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湄洲岛的古韵遗风
本文节选自《行走在湄洲岛的遗风古韵中》,有删改,作者王清铭。原文收录于《走进湄洲岛》一书。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在文甲码头远眺湄洲岛时,我脑中就冒出宋代词人王观的词句。
王观送要去浙东的朋友鲍浩然,“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我要去湄洲祖庙朝拜立德行善大爱的女神妈祖,自然就走进了妈祖的眉眼盈盈处。
湄洲岛面积约14.35平方公里,南北长9.6公里,东西宽约1.3公里,恰似妈祖的眉峰。湄洲的得名也由此而来,从空中俯瞰,湄洲岛南北纵向狭长,形如眉宇,是女子的柳叶眉,因眉在水中,故称湄洲。
这里的每一棵蓊郁的树木都似睫毛,周遭蓝绿色的海水,又似她的眼瞳,可以看见海上的风雨和苦难。我走在湄洲岛,其实有多半的时间是走在那个叫林默的宋代女子的生平传奇故事里,产生这样的遐想自然而然。
在妈祖生活过的宋代,词人喜欢把山比作人,除了王观,大文豪苏东坡曾把西湖比作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他还借用女子的形象来描绘山:“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我在攀登祖庙山的时候,就是想起妈祖发明的船型发髻,我似乎又漫步在那些妈祖的传说中。
船型发髻,俗称“帆船头”,因是妈祖首创的,又称“妈祖头”。梳理这种发型,先将长发梳成船帆的样子,然后在左右各插上一支波浪形的发卡,象征船桨,再在发髻里盘上红头绳,代表缆绳,最后一根银钗如船锚横穿过发髻。
女子以独特的发型来牵挂海上打鱼的亲人,给他们最美好的祝愿,大概在人世间,只有湄洲女才有这样的痴情。妈祖行善积德、救苦救难的精神,又让这种亲情之爱升华为人类之大爱博爱——保佑四海万民一帆风顺。
朝圣的路上,不时会碰上几个湄洲女子,有白发阿婆,也有红颜靓女。她们特有的服饰,让游客很远就能分辨出来。她们的服装叫“妈祖装”,上身是中式海蓝色斜大襟上衣,海蓝色象征大海;下身上红下黑拼接的宽腿直筒裤,红色代表吉祥,黑色象征思念。所谓湄洲女,就是一个把大海穿在身上、戴在头上的特殊群体,与妈祖的心系大海,身许大海的精神一脉相承。
湄洲女子与祖庙古建筑浑然一体。祖庙的“粉墙丹柱”、祖庙新殿的“争辉日月”的琉璃彩瓦、三开重檐上的红色等,与妈祖装上的裤子上的红色、斜襟上的红布饰条以及头上簪的红花等,交相辉映。
这一次,我来探访湄洲岛的目的,就是回到妈祖生活的宋代,探寻宋代建筑的遗风古韵,所以我特别注意岛上的建筑。拉我回宋代的,不仅是妈祖的传奇,还有岛上遍布的古典或仿古建筑。
站在祖庙的大牌坊下,就可以仰望祖庙建筑群的全貌。大牌坊是采用“三开重檐”,气势磅礴,两旁长廊,雕梁画栋,依山逶迤。
祖庙的的第一道门即山门,是皇城构造最高规格的五拱门。山门内供奉的是千里眼和顺风耳,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只为及时了解百姓的疾苦及危难。
走过被称为“圣旨门”的仪门,就到了长和宽各66米的六六广场。在广场上往上看,左鼓右钟,庙在其中。
庙即太子少保、福建总督姚启圣建的“太子殿”,从匾额上所书写的“恩泽四海”四个大字。
我恍然大悟自己浮想联翩的原因,不只因为“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还因)我的母亲年轻时曾到湄洲岛卖过陶器,乘船遇到台风,她双手合十,口念“妈祖保佑”,海风平浪静。登岛后,母亲到祖庙烧香,从此成为妈祖的敬仰者,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自己多做点好事,妈祖就在心中了。”
站在妈祖天后宫,也就是妈祖的寝殿,也曾是“中华三大祭典”之一的妈祖祭典的活动中心,这些古典建筑,朝天阁的三层八角塔型建筑,升天楼的三层六角攒尖顶塔型建筑等,都让人恍然回到妈祖生活的宋代。
再往南走,就到了祖庙新殿。1998年至2002年,湄洲岛建成了五进仿宋建筑群。全长466米,宽99米,上下落差68米。
祖庙新殿由清华大学设计院古建筑专家设计,整体建筑群沿轴线对称布局,呈南起向,故亦称“南轴线建筑群”。远远望去,气势雄伟。
再往下是可容万人观看的天后广场。大戏楼为歇山顶重檐、穹隆高耸;大牌坊为“五开三檐”建筑,凌空飞檐。磅礴壮丽的牌坊上由书法家书题写“湄洲圣境”。
这里的建筑既有唐代建筑的大气——结构简练,形体稳健,庄重大方,又有宋代建筑的华丽——精巧细腻,纤巧秀丽,注重装饰。新殿的仿宋建筑,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让游客回到宋代,那个妈祖窥井得符、祷雨济民、湄屿飞升的宋代。
走完朝圣的心路历程,下了山,就到了朝宫街。朝宫街是闽台风情街,也能让人恍然一脚踏进宋代。
在街道上增设灯柱,悬挂宋代宫灯式样的灯光,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走在朝宫街,有辛弃疾笔下“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意境。
利用人行道空间增加骑楼,骑楼是南洋风情的建筑,“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雨”,来这里,不为避雨,只为体验不同的风情。其实在宋代早有这种骑楼,那时叫檐廊式建筑。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这样描写:“汴河堤岸……房廊,并拨隶户都左曹,乃收课利”,“徙城之始,衢路显敞,其后守吏增市廊以收课。”房廊和市廊,都是檐廊式建筑,就是现在所说的骑楼。所以我说,走在朝宫街,不是置身南洋,而是回到宋代,妈祖生活的宋代。
支撑骑楼的是木石相接的柱子,整齐划一,独有一种工整之美。这是宋代建筑的特征之一,只是木头改换成经久耐用的水泥柱子。柱子漆成浅红色,骑楼面街半坡式屋面的琉璃瓦屋檐是深红色的,两者构成分明的层次感。面街的柱子上部,是仿木质的镂空装饰,有“大道至简”的美学特征。
骑楼上是阳台,用白色的栏杆围拥而成。栏杆的小柱子上雕刻花瓶的饰纹,大概意为“平平安安”。柱子之间是葫芦栏杆,我特地问店主,这些栏杆在宋代叫什么,他们回答不出。我们都离开宋代好远了。
栏杆之上,是莆仙特有的红砖墙面。红砖中点缀护墙石,红白相间,极具识别性。屋顶是马背脊和燕尾脊,曾有诗人这样赞叹“燕尾脊”:“流畅的曲线飞扬挺拔,轻巧、俊逸的燕尾剪出了岁月的流光。”
其实那些马背脊更像是精心造型的女儿墙。女儿墙,原指仿照女子“睥睨”之形态,在城墙上筑起的墙垛。后来演变成一种建筑专用术语,特指屋外高出屋面的矮墙。这女儿墙之后,应该有妈祖在眺望远处的海洋。
在湄洲岛,妈祖的眼波,是白天阳光下的海洋,是夜晚海洋上的月光。
(来源:湄洲云 记者:林春盛/图 编辑: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