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入门必知的郭熙《林泉高致》和“三远”法

    来源:淳道字画网      时间:2017-07-01

    摘要:郭熙认为,对于自然和山水的观察应是全局的、多角度的,自然山水是永远处于变化中的,只有了解和掌握了这点,才能真正捕捉住自然万事的“象”。他说“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尽见其大象而不为斩刻之形,则云气之态度活矣。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则烟岚之景象正矣。”
  • 郭熙,宋神宗熙宁年间图画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他从一生的绘画活动中,总结了许多绘画心得和经验,后来由他的儿子郭思整理编纂为《林泉高致》一书,是中国美术史上一部重要的画论著作。

    郭熙认为,对于自然和山水的观察应是全局的、多角度的,自然山水是永远处于变化中的,只有了解和掌握了这点,才能真正捕捉住自然万事的“象”。他说“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尽见其大象而不为斩刻之形,则云气之态度活矣。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则烟岚之景象正矣。”

    郭熙画:早春图

    “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看此画令人起此心,如将真即其处,此画之意外妙也。”

    了解了变化无常中的山水自然是多角度、全面的,那么如何去捕捉“象”呢?郭熙说:“凡一景之画,不以大小多少,必须注静以一之,不精则神不专;必神与俱成,神不与俱成,则精不明,必严重以肃之,不严则思不深;必恪勤以周之,不恪则景不完。故积惰气而强之者,其迹软懦而不决,此不注精之病也……其形脱略而不圆,此不严重之弊也。以慢心忽之者,其体疏率而不齐,此不恪勤之弊也。故不决则失分解法,不爽则失潇洒法,不圆则失体裁法,不齐则失紧慢法。此最作者之大病也,然可与明者道。”

    画山水,不论画幅大小,都必须倾注全部精神。精神不专注,画得不周全,则神气不专一;必须是全神贯注画出统一的“神”与“形”;必须以认真的态度去“澄怀”,不认真则思想容易涣散而无法深入体会;必须始终勤奋认真地把作品画周全了,不然画出的景就不能获得完全的“象”。如果有了厌倦的感觉而勉强去画作品,结果肯定会是笔迹软弱而无把握。精神不好感觉昏沉的人,其作品会显得混杂腻味而不爽快,这是由于神不守舍,无法与形合为一体的毛病。画时掉以轻心过于随便,便会使作品中的形象粗糙而不周全。作画时十分疏慢、时断时续、神不专一,其作品会显得杂乱不周全。下笔心中无数便会不得要领,不爽利便会拘谨散漫而失去潇洒的神韵,不完整则作品散乱而无主次之分,画面散乱则会失去主题,这是画者最大的毛病。

    如能全面、专精地创作山水画,将会给人以怎样的艺术享受呢?郭熙说:“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何者?观今山川,地占数百里,可游可居之处十无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此之谓不失其生意。”

    郭熙画:窠石平远图

    要获得这样的艺术效果,在技巧及布置上郭熙也有他的经验之谈:“山之人物以标道路,山之楼观以标胜慨,山之林木映蔽以分远近,山之溪谷断续以分浅深。水之津渡桥梁以足人事,水之渔艇钓竿以足人意。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所以分布以次岗阜林壑,为远近大小之宗主也。……长松堂堂,为众山之主,所以分布以次藤萝草木.为振挈依附之师帅也。”

    郭熙在文中还提出在作画中应注意各地地貌、植被、山势、境界,并加以分析。另外,还提出了著名的“三远说”。即:“山有三远:自山下来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色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

    “三远”提出了山水画的三种意境,三种主题,也是对于中国山水画构图的经验总结。如果画家将视角取仰角,从山下看山顶,这样画出来的山水,山势突兀,山色清明,郭熙称之为“高远”。如果画取平视的角度,由近山而至远处,这样平展延伸出去,画出来的山水,取景很广,一望之中,由于空气的作用画面显得近处清楚,远处模糊,平川山色时明时暗,变化多端,谓之平远。如果画者取从高处俯瞰山下的角度,这样画出的山水则在层层叠嶂之中,山色重晦,神秘幽深,被称之为“深远”。

    郭熙画:幽谷图

    作品欣赏:

    《早春图》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图左方有“早春,壬子年郭熙画”的落款,另有“郭熙图书”大长方印一,壬子年为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与郭熙的另一幅《关山春雪图》(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作于同一年。

    《早春图》是全景式的构图,却融高远、平远、深远于一炉。行笔凝重壮阔,山石用云头皴,墨色清润淡雅,有梦幻般的感觉。画面处处洋溢着中国北方山区初春的气息,山间薄雾轻浮,树上的几抹新芽已扫去了严冬的寒意,表明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了,楼阁隐现,路上行人三三两两,充满了生机和喜悦之情。面对静止的画面,我们却从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玉堂昼掩春日闲,中有郭熙画春山,鸣鸠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间”(苏轼),真乃有声有色,春意拂人。

    《窠石平远图》画上上有“元丰戊午(元年)郭熙画”的字样,可知此图作于1078年,当是郭熙晚年的作品。画的后面有元代赵孟頫和冯子振的题跋,由此可以推知此图当为元内府所藏,后归皇姊大长公主。多年前,为徐邦达先生在保定市文化馆发现。

    《山水图》(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郭熙的早年之作,有范宽的遗风。而《窠石平远图》同《树石平远图》一样,都是他的晚年作品,故风貌和《树石平远图》也比较接近,笔力则显得老辣雄健。画面的后方是远山横列,莽莽的荒原连天接地,尤显清旷;前面是清洌的小溪在静静地流淌,岸边山石裸露,特有的造型和皴法使山石犹如晴空中突然涌现的云彩。石上有杂树一丛,枝干虬曲,有的树叶已经全部飘落殆尽,有的树叶却依旧迎风傲霜,充分表达出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所说的“秋山明净而如妆”的意境。

    《幽谷图》山石用卷云皴,并以淡墨渲染,从中可以明确地体会出李郭画派“惜墨如金”的特点,树木虬曲而笔走中锋,尤显雄壮。郭熙在这张作品中描绘了寒冬里幽静的山谷,几株老树有如虬龙般于寒风中顽强地在石罅中生长,气象之萧素荒疏,大有“冬山惨淡而如睡”之意,令观者如身处三九严寒。

    此图曾经吴湖帆鉴藏,他还曾专门临摹过一本。

(0)

相关推荐

  • 无论做不做“名媛”“上流人士”,都看下本文提升品味和鉴赏力吧

    中国画中,山水画一开始就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绘画作品,很多时候它都是作为室内装饰的一个重要部分出现(哪怕到了现在也是如此). 但如何欣赏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有何不同?很多人就不知道了. 当 ...

  • 郭熙《林泉高致》绘画美学观散论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画论思想资源,很早时期就有画论思想萌芽,而先秦诸子几乎都有关于画的论说.后来,有画学专论,有画品.画史和画家的传记以及绘画技巧专论等.中国画论无疑是世界艺术理论中很有特色.很有价 ...

  • 北宋山水画家概略(上)

    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王朝,结束了唐末五代纷乱的局面.山水画在这一时期也迎来了大繁荣.大发展的局面. 北宋时期是传统山水画的高峰时期.院体画. 文人画相互关联,共同并进,名家 ...

  • 国画技法15:卷云皴

    卷云皴又叫云头皴或乱云皴,是中国山水画的技法之一.以李成为创始者,所画山石的形态.笔墨仿佛云气涌动,故名.其法以中锋略带侧锋而为之.适合表现中原.齐鲁一带山石的形状和质感. 运用卷云皴的代表画家还有北 ...

  • 北宋时期李成等五位画家十七幅绘画作品赏析

    北宋建立以后,绘画艺术发展迅速,反映现实生活绘画内容极为突出.尤其是宋徽宗时期,设立画院,一批批技艺精湛的职业画家应运而生,包括帝王宋徽宗在内的诸多画作,使山水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一时期比较有 ...

  • 郭熙·林泉高致

    北宋 郭熙 早春图  绢本158.3cmx108.1cm 台北故宫藏 郭熙本是一介布衣,年过花甲.在神宗朝,似乎是突然被引荐入宫,并成为专职画师,神宗驾崩后也似乎是一夜之间销声匿迹了.正所谓我来过,我 ...

  • 郭熙画论《林泉高致》山水训

      书画频道"在线课堂"推出一系列名家主讲的精品教学课程,不仅受到了广大书画爱好者的热情追捧,也令更多用户在书画艺术的求学之路上受益匪浅. 为了给广大书画爱好者带来更多集权威性和实 ...

  • 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林泉高致·山水训 郭熙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一作观)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 ...

  • 林泉高致--郭熙山水畫精選

    郭熙(约1000-约1090年),北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字淳夫,河阳(今河南温县)人. 熙宁元年召入画院,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山水师法李成,山石自创状如卷云的皴笔,后人称为"卷云皴&quo ...

  • 大 观 | 「林泉高致」——李成、郭熙的画风与传派

    李成与郭熙,是中国画史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继承五代荆浩.关仝开创的山水画格,描绘中原一带的高山峻岭.平野寒林,于淡墨轻岚之间营造出孤高意境,影响后世不计其数的画家,被画史称之为"李郭派系&q ...

  • 一本《林泉高致》—— 北宋画家郭煕教你画山水

    <林泉高致>是北宋画家郭煕山水画创作的一篇经验总结,是由其子郭思整理而成的.全书分六节,即序言.山水训.画意.画诀.画格拾遗.画题.原书有南宋许光凝序,今佚. 那么,郭熙到底怎么看待画画这 ...

  • 郭熙:林泉高致 江山早春

    他信奉道教,云游四方,道家思想中天人相应,道法自然的思想和他跋涉山川的阅历相结合,成就其成为北宋时期的最后一位山水大师. 他出生时,那些百代彪炳的五代和北宋前期的山水画大师已经作古,由于受到神宗的赏识 ...

  • 《林泉高致·山水训》(上)

    <林泉高致>是由郭熙总结其山水画创作经验,郭思编纂整理而成的一部重要的山水画理论著作.全书分为六节,即除开序言外,山水训.画意.画诀.画格拾遗.画题.画记.由于篇幅的关系,只能摘录山水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