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平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春分,约在每年的3月21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度。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天,太阳正好直射赤道,在地球上绝大部分地方,昼夜平分。只是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

所以古代春分、秋分称为“日夜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里就说得很明确了,春天是阴阳平分的一个节令,昼为阳,夜为阴。也就是说,一天时间白天晚上平分,各为12小时。民间也有“春分秋分,日夜平均”的语话。这也是古时称春分为“日中”、“日夜分”的原因所在。当然,分的存在是相对的,而且随着时日的变化,此后北半球日照时间一天天长起来,昼长夜短,且气温渐高。

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更为重要的是阴阳,《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顺应这种春分时节的阴阳平衡,使脏腑、气血、精气的生理运动与“外在运动”即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和谐一致。明白了平衡的原理,我们就清楚了其中的调治之法,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跷跷板一样,为了相对平衡,往往重的一方向中间的支点坐,而轻的一方远离支点坐。与之类似,人体阴阳的补泻之道也是这样。《素问·骨空论》云:“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虚则补、实则泻的道理。进一步讲,泻实如利水、泻下、解表、清热、祛寒、祛风、燥湿;而补虚如养血、滋阴、益气、助阳、填精、生津等。

从防病的角度来看,春分时节风邪常有,风为百病之长,所以,还要加强自身锻炼,营卫身体“正气”,注意口鼻保健,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食疗上最应该注意平衡,比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等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避免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适之弊。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能看到韭菜炒鸡蛋,却看不到鱼和鸡蛋放在一起的创新。

最后,依然是一道健康膳食送给各位朋友——清热暖脾茄子汤

[原料]茄子500克,大蒜25克,葱、姜、淀粉、酱油、白糖、精盐、味精、植物油、清汤各适量。

[制作]茄子去蒂洗净,切成两半,在每半的表面上划十字花刀,切成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块(不要切断)。葱、姜洗净切碎,大蒜洗净切成两半备用。

炒锅置大火上烧热,倒入植物油待七成热时,将茄子逐个放入锅内翻炒见黄色时,再下入姜末、酱油、精盐、蒜瓣及清汤,烧沸后,用文火焖10分钟,翻匀,撒入葱花,再用白糖、淀粉加水调成芡,收汁和匀,加入味精起锅即成。

[功效]茄子性甘寒,可以清血热、散瘀肿、利水湿、止疼痛,佐以辛温之蒜姜,可暖脾行气滞、消癥瘕、解邪毒。可见,这菜本身就是一个暖寒相宜的菜,所以,此膳食方可以凉血止血、消肿定痛。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