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挲言语:像拍电影那样教语文 | 诗画节奏
时下,广大语文教师越来越认识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言的过程正是学生“感悟”的动态过程。
图片/来自网络
鉴于此认识,具体到一节课中怎样引导学生感悟,有哪些切实可行的策略,许多一线教师通过实践,探索出一些方法。比如:
——多读少讲策略。“多读胸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引导学生多读,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法。通过读的熏陶,让课文中蕴涵的伦理道德、人间真情、人文境界、民族尊严等充分感染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直观感受策略。遵循儿童的思维习惯,增强直观感受,减少理性的支离分析。学生在感悟时,教师不做或少做理性分析,而是通过实物或多媒体呈现图像帮助学生感悟。
——独特见解策略。儿童的语言是个“宝”,儿童的语言是天真无邪的,是自然淳朴的,课上老师要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见解。
——欣赏品评策略。欣赏品评是一种极佳的感悟方法。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感悟、欣赏比理解内容更重要。
通过以上策略的运用,在阅读教学中着实提高了学生感悟语言的质量,阅读教学也因“多元感悟”而变成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但“感悟”是一个比较心理化的范畴,笔者在运用以上诸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实践时,觉得这些方法或多或少存在理性偏向,还是停留在感悟的表层阶段,未能进入其核心,即感悟的灵魂。
图片/来自网络
感悟的灵魂是什么?是丰富视像,丰富语言文字的视像。这里的丰富语言文字的视像绝不是单纯依靠多媒体等外界的力量,而是依仗于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情境的创设,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折射出视像。这一视像是有生命的,是流动不息的,是可以叠加、延伸的。
我们期待这样一种理想境界:当学生在看到语言文字的时候,他的头脑能再现一种视像;当学生眼前出现某一个视像的时候,他头脑当中能显出相应的文字。文字和视像的互现,应该是阅读教学感悟语言的理想追求。感悟必须靠视像说话,忽视视像的感悟是阅读教学的悲哀。
一、在解词的巧妙组合中丰富视像
传统的观念认为,词语教学跟当前提倡的感悟互不相干,因为词语教学相对比较理性:借助工具书理解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但如果我们运用感性的手法,启动想象,丰富每个词语在学生头脑中的视像,就使得词语教学大有文章可做。
图片/来自网络
比如《黄河的主人》一课中,有这么几个新词:羊皮筏子、艄公、竹篙、波浪滔滔、惊涛骇浪、如履平地……教师先指名朗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对这些新词的理解,然后在全班交流时充分采用丰富学生视像的感性手法:
1.艄公:
生:撑船的人,指撑着羊皮筏子渡乘客的人。
师:你能想象一下艄公会是什么样儿呢?
生:艄公会有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生:艄公的皮肤一定会是黝黑黝黑的,因为他长期经受着黄河上的风吹雨打。
生:艄公有着强健的身体,胳臂特别粗壮有力。
师:大家看,这就是黄河上的艄公。(课件呈现艄公的特写画面)
在此词语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想象,然后在借助媒体对照,我们惊奇的发现:学生在事先未见过媒体上的艄公下,想象的内容竟与真实的画面如此的相似,甚至要丰满许多,这就是文字和视像的互现,学生向来具有此方面的能力。
2.如履平地:
生:好像走在平地上一样。
师:要理解这个词语,关键是要理解哪个字的意思?
生:关键是理解“履”的意思。
师:这个字的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是通过查字典知道的,意思是“踩、踏”。
师:请你读读课文中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对如履平地这个词你会有更加具体的感受。
生:(朗读)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了黄河的主人。
师:对如履平地这个词,你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
生:这是在滚滚的黄河上撑船,他能做到如履平地,说明他太勇敢了。
生:他战胜了惊涛骇浪,在黄河上如履平地,说明他非常镇静和机敏。
在这个词语的教学中,教师没有停留于工具书上的解释,而是在学生利用工具书对词语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后,马上着眼于丰富学生的视像:让学生把“如履平地”丰富成“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了黄河的主人。”这一具体的情境。
3.惊涛骇浪:
生:指风浪大得让人害怕。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意思的?
生:我先查了“骇”的意思,因为这个字的意思我不太清楚。当我知道“骇”就是惊惧的意思时,我也就明白了整个词语的意思。
师:由“惊涛骇浪”这个词语,你们还联想到了书上的哪些词语呢?
生:波浪滔滔。
生:浊浪排空。
生:汹涌激流。
生:黄河滚滚。
生:风浪险恶。
师:面对这样的惊涛骇浪,作者的心情是什么?
生:提心吊胆。
生:胆战心惊。
妙哉,一个“惊涛骇浪”竟能丰富、联想成“波浪滔滔、浊浪排空、汹涌激流、黄河滚滚、风浪险恶、风浪险恶……”且伴随着自身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词语教学,才是真正的感悟化教学。
4.竹篙和羊皮筏子:
师:大家看,这就是漂流在黄河上面的羊皮筏子。(播放录像)
对于课文中一些学生很少看见的名词,利用媒体丰富学生视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齐读这六个新词。
师:请大家回想一下课文的内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黄河滚滚,奔腾咆哮,一排排巨浪汹涌地向岸边扑来,真叫我胆战心惊。一位饱经风霜的艄公,在波浪滔滔的黄河上,勇敢地用竹篙驾驶着羊皮筏子。
生:我仿佛看到黄河滚滚向东流去,一个个浪头打向岸边,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一脸黝黑的黄河艄公,撑着竹篙,驾着羊皮筏子,凭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战胜了惊涛骇浪,在黄河上面如履平地。
生: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画面,混浊的黄河仿佛万马奔腾,一浪高过一浪,汹涌的激流飞快的向前涌去,好像要把黄河上面的羊皮筏子吞掉似的。让人越看越害怕。但一位勇敢而镇静的黄河艄公,机敏的用竹篙驾着羊皮筏子,在黄河上面如履平地,真是让人敬仰。
综观以上词语教学片段,从一个词语到几个词语再到几个句子,巧妙组合,一气呵成。里面包含着很多感性技术的内涵,最明显的手法是丰富学生的视像。这样的词语教学对学生的帮助很大,学生正是通过这种感性的学习方式,读出了这些词语的形象、情味和意蕴,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感性方式,这些词语融化为学生的血肉、深入到学生的骨髓、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个个鲜活的元素。
二、在语意的浓缩膨胀中丰富视像
汉语言以其表达的丰富性、多样性使得她在世界语言体系中独树一帜。作为母语教学,我们有责任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在课堂上,要想品味到原汁原味的汉语言味道,只有引导学生“沉入词语”,在反复的玩索、掂量中品尝其真味。就是把文本当作“水”,读者投入其中,如鱼得水,鉴赏玩索,掂量比较,浇灌心田,从而为学生语言的发展埋下深厚的根基。在这种鉴赏玩索、掂量比较的过程中有极佳的丰富学生视像、促其感悟的机会。
图片/来自网络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他的作品——《二泉映月》教学中,当学生读到:“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这一段时,安排了这样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鉴赏玩索语言的环节:
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读这段话,接着发话:读着读着,你会把这长长的一段话读成一个词语。这个词语就在这一段话当中,你去读,锁定那个词语?在交流中学生出现惊人的一致:都锁定了“坎坷”两个字。此时教师嘴里不停的念叨着“坎坷,坎坷,坎坷!”并继续启发:谁冒出问题来了?
学生沉思片刻,打开了话匣子:阿炳有哪些“坎坷”的经历?阿炳他在“坎坷”的经历面前有没有折服?他有没有战胜坎坷的经历?王老师趁热打铁:太好了。自己再去读读课文,课文的哪些地方回答了刚才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
学生找到:“阿炳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等语句后,老师搭话:
图片/来自网络
是啊,你把“坎坷”这个词语读成了长长的一段话。闭上眼睛,让我们用心地去看,这些话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的样画面?你看哪,也许在一个烟雨蒙蒙的早晨,阿炳在干什么?也许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黄昏,阿炳在干什么?也许因为他双目失明而撞上了一摊水果,你看到了什么?也许他在破旧不堪的房子里,你看到了什么?来把你看到的画面形象写成几句话。
请试看学生的几则精彩独白:
生1:我仿佛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拿着胡琴在街上卖艺,当他不小心撞到小摊时,即使他说“对不起”,摊主也不肯放过他,把他一天辛苦赚来的钱全部都拿走了。
生2:我仿佛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不小心碰翻了人家的水果摊,虽然说了“对不起”,还是被人毒打了一顿。虽然围观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帮助他,只是在一旁讥笑他。
生3:我还看到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别人吃着团圆饭时,一个人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拉着二胡,穿着破烂的单衣,吃着别人剩下的饭菜,睡在牛棚里,没有被子,没有床,没有枕头。
生4:在大雪漫飞的时候,只穿件单薄的衣服,在大街上卖艺。此时,人们都在家里烤火,吃着丰盛的晚餐,但可怜的阿炳只能在大街上挨冻受饿。
在这情感喷薄点上,王老师激情小结:孩子们,刚刚我们看到了多么漫长的坎坷;看到了令人心寒的坎坷;看到了悲惨痛苦的坎坷;看到了寒冷饥饿的坎坷……就在阿炳的身上,写尽了他的全部——(生异口同声说:坎坷——)
欣赏王崧舟老师的这一教学片段,我们惊奇地发现,他带领着学生围绕“坎坷”一词,回环复沓,掂量了几个来回——首先把长长的语句读成一个“坎坷”,接着又把“坎坷”这一词语读成了长长的一段话,继而让学生围绕“坎坷”想象画面,最后,绚烂之极,又归于“坎坷”。在这样的语意浓缩和膨胀中,极大的丰富了学生对阿炳这一人物视像的立体感和对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的认识,可真是“一段人生尽坎坷,一片情怀付月光。”
三、在节奏的舒缓张弛中丰富视像
课堂教学是艺术,任何艺术都追求节奏的变化,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握能力,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好与劣。善于把握课堂节奏的教师,在课堂上抑扬顿挫、游刃有余、衔接自如,时而急风骤雨,时而舒缓悠扬,就如磁石一样使得学生饶有兴致的品味语言,而不至于感到疲倦和乏味。
但在注意课堂节奏的同时,千万不要为了节奏而节奏,基于感悟型阅读教学出发,同样不要忘记在节奏的舒缓张弛中丰富学生的视像。
图片/来自网络
笔者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这两部分时,做了如下的节奏把握和视像开发的工作:
当学生读到:“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这段话的时候,先让学生反复读读,并让学生边读边看课文的插图,再启发学生:如果请你把目光聚焦在鲁迅先生身上,先生的哪一个动作最能打动你?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说是“半跪”这个动作。
接下来围绕着“半跪”组织感悟其视像——
师:什么样的跪才叫“半跪”?
生:一个脚接触地面,一个脚在站着。
师:孩子,你能试一试吗?(指名一学生演示“半跪着”的动作)
师:你这样半跪着,你有什么感觉?
生:身体变得很低且比较难受。
师:同学们,请看课文插图,透过文字的背后,那隐隐约约的半跪着的正是鲁迅先生。请把眼睛闭起来。(学生闭起眼睛,静静地等待着)画面突然间在你的眼前活了起来,动了起来。只见,伯父小心翼翼地夹着,轻轻巧巧地敷着,一点一点地洗着,一圈一圈的扎着,我们分分明明地感觉到就在这凄风冷雨中,先生就这样半跪着好长一段时间。睁开眼睛,你感觉到吗?
生:感受到了。
师:感受到了,就赶快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哪些文字,能够证明先生就这样半跪着好长一段时间。
生:“有一天黄昏的时候。”……“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从黄昏到天黑,说明半跪了很久。
生:“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因为周晔自己都觉得冷了、麻木了,说明半跪了很久。
生:“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敷上药,洗干净,一圈一圈地扎好绷带,那岂不是半跪了很久。
师:孩子们,你要知道现在面对着这位素不相识的黄包车夫,半跪着的可是当时的大文豪,那可是当时的名流之辈,那可是当时受全国人民景仰的鲁迅先生。这一跪,你觉得跪出了什么?
生1:跪出了鲁迅先生对当时人民的关爱。
生2:跪出了鲁迅先生对当时的人十分关心、爱护。
生3:跪出了鲁迅先生关心劳苦人民和平易近人的品质。
生4:跪出了他的热心肠。
师:跪出了关心、跪出了爱护、跪出了平易近人、跪出了热心肠,一个字,这一跪,跪出了——(生齐说:鲁迅对人民的爱)。
这样,在“救护车夫”这一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做足做透“半跪”这一文章,课堂节奏显得舒缓流畅,重锤敲击,酣畅淋漓,一吐为快,让“半跪”这一视像化着一尊雕像永铸学生的心坎。
这正是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写照,日后,学生若读到鲁迅的这句诗句时,脑海中肯定能呈现“半跪”这一视像。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感悟中的文字和视像的互现。
图片/来自网络
再说在教学“关心女佣”时,课堂节奏则显得明快、简洁、一笔带过,但简洁中不忘视像的形成:孩子们,在“关心女佣”中,也有让人的心弦为之拨动的地方吗?请读出来。
学生会集中到“她说周先生自己病的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那,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的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这句话上。接着,教师不做任何教学细节的展开,仅组织两个视像角度的引读:
——是的,当女佣回忆起先生拖着病体三更半夜的写文章,还不时的从里屋里传来一阵阵接连不断的咳嗽声,她感动的对周晔说……(生齐读上句话)
——当女佣回忆起先生在世的时候,还有周先生的夫人许广平,先生的公子周海婴,从来没有嫌弃过她那一双起了蒙的不争气的看不见东西的眼睛的时候,他还常常的关心她,不让她干重活,她感激地对周晔说……(生再次齐读上句话)
教学“关心女佣”至此戛然而止,干脆利落,简简单单,快刀斩乱麻。但其中的“鲁迅先生拖着病体”的视像和“鲁迅关心女佣,不让她干重活”的视像通过引读后,则像排球中的“短、平、快”映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四、在语境的叠加扩张中丰富视像
在阅读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课外相关教学资源的引进,以拓展语境,扩张习得语言的空间。较好的、适度的引进课外相关教学资源,使得阅读教学“文化味”实足。
笔者在解读许多名家的精品课拓展语境这一环节上的做法时,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课外相关教学资源的引进,在语境的叠加扩张中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视像,使得叠加的文字和扩张的视像在学生脑海中得以互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