视引经药,这也是中医用药一大特色。这引经药的功用,犹如部队打仗中的向导,方中以龙胆、钩藤、菊花、蒺藜泄少阳之火热;葛根、石膏清阳明之郁热;川芎乃治头痛之要药,以上均具引经药之功用。此时,学生小张恍然大悟,他兴奋地说:“平时您老治疗便秘,喜用炙紫菀,想必也是以之为使,清肺气故而通大肠之腑气了。”看见他们已知要义,我便进一步引导:一药之妙,可以四两拨千斤。除了紫菀宣肺通便,其他比如我常用的炮姜暖中止痛,荷叶清暑升阳,黄连入心安眠,皆同此理。

最后,第三个关键就是活血化瘀法的运用。患者病延10余载,久病多瘀。清代的名医叶天士指出:“初病在经,久病入络。”入络,就是指病邪已入血分成瘀,这是病变发展的规律。偏头痛缠绵不去,反复发作,导致体内气血流行受阻,脉络中必有瘀凝。清代著名医家傅青主曾言:“久病不用活血化瘀,何除年深坚固之沉疾,破日久闭结之瘀滞。”所以,病程较久治宜活血化瘀,否则对于闭阻较重的顽症难以奏效。因此,本方中用川芎、桃仁、延胡索辛香理气,温通血脉,能推动气血运行,有利于瘀阻络脉的消除。

三诊:7月30日。

服5剂后头痛未发,舌下紫络已消,唯舌质稍红,脉之弦象虽减而仍未缓和、瘀血虽去而仍有阴虚,为防火热复炎,原方去桃仁、延胡索,加生白芍、川石斛、天花粉以善其后。

此时,因头痛未作,瘀滞已祛,故去桃仁、延胡索。之所以加白芍、石斛、天花粉,以火热郁之已久,势必伤阴,故加芍药以养肝胆之阴,石斛、天花粉以滋阳明之液,如是则可杜火热之邪复起。实为善后之计。

至于方后医嘱多吃西瓜,因西瓜在中医中有“天生白虎汤”之称。白虎汤为《伤寒论》方,它主要有四味药组成,分别为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功能清热生津,解渴除烦。称西瓜为天然白虎汤,就是指西瓜与其同功之喻。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夏日吃西瓜,药物不用抓。说明暑夏最适宜吃西瓜。西瓜因在汉代从西域引入,故称“西瓜”。它性质比较凉,既能祛暑热烦渴,又有很好的利尿作用,能将体内湿热从小便而解,因此有“天然的白虎汤”之称。在古代《本草》书中曾记载:西瓜能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泻。能解太阳、阳明之热病烦渴。且西瓜皮在中医里叫做“西瓜翠衣”,也有和西瓜类似的功用。该患者的头痛属阳明、少阳郁热,所以比较适宜吃西瓜。

(0)

相关推荐

  • 偏头痛 紧张性头痛 重用川芎 巧妙与这几味药搭配 临床效果好

    头痛是指眶以上至枕以下部分区域的疼痛,为患者的自我感觉.临床上除脑系疾病.头颅损伤及眼.口.鼻等病变外,许多全身疾病也可导致头痛. 临床最常见的有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本文重点论述偏头痛和紧 ...

  • 干燥综合症中医冶疗,告诉你7种药方!

    干燥综合征虽然算不上严重的疾病,但危害还是很大的,患者会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出现过敏性紫癜.关节疼痛.消化不良以及一些神经系统的不适症状,所以需要及时治疗,今天为大家推荐采用中医治疗该疾病的方法. 1. ...

  • 六经方证辨治面神经麻痹 – 经方派

    关某,男,60岁.2013年1月26日初诊. 主诉:左侧面瘫3个月余. 病史:4个月前,患者骑摩托车外出游玩4天,在此期间曾感到左侧面部不时有麻木感,没有在意.返回后,2012年9月7日上午8点多,突 ...

  • 六经方证辨治冠心病 – 经方派

    韩某,女,73岁,2013年6月2日初诊. 主诉:头晕心慌伴腹泻半月余. 病史:半月前,患者外出旅游时因汽车追尾而受到惊吓,出现头晕.心慌.腹泻等症状,整天没有精神,困乏欲睡.因患者平时有病经常来找我 ...

  • 六经方证辨治痹证 – 经方派

    高某,男,50岁,2012年10月31日初诊. 主诉:左下肢麻木不适1月余. 病史:1个月前,患者不明原因感到左下肢走窜麻木不适,膝盖周围尤重,一阵阵如过电般麻木感,腰部有酸沉感,去医院诊为腰椎间盘膨 ...

  • 六经方证辨治眩晕耳鸣 – 经方派

    朱某,男,56岁.2012年3月5日初诊. 主诉:头晕伴右侧耳鸣.听力减退3个月余. 病史:患者系生意人,3个月前,因经营压力过大等因素而出现头晕,上午重下午轻,右侧耳鸣.耳闷胀感,右耳听力减退.当时 ...

  • 六经方证辨治心悸 – 经方派

    刘某,男,42岁.2012年2月24日初诊. 主诉:阵发性心慌伴胸闷不适5年余,加重半月. 病史:5年前,患者因频发心慌伴胸部满闷不适在某医院诊为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曾间断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及胺碘酮治 ...

  • 六经方证辨治泄泻 – 经方派

    焦某,女,70岁.2013年7月16日初诊. 主诉:腹泻伴乏力2年余,加重3个月. 病史:2年前,患者不明原因而腹泻,每天大便3-4次,稀溏便,量多,自此一直持续发病.近3个月来,因生气而腹泻加重,每 ...

  • 六经方证辨治发热 – 经方派

    周某,女,2岁.2013年5月7日初诊. 主诉:发热烦躁5天. 病史:5天前,患儿感冒发热,鼻塞流涕,发热37℃以上时,其家长又是让医生打针,又是喂口服退热药,致使患儿频频出汗.退热,但旋即又烧起来, ...

  • 经方黄连汤妙用辨治心悸 – 经方派

    <伤寒论>173条说:"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黄连汤由黄连3两,炙甘草3两,干姜3两,桂枝3两,人参2两,半夏半升,大枣12枚组成. ...

  • 六经辨治妇科病 – 经方派

    前贤有曰:"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柯琴亦谓:"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