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口痰,少一口气!清代名医金子久的医案,教你治早晨痰多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金子久医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还是要跟你讲故事、聊中医,一起感受中医的魅力。

我要说的是清代名医金子久的一则故事。

金子久这个人,生于1870年,卒于1921年,属于清末民初的人。他幼承家学,祖辈世代行医。到底多少辈呢?说不准。反正历史记载,他们家从南宋以来就开始行医。这年头儿可就长了。

有一回,金子久遇上一个患者。

这人啊,有一个毛病,就是每天早晨起来,必然要剧烈地咳嗽。而且一边咳嗽一边吐痰。他这个痰,一开始是粘稠的,后来就变稀薄了,量很大。

后来,家里人就有经验了,在他的床头放了一个痰盂儿。早晨起来了,你就先吐痰吧。什么时候吐得差不多了,喘气儿舒服了,再倒掉。

与此同时,此人每天如厕多次,而且大便还比较稀薄,烂泥一样,中医管它叫做“便溏”。

这些情况,偶尔出现还可以。日子久了,谁都受不了。于是,就找金子久来看。

金子久仔细这么一瞅,发现患者舌苔黄腻,脉象濡滑而细,心里头就有主意了。他写了一张方子。医案里头,只记载了用药是什么,没有标明用量。但是,我们通过它选用的药材,就能知道治病的思路了。这就是——

茯苓、白术、姜半夏、冬瓜子、扁豆衣、橘红、瓦楞子、杏仁、川贝、甘草、竹茹、薏苡仁。

结果,用药三剂以后,患者的咳嗽、多痰、便溏现象有了很大改善。早晨起床的时候,床头的痰盂儿,终于可以撤了。

这里头是什么学问呢?

我们还是从舌脉说起。

患者的脉象是濡脉,偏细,偏滑。这什么意思啊?提示我们患者体内有痰湿。濡脉和滑脉,都主痰湿。濡脉,指的是搭上去以后,可以轻松感知,但是偏细软,好像柳絮浮在水面上,轻取即得,重按不显。你按下去,就摸不到了。这个往往主湿,是湿邪困阻脉道所致。古人讲“濡为中湿”,就是这个道理。

脉滑,指的是如盘走珠,脉道滑利,这个也是痰湿积存于脉道所致,就好像一层油粘在锅底,你手摸上去,很滑,这是一个道理。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患者体内有湿无疑。

再看舌头,是舌红,苔黄腻。舌红苔黄,主热,苔腻,主湿。从舌象看,就是有湿热。

好了,综合起来看,无疑就是痰湿蕴积,日久化热。

这个病因病机,完全可以导致患者早晨起来咳嗽。

为什么啊?因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痰湿出来以后,它到肺里头存着。为什么?因为脾属土,肺属金。土能生金。脾土作为母脏,它有病了,会传给子脏。所以说,脾湿会天然地传给肺。这就是中医五脏病变发展的规律。

既然这样,你想啊,一个人经过这一宿的时间,生了多少痰湿?又有多少痰湿存在肺部?那结果,一定是阻滞肺气的运行。于是,早晨起来的时候咳嗽、多痰。而且这个痰,量还挺大。患者需要把肺里的痰都排出来,肺气才能运行开啊,对不对?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多一口痰,就少喘一口气。少了一口痰,才能多呼吸一口气,我们的肺才会宣降有常。

当然了,这是痰湿往上走,来到肺里的体现。同时,痰湿还容易往下走,来到肠子里。这就是所谓痰湿下注于肠。

肠道有痰湿,大便一定不规律。体现出来,就是便溏。

所以你看,金子久治的这个病人,根源就在于痰湿。

面对这个情况,怎么办啊?你看看金子久用的这些药材:

茯苓、白术、姜半夏、冬瓜子、扁豆衣、橘红、瓦楞子、杏仁、川贝、甘草、竹茹、薏苡仁。

这里头,有大队除湿的药。茯苓健脾利湿,白术健脾燥湿。姜半夏燥湿健脾降逆,冬瓜子利水除湿,扁豆衣健脾除湿,橘红行气化湿,瓦楞子更是善于软坚化痰,化解顽痰。薏苡仁和竹茹,更可以清利湿热。

在这个基础上,用川贝和杏仁来化痰止咳,这就是基本的思路。

金子久的这张医案,就刊载于《金子久医案》里头。您要是感兴趣,不妨自己查阅一下,感受一下。

那从这个医案故事里,我们能体会到什么呢?很简单,无非就是八个字——多一口痰,少一口气。

痰湿这个东西生出来以后,会严重影响肺气的宣降。肺气宣降不足,我们的呼吸就困难,喘气就费劲。由于肺主治节,在肺气不利的条件下,我们全身的其他功能,早晚也受影响。在这方面,平时咳嗽多痰,尤其是早晨起来特别爱咳嗽、咳痰的人,要注意了。

当然了,由于医案年代久远,医案中金子久药材的用量,实在是无法考证了。但是,这样的用药思路,值得借鉴。严格来讲,这个医案,治的是内伤咳嗽。中医临床,此类咳嗽患者数不胜数。通过健脾利湿、化痰止咳之法,是可以调治的。而且我敢说,任何一个有经验的中医师,一定都会治。因为这是中医内科学里面,特别重要的内容。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中医海洋里的珍宝太多,我只能一点一点地给你写出来。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学习和陪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