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 人生三个“填空”,点醒无数人
空杯心态
南隐是一位禅师。一天,一位学者来向他问禅,但自己喋喋不休。南隐则默默无语,以茶相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位客人的杯子,满了也不停下来,而是继续往里面倒,眼睁睁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客人着急地说:“已经满出来了,不要再倒了!”
南隐说:“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自己的看法和成见。如果你不先把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呢?”
空杯心态是求知若渴的学习精神以及可纳百川的宽广胸襟的象征。每个人的心就像一个空杯子,你往里倾倒什么,你的人生就是什么味道 。
人生如茶,空杯以对,就永远都有喝不完的好茶,就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
空船理论
《庄子·山木》篇里讲了一个小故事:
一个人在乘船渡河的时候,前面一只船正要撞过来。这个人喊了好几声没有人回应,于是破口大骂前面开船的人不长眼。
结果撞上来的竟是一只空船,于是刚才怒气冲冲的人,一下子怒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其实你会发现,生气与不生气,取决撞来的船上有没有人!
有时候,你生气仅仅是因为对方“竟然这样”“竟然有这样的人”,而非仅仅是那个人对你造成的伤害。
庄子说:“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一个人“看不惯”的东西、人和事越多,这个人的境界也就越低,格局也就越小。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跟向一块横在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
其实,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过你的心态与行为决定剩余的90%。
空碗故事
有一位老禅师,他发现自己有一个徒弟非常勤奋,不管是去化缘,还是去厨房洗菜,这个徒弟从早到晚,忙碌不停。
终于,小徒弟对老禅师说:“师傅,我太累,可也没见什么成就,是什么原因呀?
老禅师沉思了片刻,说:“你把平常化缘的钵拿过来。把它放在这里吧,你再去给我拿几个核桃过来装满。”
小徒弟不知道师傅的用意,捧了一堆核桃进来。这十来个核桃一放到碗里,整个碗就都装满了。
老禅师问小徒弟:“你还能拿更多的核桃往碗里放吗?
——“放不了了,这碗眼看已经满了。”
——“哦,碗已经满了是吗?你再捧些大米过来。”
小徒弟又捧来了一些大米,他沿着核桃的缝隙把大米倒进碗里,竟然又放了很多大米进去,一直放到都开始往外掉了,小徒弟才停了下来,突然间好像有所悟:“哦,原来碗刚才还没有满。”
——“那现在满了吗?”
——“现在满了。”
——“你再去取些水来。”
小徒弟又去拿水,他拿了一瓢水往碗里倒,在少半碗水倒进去之后,这次连缝隙都被填满了。
老禅师问小徒弟:“这次满了吗?
小徒弟看着碗满了,但却不敢回答,他不知道师傅是不是还能放进去东西。
老禅师笑着说:“你再去拿一勺盐过来。”老禅师又把盐化在水里,水一点儿都没溢出去。
小徒弟似有所悟。接着老禅师又把碗里的那些东西倒回到了盆里,腾出了一只空碗。
老禅师缓缓地操作,边倒边说:“刚才我们先放的是核桃,现在我们倒着来,看看会怎么样?老禅师先放了一勺盐,再往里倒水,倒满之后,当再往碗里放大米的时候,水已经开始往外溢了,而当碗里装满了大米的时候,老禅师问小徒弟:“你看,现在碗里还能放得下核桃吗?
老禅师说:“如果你的生命是一只碗,当碗中全都是这些大米般细小的事情时,你的那些大核桃又怎么放得进去呢?
小徒弟这次才彻底明白了。
我们要把核桃先放进生命的碗里去,否则一辈子就会在大米、芝麻、水这些细小的事情当中,核桃就放不进去了。
生命是一只空碗,但是应该先放进去什么呢?什么才是你的核桃呢?
编辑 | 王爽
资料 | 儒风大家、共产党员、诗词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