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跟你一起玩吗?”你还在教孩子这样的开场白吗?

很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周末带孩子到小区游乐场或者公园里,看到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得很开心,孩子也想加入。
这个时候,许多孩子就会在父母的鼓励下,非常乖巧地问“你们好,我能跟你们一起玩吗?”

通常会有这几种情况发生:

①“可以啊。我们一起……吧!”然后在一起愉快地玩耍。

②“我不要和你玩。”

③“不行,你不能加入我们。”

④小朋友没有回答,旁边的妈妈回答:她们已经在玩了,男生找男生玩去吧。

这些可能性每天都在发生。
如果孩子成功加入,当然皆大欢喜。
但是如果被拒接,自己家的孩子可能会可怜巴巴地看着小伙伴们,可能会可怜巴巴地继续祈求小伙伴们让他加入,也可能会感觉大受委屈,甚至会哭着向你诉说委屈。
这种时候,你生气吗?是不是感觉心疼地不得了?甚至开始反思,这样教科书式的礼貌开场白,到底对不对?


01

仔细翻看一下各种教科书,绘本,我们不难发现,书上大多都是鼓励孩子们大声说“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教科书上,孩子们也大多会客气地回应“好呀,可以呀,欢迎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孩子们已经玩得很开心了,不缺玩伴,自然对新来的人没兴趣,甚至下意识排外,直接回答“不可以”。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

这是因为,孩子们的社交方式与大人的社交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这句话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出发来展开的社交开场白,在儿童世界是不一定受用的。
通过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碰面不会说您贵姓?最近在忙什么?而是直接跑过去摸摸对方,然后双方看一看,两人就开始一起玩了。他们或许会问另一个孩子的名字,但不会想到要说出自己的名字。
良好的同龄社交技能并不包括说“请”以及“谢谢”,很多父母把有礼貌和良好的社交技能弄混了。
有时候,父母们怀抱着良好的心愿,告诉孩子应该直接走到其他孩子身旁,询问“我能一起玩吗?”但是,很多孩子都会被突如其来的询问而吓到,处于本能的保护意识就会拒绝。
所以,仅仅是介绍自己、询问能不能一起玩,并不是有效的破冰方法。
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02

汤普森博士讲过一个例子:
在一个一年级班上,一天午饭后的自由活动时间,大卫走向两个正在一起搭积木的孩子。他先看了一会儿,然后说:「好酷啊,这是什么?」
其中一个孩子解释说:「这是一个停车场。」
大卫说:「那我去拿一些小汽车来。」随后向玩具架跑去,捧了好几辆玩具小车过来,问那两个孩子应该把哪辆车停进哪个停车场,很自然地加入了游戏。
来看看大卫是怎么做的。
第一步:观察一下对方在做什么,给予积极的关注和赞美;
第二步:想想别人需要什么,提供帮助。
这也是汤普森对「加入游戏」的建议。
这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视角的转换。因为孩子是以「我」为中心的,当他们想要加入游戏的时候,满脑子想的是「我」要得到什么,而不是「我」能提供什么。这样的转换,是需要大人来「提点」的。
也就是说,我们帮助孩子加入群体时,应该不只是鼓励他去接近小朋友,而是还要给予更具体的技巧上的帮助。
比如——
对方孩子在玩过家家,那他们在需要什么东西吗,我们可以帮助找到这些东西吗?
对方孩子在踢球,那在球被踢飞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去帮助捡球吗?
对方孩子在地上画画,我们可以先帮他们递粉笔吗?
对方孩子在追跑打闹,一个孩子摔倒了,我们可以过去把他扶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吗?
总之,观察发现对方的需要,用行动提供帮助、做出贡献,是被对方接受的重要因素。

03

心理学中有一个奇妙的原则叫做“互惠定律”。
其威力就在于,即使是一个不受欢迎的陌生人,当他先行付出,哪怕这付出只是一点点,当他再提自己的要求,别人答应这个要求的概率就会大大提升。
教会孩子先付出,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真诚与价值,孩子就会在人生路上获得更多的友谊和快乐。
孩子长大的过程,是爸爸妈妈逐渐离开他们社交圈的过程。
我们多教孩子一些社交技巧,孩子就能多一些成功的社交经验;我们多给孩子一些锻炼实践的机会,孩子就能多收获一些经验和教训;我们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支持,孩子就能有更多的勇气和自信去迎接困难和挑战。
养育是大道至简的,方法工具有很多,但实际上真正操刀的人还是父母本身。所以父母的教养力必然是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并且有扎实的理论根基,慢慢地跟着孩子的个性顺势养育,我们才能够找到跟孩子更轻松、更自如沟通的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