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以载道」是中国传统造物的意境。器物因被使用而美,美则惹人怜爱,人因喜爱而更频繁使用,彼此温暖。器物不设答案,重要的是茶者,端正了喝茶的心,就拥抱了茶的滋味。茶与器,茶与人,人与器,相互之间拥有相濡以沫的亲密关系,春风十里,不如有你。
近年来茶人们对拙朴自然器物的推崇如日而上,如一位学者所言,我们对美的追求与审视是一次又一次循环往复地更高层次复归。喝茶时,云走千里,山川际会;瞑目回撮时,细觉当下感受与审美愉悦,确认自我存在与精神自由;茶杯放下,回到桌前,水还在煮着,茶香漫延开来,时空变得悄然安静,茶,器,人,都是自然的产物,在这一瞬间,达到和谐,本质回归。
佛家常讲的心境观是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器物也是如此,人不可做器物的奴隶,让器皿来奴役我们,控制我们的情感浮动。要做到物随心转,而不是心随物转。茶台上如果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些策略的引导。
岁月在变,我也在变,不像年轻时候喜欢追逐时尚和新奇,如今最能打动我的往往是那些充满着历史感的老物件,就像这个老茶壶,有着太多的故事可以回味。去年父亲过世了,母亲才从车库里把这些曾经和父亲一起用过的老茶壶和落满灰尘的老物件都找出来,擦了擦,洗了洗,慈悲的放在显眼的地方,像是一种追忆,或许也是一种陪伴。
生命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定不是出生时,也不是上学时,也不是现在,那是会什么时候呢?未知,什么东西又可以告诉自己生命开始了?陷入沉思......同样的,一件茶器的生命从何时开始,显然在它成型之前都不是,那是何时?我想还不是,得知道它为谁而生,当那片茶叶,沸水开启它生命的时候,茶水侵入茶器的每个细胞,茶器的生命也就此开始。
好茶配好罐,好水配好盏。雅致的茶器是品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茶器在与茶水相伴的同时,也体现了泡茶之人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每个时代的茶具都有符合当时那个时代的美学特征,因此很难用一个固定的形容词来概括不同时段茶器与品茗相辅的美学特征。
《四之器》中详细介绍了各种茶器的尺寸、材质、功能甚至装饰,共计二十四组二十九件。大者厚重如风炉,小者轻微如拂末、纸囊,无一不备。陆羽又在《九之略》中特别强调:“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对于在都城生活的民众,或者王公望族之家,一套整全的茶器是茶道技艺的重要载体。
明代最为崇尚紫砂或瓷制的小茶壶。明代冯可宾在《岕茶笺》有记载:“或问茶壶毕竟宜大宜小?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
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况茶中香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未足,太迟则已过。见得恰好,一泻而尽。化而裁之,存乎其人,施于他茶亦无不可。”
投稿:成为弘益撰稿人。研究爱茶人的衣、食、住、行、用……分享对茶、生活、美学的践行与感知。在弘益茶道美学,用你的文字,标记你的美好。详询弘益撰稿人制度可加微茶师微信(wecha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