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存最早的行业性会馆建筑之一:商船会馆
商船会馆始建于1715年,重建于1891年,经多方努力得以原址修缮保护。历经百年风雨,期间秘闻与这次的修缮故事,请让我们为你细细道来。
△ 修缮后的商船会馆山门外观
△ 修缮后的商船会馆大殿外观
△ 修缮后的商船会馆戏台外观
历史沿革
商船会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会馆街38号,建于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建筑面积约为813平方米,是上海现存最早的一座会馆之一,也是上海248座会馆中是面积最大,建筑格局与型制最为豪奢的会馆。1959年5月26日,商船会馆由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1月17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 图片来源《老上海百业指南》
明代及清初,长期实行“海禁”政策,禁止和限制近海海上航运。1684 年,清政府颁布“弛海禁令”,解除和放宽近海海上航运的禁令。
上海优越的沿海地理位置促进了海上航运业,以崇明、南通、上海籍为主体的沙船业逐渐成为上海海上航运的主力。1715 年,为了协调同业之间的关系,排除纠纷,商船会馆建立,成为上海出现的第一家同乡同业团体,其规模也是上海会馆公所中最大的。
△ 曾入住武康大楼的名人画像
©《20031 - 一个历史街区的文化记忆画集》
会馆主殿为天后宫,1764 年(乾隆二十九年)重修,添建南、北两厅和戏台;1814 年(嘉庆十九年)建看楼;1844 年(道光二十四年)建拜厅、钟鼓楼、后厅。
△ 商船会馆拆迁前照片
1862 年(同治元年),英法军队入城协防抵御太平军,在商船会馆内驻扎,撤防后,为江南制造局使用,殿宇多毁;1868 年(同治七年)重修;1890 ~ 1892 年( 光绪十六至十八年)因飓风损坏戏台,进行修理,并维修其他建筑。1907 年(光绪三十三年),商船会馆董事等筹款创设初等小学于会馆内;1910 年(宣统二年)增办高等小学。
△ 修缮后商船会馆大殿、戏台南立面
建国后,商船馆一度驻有部队,大殿为街道办托儿所、幼儿园,一部分作为海运局职工宿舍。“文化大革命”中,这一建筑群改变甚大,但大殿、戏台等尚保留原有结构。
建筑风格
大殿座西朝东,三开间,面阔13.54m,进深23.57m,扁作式厅堂构架。其为双合式大殿,分为前大殿和后大殿,前、后大殿采用轩廊相连。前大殿为石柱、木梁,后大殿木柱、木梁。前殿外观属单檐歇山式单层建筑,后大殿外观属硬山式单层建筑,屋面均为小青瓦。
△ △商船会馆大殿
戏台座东朝西,面向大殿,为砖木结构,三开间,面阔15.065m,进深 10.36m,呈“凸”字型。戏台前廊柱(西面)为石柱。东面为商船会馆之门头,墙面贴方砖,石砌拱券,砖雕斗拱。戏台底层敞开;二层正间为花篮厅,三面轩廊,设八角形斗栱式藻井;戏台前台采用歇山式屋顶,后台采用硬山式屋顶,屋面采用小青瓦。
△ 商船会馆戏台
△ 修缮后的商船会馆外观
建筑中具有价值的保护部位
商船会馆主要价值体现在作为会馆的历史,以及附着其上的人文社会的历史价值;从本体建筑而言,戏台、大殿的总体残留布局对了解会馆建筑具有一定的价值,戏台对了解附属于行业会馆的观演类建筑具有重要的价值。该会馆作为现存上海最早的行业性会馆建筑之一,以及在当今逐步注重海权维护的总体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意义。
该文物建筑的下列部位可列为重点保护:
戏台:各外立面;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各屋顶;
抬梁式木构架,包括椽、桁、梁、枋、斗栱、柱、鼓磴、磉石;二层轩廊、花篮柱;原台基、石级;
大殿:各外立面;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各屋顶;
抬梁式木构架,包括椽、桁、梁、枋、斗栱、柱、鼓磴、磉石;南侧石碑;原台基、石级;
大殿与戏台内院原地坪
△商船会馆建筑特色部位
项目名称:商船会馆文物建筑保护项目
设计单位: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合伙)
建设地点:黄浦区会馆街28号
建筑面积:大殿约330平方米,戏台约290平米,总计约620平米。
用地性质:公共绿地
建筑层数:1-2层
安全等级:二级
耐火等级:四级
保护类别:1959年5月26日,商船会馆由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1月17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