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传
第一章
(一) 变乱雍凉
传说中大禹治水,分天下为九州。到了周朝成王时,按照老祖宗的说法,分天下为九州,其中“正西曰雍州”。到了秦始皇,天下被分为三十六郡。到了汉朝,郡县被细分扩充数目,周时的各州被恢复也有所增添。汉改周时雍州为凉州,起这个名字是因为此地在西,太“凉”了。
按《后汉书,郡国志》东汉有司隶,豫州,冀州,兗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幽州,交州共十三个州。
但实际上,大家会发现后来会冒出来一个雍州,比如后来的老兵油子雍州刺史郭淮。
《后汉书孝献帝》载是献帝兴平元年194六月“分凉州河西四郡为雍州”,没有说为什么原因,当时是李傕郭汜在长安把权,或与其有关?(李是北地人,郭是张掖人之前都属凉州,分雍州后,前者属雍,后者属凉)。但在房玄龄的《晋书》中则说献帝时因为凉州战乱不断,河西五郡(指黄河西边的张掖、酒泉、敦煌、武威、金城五郡)距离太远,所以就从凉州分了出去,凉州剩下的郡改名叫雍州,后来又和关右地区合称雍州。
综合资料,按照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时:
雍州包括九郡,京兆,冯翊,扶风,新平,广魏,安定,天水,南安,陇西。
司隶州辖五郡,河南、河内、河东、弘农加上平阳郡
凉州有七郡,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西平
东汉的凉州(大概也是蜀汉君臣心目中的凉州,215年刘备跟孙权拖荆州时说,“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先主所说的凉州应是东汉的凉州)辖郡、国总计十二,汉阳,陇西,武都,金城,安定,北地,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张掖属国,张掖居延属国。
魏对雍州很重视,魏后的第一任雍州刺史就是张既,后来依次为郭淮,陈泰,王经,诸葛绪。除了张既,后几任全在和姜维打交道,每个人都可以写个评传。
1,上文提到的魏后指魏的建国,不是曹丕以魏代汉的时间。正确时间是建安十八213年五月,曹操受封魏公,魏国建。献帝颁的诏书里说,“魏国置丞相已下群卿百寮,皆如汉初诸侯王之制”,从此后,曹操就有了自己的一套办公班子,比如钟繇就是魏的相国。在魏志里,很多地方都提到某人“自魏建国”如何如何,指的就是这个时间。
2,关于张既,此人是曹魏关中政策主要策划人和执行者,一两句说不完。仅他向曹操建议迁汉中数万户(另外杜袭在曹操灭掉张鲁后负责迁徙汉中到洛阳和邺城两地另计八万多人)充实长安及三辅的建议,就抽掉了在张鲁时代还相当富裕的汉中地区的脊梁骨,虽然后来刘备攻下汉中,等到诸葛亮北伐,汉中即拿不出粮也抽不出兵,原先汉中的户口都跑到长安的前线指挥部给魏国效力去了。
建安二十二年217,凉州四郡都有人(武威颜俊、张掖和鸾、酒泉黄华、西平麹演)兴兵造、反,互相之间也争斗不止,还遣质子向曹操求援。
曹操被搞的哭笑不得(你们造、反内抗还找我帮忙?),他向张既询问,张既回答说,“现在以蜀地为主要目标,凉州这帮人就让他们窝里斗好了。”
张既的话基本就是曹魏的凉州政策,此地民族成分复杂,戎民好斗,也没有什么军事和经济价值,在蜀吴没有被解决前,魏根本没有精力顾及凉州。甚至这一年取消了凉州的建制(之前的凉州刺史韦康在213年被马超杀死)“是时不置凉州,自三辅拒西域,皆属雍州”,直到曹丕上台220,才又开始置凉州,任命安定太守邹岐为凉州刺史,结果邹岐被凉州土豪拒之门外。曹丕发愁道,“难道只能靠张既才能安抚凉州吗?”于是转张既为凉州刺史,
这之后历任凉州刺史都是在与凉州土豪和羌胡战斗,几乎没有参与魏蜀之间征战(灭蜀时有金城太守杨欣的一支部队)。
张既后历任凉州刺史依次为温恢,孟建(就是诸葛亮年轻时交游的孟公威),徐邈,王浑。凉州刺史皆持节领护羌校尉。
明日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