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英雄--赵一曼烈士光辉业绩展

     2019年7月1日至8月5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联合宜宾赵一曼纪念馆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临时展厅举办《巾帼英雄——赵一曼烈士光辉业绩展》。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反抗封建 投身学潮;革命征程 搏风击雨;文韬武略 浴血沙场;缅怀先烈 遗志长存。远去的是历史,不朽的是精神。一曼精神将继续引领和教育后人,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翠屏区白花镇)  。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决定面向全中国招收女学员,招收女学员的消息在当时的一些报纸刊登后,各地女青年报名相当踊跃,最后经过严格的审查,只录取183人组成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子学员队。加上由湖南学兵团并入的30名女生,女生队总数为213人。1926年10月,赵一曼考进武汉黄埔军校。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9月,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党组织决定派陈达邦等一批革命意志坚定的青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在陈达邦的小组里有一位四川姑娘,名叫李淑宁。她是四川宜宾人,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疏散到上海,经上海党组织选派,送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当时选派党员去苏联学习,既是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也是为了培养革命干部。和陈达邦一同出发的共有几十人,学员们每10人编为一组,陈达邦被指定为组长。李淑宁本是大家闺秀,因为晕船而呕吐得一塌糊涂,幸亏有组长陈达邦的精心照料,因而对其产生了感激之情。进入中山大学之后,李淑宁的中文名字改为李一超,俄文名字叫科斯玛秋娃。李一超在国内没有学过外语,初进中山大学学俄语,方法不对,进步较慢,也是在陈达邦的启发下,改变了学习方法,提高很快。陈达邦为人稳健,政治上比较成熟。李一超因为有他的帮助,二人长期相处,情投意合,经校方批准,于192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结为伉俪。李一超怀孕后,经组织安排,离苏回国,先后在江西、湖北、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1月,赵一曼回到上海。1929年被派到宜昌工作。1929年1月21日在宜昌产下一子。取名“宁儿”。1930年,赵一曼带孩子回到上海,抱孩子寄养在陈达邦大哥陈岳云家。

陈掖贤,1929年1月21日出生在湖北宜昌,这一天是列宁逝世五周年纪念日,所以赵一曼给他起名为“宁儿”,并希望儿子一生安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