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大自然这本书
分享到:来源:文艺报 | 尹传红 2021年05月28日08:57关键词:科普 大自然
10年前的春季,我亲历的两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天上午,我携4岁小儿在北京莲花池公园转悠,于一汪小溪间发现有好些蝌蚪在游弋,惊喜异常。不成想,小儿竟漠然以对、无动于衷。我给他讲述少小之时我抓蝌蚪捉青蛙的经历,他眨着眼睛,像是在倾听一个远古传奇。而此前不久,我在一个名为“0岁开启自然养育之旅”的主题论坛上,听一位育儿专家谈到一个引起诸多与会者共鸣的观点:“今天,儿童生活存在着'去自然化’的趋势,存在着'自然缺失’状况,令人担心。孩子热衷于与电视、手机、Ipad为伴,却因此错过本应与自然亲近的童年……”对于当下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的这种儿童与自然之间联系“断裂”的现象,一位十分关注自然的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称之为“自然缺失症”。它特指人类因疏远自然而产生的各种表现,如感觉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肥胖率增加、生理和心理疾病高发等。其实,岂止儿童,成人也莫不如此。说来也就是一两代人、三四十年间,我们跟大自然似乎已漠然相隔,与山川、森林、溪流和原野渐行渐远。我们置身于物质充裕的信息时代,生命的信息却有所缺失,成了一种“穴居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动物”。这倒真的应了热爱自然的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在大约一个半世纪以前做出的那个断言:“我们都早早地和自然母亲断了奶,钻进了只和人交往的社会。”有人说,此乃时代使然,亦为现实中的无奈。对此我不敢苟同。我们的生命由自然承载,儿童的灵性更需要自然的滋养。在一个浮躁的年代,人类个体如何亲近大自然,唤醒与大自然最深切的情感,值得我们深长思之。洛夫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就已意识到某种变化。当时,身为记者和儿童权益倡导者的他正在为《童年的未来》做研究,写一本有关家庭生活新趋势的书,为此他在全美的城市、郊区和农村访谈了大约3000名儿童和家长。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人们都会不时谈起孩子们同自然的关系。比如,有家长提到:“那时候我们总是在自然里玩。不出家门的孩子才是古怪的。”还有家长感慨:“孩子们顺着山坡往下滑(雪),但是他们居然戴着耳机听音乐。他们不会独自欣赏自然的声音,不会自己玩,总要带点什么东西才行。”可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在自然中玩耍似乎有点儿……没出息,古怪、搞笑、幼稚、危险,或是像电视里的情形。一名四年级学生甚至说出了最让洛夫感到震惊的一句话:“我更喜欢在屋里玩,因为只是屋里才有电源插座。”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洛夫把他的担忧、思考和建议,写在了2005年出版的《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一书中。他以多项研究成果和多人的亲身体验告诉读者,与自然的联系能对人的心理、生理和精神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孩子们怎样面对自然,以及将来他们怎样教育自己的后代面对自然,将会决定未来我们的城市、家庭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形式和状态。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作为“全民阅读”之重要一环的科学阅读,要倡导孩子们增加科普百科方面的阅读,特别是关涉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健康卫生等内容的生命意识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死亡教育四大类图书。近年来,跨领域、博物百科类科普出版物在图书市场销势向好,也备受关注。特别是,自2012年以后科普迈入“图解时代”,有着大量精美配图的博物百科类科普读物开始不断涌现。如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以精品原创的广义博物学为立足点,向少年儿童呈现科学之趣、自然之美,推出了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读本的《科学博物馆》丛书。其以原创精品为主的人文科普产品线,继出版《芳华修远》之后,又先后推出《嘉卉 百年中国植物科学画》《遗世独立 珍稀濒危植物手绘观察手记》等。其中,《嘉卉》是反映我国植物艺术工作者百年辉煌成就和科学精神的精品力作,收录了680幅遍及华夏疆域的典藏级植物手绘作品。此外,该社与全球顶级科普品牌资源合作先后推出的《BBC全景自然百科:飞越地球》《国家地理珍稀鸟类图鉴》《珍稀动物全书:美国国家地理“影像方舟”》等自然科普图书,以高端、稀缺资源的呈现吸引科普爱好者,也形成了热点畅销和长销的局面。科学普及出版社引进出版的美国史密森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100周年纪念出版物《DK博物大百科》,是目前较为全面的博物学百科全书。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以出版社科类图书知名的出版社,如商务印书馆,近年来也成规模地推出了《看不见的森林》《树木之歌》《神奇的花园》《植物私生活》《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等多种博物类图书,且市场形势看好。一些科学研究者、博物学者撰著的原创博物类图书也广受好评,如刘华杰著《天涯芳草》《博物人生》《檀岛花事》《勐海植物记》,赵序茅著《红唇美猴传奇》《动物眼中的人类》《动物知道人性的答案》《一鸟一世界:鸟国奇趣之旅》。就我个人阅读口味而言,近年来读到的一些引进版博物类图书,给我带来了很深的感触,值得在这里向读者推荐。每一朵花的绽放都在演绎延续数亿年的生命传奇。美国作家沙曼·阿普特·萝赛所著《花朵的秘密生命:一朵花的自然史》,将植物学、科学史与回忆录完美结合,再现了植物世界令人惊叹的自然史,富有诗情画意,被赞为“将文字谱以音符”,就像一次绚烂夏日在花田里的徒步旅行。这也是一次奇妙的自然探索之旅,一次领略现代人文和自然景观的美丽而又艰难的旅程。类似的一部作品还有加拿大日裔遗传学家铃木大卫和加拿大作家韦恩·格雷迪合著的《一棵花旗松的生命之旅》。文明背后的野性从未走远。美国博物学者理查德·梅比所著《杂草的故事》,是一部跨越园艺、文学、历史的典范之作,也是一部人类与自然的博弈史。作者一方面为大自然中不被待见的杂草类植物辩护,一方面从历史、小说、诗歌、戏剧和民间故事中钩沉杂草与人类的复杂关系,认为杂草的定义取决于人类看待它们的方式,它们“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以及演化的过程——是如何抗拒为人类文化概念所束缚的。就这样,它们让我们近距离地看到了造物的两面性是多么的奇妙。”类似著作,还有英国作家迈克尔·麦卡锡所著《消失的飞蛾:自然与喜悦》。美国作家吉恩·洛格斯登所著《农夫哲学:关于与大自然与生死的沉思》,从一个农夫的视角,展开对自然、死亡和永恒等重大主题的深思。作者是在年近八旬得知自己身患癌症时,才动笔写这部心灵自传的。一度的不知所措之后,他开始接受无常、观察生命、思索死亡。在他的苗圃里,他恍然大悟:自然界里没有什么会真正死去,各种形式的生命体都在自我更新。相比“死亡”,“更新”才是更适合用于描述生命进程的词。又一个“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据悉,联合国环境署将发布“生态系统恢复10年”决议,全球生物多样性大会也将同期在中国昆明召开。想来并不久远,仅仅是在60年前的1962年,当蕾切尔·卡逊所著《寂静的春天》首次出版时,在公共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条款;而仅在33年前的1972年,里程碑式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只有一个地球”才第一次成为全人类的共识。然而,人类身为“自然之子”,抑或说自然进化过程中的一部分,对于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及其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等,却没有精准、深刻的认识。人类似乎并没有真正读懂大自然这本书。多少年来,人类一直自视为“万物之长”、自然的支配者和操纵者,无所顾忌、不加制约、持续不断地向自然索取,把自然界搞得破败不堪、乌烟瘴气,在剥夺了人们自身享用之美景与福祉的同时,也打破了滋养其精神的静谧。今天,人类已经能够登上月球、探测火星、走向太空,并且有机会能够用一种新的视野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和我们所处的地球,日渐认识到我们不能把自己从整体中分离出来。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的,每个物种都与其他物种有关联,都跟地球相关。这或许正是真正读懂大自然这本书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