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红孩儿●调心镇静

目前,新冠疫情在逐日好转,但是防疫工作仍不能掉以轻心。虽然粤地防御级别降为二级防护,但是处处的安检依然不能放松。瘟疫面前,预防是重中之重,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非常注重隔离病患以阻断传播途径。在远古时期,华夏医者就曾明确防疫务必注重隔离。很多人对中医隔离防疫的措施不太了解,认为只有西方医学才注重隔离防疫。实际上,中医药在瘟疫的隔离防御上记载并不鲜见。

《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防治传染病的立法,这是已知的我国最早的关于防治传染病的法律。《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如果发现修筑长城和为宗庙砍柴的劳役患上了麻风病,就要送往“疠迁所”实行强制隔离,以便控制麻风病的传染。秦代的“疠迁所”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传染病隔离场所。不过,“疠迁所”并非治病救人的医院,而是恐怖的杀人场所。病人送进“疠迁所”之后,要么被投入水中淹死,要么被活埋,可见秦代官府对待传染病患者十分野蛮。《汉书·卷十二·平帝纪第十二》记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西汉元始二年(2年),天下遭受旱灾和蝗灾,民间疫病流行,汉平帝下诏将患者隔离在空置的府第或客店中,并提供医药)。”《后汉书·皇甫规传》也记载,东汉延熹五年(162年),中郎将皇甫规率军西征姜人,军中疫病流行,死者十之三四,皇甫规下令将感染的官兵统一安置到“庵庐”中进行隔离治疗。《晋书·王彪之传》亦记载:“永和末,多疾疫。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东晋永和(345-356年)末年,疾疫流行,当时有这样一条规定:朝廷官员家中有三人以上感染流行疾病,即使官员本人未病,百日之内也不得入宫。因为他可能是病毒携带者或处于潜伏期。这一措施相当于如今传染病防控中的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隔离)。”萧齐时,太子长懋等人曾设立了专门的病人隔离机构“六疾馆”,以隔离收治患上温疫之人。隋朝与萧齐类似,专门为麻风病人设立“疠人坊”。《续高僧传》卷20《僧人智严》记载,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僧人智严住进了石头城(今江苏南京市西清凉山)的“疠人坊”,每日除了向麻风病人传教说法外,还替他们治病,甚至为他们吸吮脓包,无所不为。智严和尚在疠人坊中生活了十多年,直至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去世。两宋时期,病坊改称“安济坊”,由官府管理并提供经费,逐渐形成了常态化的疾疫防控机制。《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崇宁(1102-1106年)初年,蔡京主持朝政,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赈恤体系,在全国各州县普遍设置了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其中安济坊配备有专门的医护人员,病人在安济坊可获得免费的救治和伙食。对于传染病患者,单独安排居室,实行隔离治疗。蔡京是史上著名的奸臣,被列为“北宋六贼”之首,可他推行的社会救助制度,却让广大穷人得到了实惠。1894年,广州、香港鼠疫大流行,上海海关随即规定,对所有来自这些口岸的旅客进行体格检查,并要他们先行提交《免疫通行证》才能入境。光绪末年,政府还设置了防疫医院,专门治疗传染病人。

时下,因为疫情防控,诊疗工作比较清闲,静下来学习是一个难得的时机,案头的书籍有太多没有时间用心拜读的。在惠州的近一个月时间,多数时间都陪伴亲人在家赋闲,外婆的支气管扩张症又有一些反应,晨起的时候会咳出一些血丝,因为特殊时期不敢去医院就诊,就咨询太太问一下我如何缓解病情。此症属于咳血范畴,宜滋阴润肺、止咳止血,可以使用白茅根30克,芦苇根30克,仙鹤草30克,红枣10枚煮茶频频饮用。临床上,治疗咳血的药物我个人常用的还有侧柏叶、藕节、大蓟、小蓟、刘寄奴、鹿衔草、白芨、参三七、白蔹、牡丹皮、水牛角、炒杜仲、血余炭、琥珀末、蜂房、黄芩炭、北沙参、南沙参、阿胶、拳參、紫珠草、紫草、炒升麻、续断、霜桑叶、桑寄生、地骨皮、关防风等。岭南民间还有一味名叫“红孩儿”的草药具有活血、止血、补血,理气止痛,收敛固摄,解毒消肿的作用,此药学名叫“薯莨”,别名有“赭魁、薯良、薯莨根、鸡血莲、血母、朱砂七、朱砂莲、红药子、金花果、红孩儿、孩儿血、牛血莲、染布薯”等(本品与来源于寥科毛脉寥的红药子,均有红药子、血三七、朱砂七、朱砂莲之名,应注意分辨使用),功能理血对于出血、血虚以及血瘀证皆有良好的作用,对于支气管扩张症引发的咳血疗效显著。目前,此药只有民间还有一些医者使用临床上鲜有使用者。此药现在多用工业染布材料,薯莨染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染出的纱绸制品被称为“香云纱”、“响云纱”、“茛绸”“、云纱”、“薯莨纱”、“暑凉纱”,是一种比较名贵的纱绸,颇为达官贵人追崇。在穷困潦倒年代百姓曾以之为食材,因为其味苦涩难食,在生活逐渐好转的现代薯莨逐渐淡出食材范畴。《中国植物志》载:“入药能活血、补血、收敛固涩,治跌打损伤、血瘀气滞、月经不调、妇女血崩、咳嗽咳血、半身麻木及风湿等症。”《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载:“微苦、涩,微寒。止血,活血,养血,收敛固涩。用于崩漏,产后出血,咯血,尿血,上消化道出血,贫血。”《全国中草药汇编》载:“止血活血补血,收敛固涩。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咯血,吐血,便血,尿血,腹泻;外用治烧伤。”《贵州民间药物》载:“治咳血:薯莨、藕节各三钱,茅草根两钱。共炒焦,煎水服。”《湖南药物志》:“活血,补血,止痛,散气。治筋骨痛,关节炎腰痛,内伤吐血。”

滋养肺阴常用天冬、麦冬、石斛、玉竹、南沙参、北沙参、西洋参、天花粉、地骨皮、白茅根、芦苇根、藕汁、百合、川贝母、款冬花、生地黄、玄参、银耳、雪梨等。对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类滋肺阴药材临床运用也颇为常用。

疫情晚期,很多人心理负担依然比较重,既担心疫情复燃,又担心复工复学会有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突发变化自己应付不得,故而在做好复工复学的准备的时候,对于群众的心理安抚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本身就有慢性病的人群更应该给予心理上的疏导,毕竟现在医疗场所就诊程序相比于寻常时期更加严谨、繁杂,多了许多签字程序,在接诊的时候会有诸多针对于疫情的问题需要应答,从某些方面难免会引起顾客的紧张,如果医者机械的询问患者并不给予例行检查的解释,有很多人难免会滋生疑虑,一些心理素质稍微差一点的顾客就可能因为这些细节的疏忽而引发心理疾患。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这些安全措施又不得不严格要求,所以,医者要本着专业的态度跟自己的客户做好各项解释工作,建立患者自信的态度,以应变当今严峻的形势。

养心安神可以选用:炒酸枣仁、柏子仁、百合、五味子、合欢花、玫瑰花各3——10克,煮水做茶频服。也可以选用吴茱萸、栀子、柏子仁、朱砂各10克,共为细末,醋调外敷涌泉。

凡发现出现高热应及时去医院确诊,如果确诊病毒感染应隔离治疗瘟疫流行尽量不要去疫区或人群密集处,适当地增加饮用温开水,注意打开门窗使房间通风,不宜过度劳累,不宜熬夜,注意保暖防风御寒,注意饮食忌口适当地佩戴卫生口罩,适当地服用维生素C

门诊地址:罗湖区人民北路1006号越港商业中心三楼

附近停车场:祥祺商厦地下停车场(越港商业中心对面)

张玉龙,中医世家,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本科。师从杨俊、杨任民、马俊、周楣声、潘嘉龙、董洪强、马山等国家级名老中医,精于切脉、面诊、舌诊诊断疾病,擅长中药(内治外治)、针灸、推拿、艾灸、刮痧、火罐、刺络放血等综合治疗疾病。

      擅长治疗

内科: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心血管疾病、肠胃疾病(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萎缩性胃炎、肠道息肉)、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道息肉、黄疸)、肾病(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等)、顽固性失眠、头痛(偏正头痛、头风、外伤性头痛)、结石及各系统肿瘤调治等。

妇科: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妊娠病(妊娠恶阻、妊娠外感、妊娠高血压、高血糖、妊娠便秘、尿潴留等)、崩漏、妇科炎症、产后病、乳腺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腺肌症及不孕症等。

儿科:感冒(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腺炎、腹泻、虫症、小儿厌食症、遗尿、多汗症、湿疹、水痘、小儿多动症等。

男科:遗精、阳痿早泄、前列腺炎、不育、阴囊湿疹、生殖器疱疹等。

五官科:牙痛、口腔炎、鼻炎、咽喉炎、结膜炎、飞蚊症、中耳炎、耳鸣耳聋等。

皮肤科:皮炎、湿疹、黄褐斑、青春痘、带状疱疹、荨麻疹、白癜风、脱发、肥胖症等。

骨伤科: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膝关节炎、痛风、腰扭伤、股骨头坏死、神经痛、落枕、滑膜炎、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及各种痛症等。

坐诊地址罗湖区人民北路1006号越港商业中心三楼(治疗室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