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进展:世界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

自2009年9月我国开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来,十年间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
一、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通俗点来讲就是人民币可以跨出国门,在其他国家使用。目前美元、欧元、日元是公认的已经实现国际化的货币。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人民币的国际化会经历从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到价值尺度、贮藏手段的渐进式演变过程。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过程,通常伴随着该国国内资产价格的走高,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作为支撑,资产价格的泡沫终会破灭。资产价格的反复震荡将是人民币国际化过程的常见现象。
人民币的国际化过程,必然伴随着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推进和外币管制的逐步取消,每一次管制的取消,都会伴随着外资热钱流出的放大。
二、人民币为什么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综合国力壮大的要求,也是中国富强得到世界认可的表现形式。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显著增加我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促进我国的投资与贸易发展,并有效规避美元汇率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最主要收益还体现在铸币税上,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客观上等于我国对使用人民币的地区收取了铸币税。
美国强大的重要原因就是美元霸权所带来的对全世界收取的美元铸币税。也因为美元无形中的铸币税,使得美国人可以在高收入的同时还能享受到很低的物价水平。
所谓铸币税就是发行货币的收益,也称为“货币税”。指发行货币的组织或国家,在发行货币并吸纳等值黄金等财富后,货币贬值,使持币方财富减少,发行方财富增加的经济现象。对货币发行国而言,只要本国货币能在全球市场上被接受,就可以通过印钞,源源不断地获取来自其他国家的财富。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人民币国际化会经历三个阶段,从贸易到投资,从金融市场交易到资本市场开放。人民币国际化是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过程。
2009年人民币结算金额还不到36亿元,到了2018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已经达到了5.11万亿元,增长了1418倍;其中跨境货物贸易3.66万亿元,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1.45万亿元。
根据SWIFT的数据,到2018年末,人民币已经占全球所有货币支付总额的2.07%,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和第六大储备货币。
1、货币互换
截止2018年末,我国与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等40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互换总金额已经超过了3万亿元人民币。
虽然货币互换只是一种备用安排,并不是真有这么多业务量发生,但这样规模的货币互换也对人民币国际化意义深远。
2、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2018年,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3.66万亿元、1.45万亿元、8048.1亿元、1.86万亿元。2018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5.11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2.66万亿元。
随着金融市场开放,人民币跨境使用也得到了快速增长,2019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跨境使用已经超过了1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超过20%。在全部跨境使用当中,使用人民币比重已经超过三成,资本项下的使用在全部人民币使用中占比超过七成。
3、人民币金融市场业务
目前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约25家,全部由五大行海外分支机构担任。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范围已覆盖162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2018年6月底,CIPS直接参与者数量从上线时的19家增至31家,间接参与者从176家增至738家,覆盖全球6大洲87个国家和地区。CIPS实际业务覆盖155个国家和地区的2,395家法人金融机构。
今年初,外汇局将QFII额度从1500亿美元提高至3000亿美元。截至2019年8月末,共计292家QFII机构获批投资额度1113.76亿美元。RQFII制度从中国香港扩大到2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总额度为19900亿元人民币,共计222家RQFII机构获批6933.02亿元人民币投资额度。
2015年12月,IMF正式批准人民币加入SDR,这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的重要里程碑。自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一起,构成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
其他国家央行要持有人民币资产,可以通过RQFII、银行间债券市场等方式来“贮藏”人民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全球外汇储备中,人民币储备规模为2176.4亿美元,在整体已分配外汇储备中份额已经上升到1.97%,是2016年以来IMF报告人民币储备资产以来最高商品。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该比例还会快速上升。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