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总,老板喊你参加“铸将工程”

导语:房地产行业已进入低增长、低利润、低容错、高风险的“三低一高”的时代,任何一个项目的成败,极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的成败。

项目就是一个坑接一个坑,填不上,你可能就过不去。当房地产行业由野蛮、粗放的发展到精细化管理时代,蛮干的打法已不适应当今时代,在发展过程中项目总也需要升级。

结合当前行业最新形势,为企业培养真正有意义的,具备独立操盘能力的项目总经理,为企业走出去扩大开发规模提前备足良将。

作者/ 小博君
出品/ 博志成地产观
1

地产新形势 

对项目总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前,大批房企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如销售额7000亿的万科、5752亿的融创、5700亿的碧桂园、5072亿的恒大,毛利率与净利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百强房企的净利润率均值只有11.1%,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15.9%。
地产微利时代,对项目总的要求越来越高,容错率极底,在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成本控制、营销推广等方面都不能有半点差错。
在全项目视角下,将项目安排地井井有条,且应该呈现很主动、很平顺的状态,而不是被动处理事情。项目总要让项目所有事情处于有序之中,才是最健康的。
有些的项目,项目总换得就跟走马灯似的,项目还没做完,项目总都换了四五个了。高周转压力大,达不成目标项目总被动或主动离职。考核越来越严苛,项目总一不小心就被干掉。项目总年轻化,后浪经验不足难以经受考验...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的填坑能力有多大。只有崎岖不平的时候,才能看出人与人之间差距,有的人过去了,有的人被困住了。
跌宕起伏的2020,不可预测的2021。2021年关键词包括管理红利时代、合作开发、生活方式、以人为中心、高周转不再是唯一选择、低增长 低利润 低容错、高质量发展、长期主义、十四五规划、数智化、个性主义、精益化 弹性化 敏捷化等。
新时代,项目总培养面临着重大挑战。受“五道红线”的影响,大型企业春节前后掀起了“裁员潮”,人员的流动比以往更多,中小房企的招人机遇来了,但并不代表着不再需要人才培训,是因为他们并不一定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在以前的高周转时代,房企打法基本一样,标准化、执行力强的人才,一个字:挖,当然挖过来也会很好用。现在,他们本身都需要提升适合地产新时代的技能培训。

其实在地产行业内,尤其是中小企业的项目总,其本质是还是项目经理,盯着具体业务工作,没有经营能力,也不具备经营高度,同时从单条线提拔到现在岗位上,专业符合度也严重不够。虽然企业意识到项目总的培养至关重要,但却不知何处入手。

如果项目总的培养只是应对房企发展需要而仓促上马,缺乏系统规划,往往会事倍功半、后继无力。如果项目总的培养不考虑量体裁衣,缺乏长短板思量,则难以满足项目总的培养需求和企业对项目总的能力要求。
2

优秀项目总具备的能力

每个项目都是房地产企业的细胞,只有每个细胞运作都良性运作,整个企业才能良性发展。

项目总参与项目实现的全生命周期,掌握项目的所有信息,上对企业股东负责,下对团队成员负责,对项目的最终成败负责。

房地产项目的不同开发阶段需要的专业能力不同。总体而言,项目管理全过程中需要项目总在投资拓展、经营管理、定位策划、设计管理、采购管理、工程管理、营销管理、运营管理、成本管理、客关管理、财务管理、报批报建等专业上具备一定能力。

1、计划运营管理能力

房地产项目的特点就是投资大、周期长、事务繁杂、涉猎方面极广等,必须要通过计划的推动、协调和管理、去推动团队协调作战,发挥效率,保证任务完成。

不重视设计计划、报建计划、招标计划、资金计划、人力资源计划、融资计划等,结果设计拖1个月,报建拖1个月,招标拖1个月……最后还是影响了工期。

2、专业价值的能力

专业能力,是一个人成事的关键。但是,专业价值是有变化的。过去十年,是地产的黄金十年,黄金十年会导致几乎没有一个地产项目卖不出去或者亏损。过去十年,80%的一把手,来自于工程副总,来自于工程魅力。地产新时代,项目总专业取向一定是有变化的:

(1)工程能力,和施工方进行协调;

(2)规划能力,我怎么样能够设计出客户需要的房子和图纸;

(3)营销能力,怎么样把房子卖出去;

(4)财务能力,怎么控制我的融资风险;

(5)成本能力,怎么控制我的成本。

3、全成本管理能力

优质的项目可能会帮一个普通员工走向职业巅峰,带坑的土地活活能把一个优秀的项目总折磨崩溃。

许多地产公司在项目开展前,并没有专门部门负责成本工作。没有真正理解项目全过程、全成本的管理思想,对导致成本发生的作业——“合约”缺少事前控制的意识。

若能有效把控成本,有效创造客户价值,就能赢得生存空间!就能迅速稳健复苏!就能跑赢大市!

4、绩效管理能力

人安排好了,事也理顺了,钱也管住了,就是没有效益,项目团队有能力没动力。
作为项目总,必须要善用绩效管理调动团队的积极性,全面评估团队的付出与成就,建立收入与员工业绩、集团效益相结合的薪酬体系。其根本目的在于建立“高标准、高要求、高薪酬”的管理体系从而使管理水平和员工待遇都较大的提升,增强项目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5、算大账能力

徐小平作客正和岛时被问到“如何看待天使阶段投资失败的?”。他回答:“”几十个项目全失败了都不要紧,只要有一个成功就能赚回很多倍。”

“失败了就忘记它,否则你会活得非常痛苦。要算大账,不要算这个项目失败了,而要算:十个项目,哪个赢了。”

要算大账,不要算小帐。项目总能把大帐算好,还得有真本事。

6、营销管理能力

房价横盘时代,营销工作要求快、准、狠。万达对项目总选择的标准,营销能力排第一!近年来房地产营销渠道发力,卖得好项目非常多。在全民营销时代,搞小清新的有创意的推广、活动,反而更能赢得客户关注。

有创意、有新意,能让客户与项目亲密接触的推广宣传和活动策划,是在房地产营销工作中必不可少的。

有诉求、差异和有卖点的推广宣布,能让客户快速树立对产品的价值感,找出与别人家产的区别,赢得好感。

3

项目总进阶城市总的七种“内功”

地产人歆羡的项目总,是一种什么体验?他的职责真的能搞定一切吗?城市总、区域总的大门会为他们敞开吗?

房地产开发是以项目为单位进行运营与管理,而项目总作为实际操盘人,是否能够按照公司制定的成功标尺完成项目,对项目的成功与否取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项目总是一线拼杀的先锋,关系到整个公司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而城市作为项目落位的具体地点,进入时机是否合适?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操作?拿地地价是否合理?这些判断更多的是依赖于这个城市的城市总。与一线拼杀的项目总不同,城市总更像一个运筹帷幄、排兵布阵、资源统筹的统帅,既要时时刻刻想着开疆拓土、快速发展,还要不断地推动整个城市公司的变革与创新,关系到整个公司是否能够可持续的高速发展。

总结来看,如果项目总是一个点的话,城市总就是一个面。地产行业发展大浪淘沙,竞争越来越激烈,项目原有的机会型、散点式的发展模式很难适应竞争需要。这样的大背景下,城市深耕成了很多公司必然的选择。如何让项目总尽快地进阶为城市总,成了很多公司人才发展的难题与瓶颈。

考虑如何晋级之前,首先要看看项目总和城市总应该具备的关键核心能力。

从以上关键核心能力可以看到,项目总核心能力主要是为了在规定的时间、解决规定的问题、达到规定的目标。而城市总更多的关注是保证城市公司持续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而核心能力也在不断的转换中。

这样的角色升级首先是思维方式上的,然后是整体知识体系上的。经过多年的总结,博志成认为,以下七大能力是城市总成长所需修炼的“内功”:

1. 战略能力

系统提升对于企业战略的理解能力,并结合实际案例启发战略落地能力。城市总对集团的战略要有比较准确系统的理解,包括产品线、拿地的模式、创造利润价值的方式等等。大型企业的内部资源竞争是非常激烈的,钱、人、地,尤其是钱。对公司战略越了解,得到的支持、整合的资源就越多,反之亦然。比如X公司在三四线城市拿的地一般在150-200亩之间,如果城市总一报地在两万亩,就是对公司战略的不了解。连公司拿什么样的地都不知道的话,不仅不能让集团的战略落地,更不要说得到集团的支持了。

2. 投资能力

取得土地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源,城市轮转周期如何踏准?布局过程中需要关注哪些关键点?地块选择过程中如何判断?这些都是城市总需要把握的。每个城市有自己的周期,每个城市的承载情况也不一样,城市总的关键职责就是踏准城市周期。进好城市、拿好地,基本就成功了一大半。当然,地拿的好坏和大势有很大关系,因为市场不好时,大家资金链绷得比较紧,尤其是中小企业,销售不好的话,就没钱。地的好坏也是动态的,现在看好地很多,但谁也说不准半年后会怎样。城市总要对这个城市脉络、发展机理有一个大体的判断,不能把地拿成死地,要给自己留有空间。

3. 经营能力

通过哪些指标判断经营能力?碰到不同的经营问题,如何进行经营策略的调整?有哪些手段来提升经营效益?

所谓的经营能力,需要对指标敏感,包括我们经常说的利润率指标、回款指标、费用指标、成本指标等。同时要有分析指标的能力,要说清每项指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呈现。很多城市总对指标不敏感,打哪算哪。比如X公司的一个项目,南向房子定价1万元/平,北向8000元/平,结果北向全卖了,南向卖不动,损失了货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原因要细化出来。如果要缩小南北朝向的定价差距,怎么进行有效调整?再比如,营销费用花完了,用什么来衡量效果?这些都是要城市总用指标来衡量的。经营的本质就是要用最小投入换来最大价值。很多城市总看不懂数据和报表,也不愿意学习,年底汇报的时候就会很被动。

4. 融资与公关能力

城市总要综合考量融资环境,尤其现在在开发贷不好贷的情况下,要了解城市层面常规融资手段有哪些、每种融资手段的优劣势,把握住融资结构和配比。现在的城市项目都是自发展,自己城市的钱自己去搞定,最苦的时候召开挂,拿地的钱都是自己找,借钱去交保证金。没做起来,是本事不够。如果一到两年还没发展起来,这个项目可能就撤了。

公关能力是战略关系构建的核心能力,也是内部和谐关系的粘合剂。城市总很多时候要和政府打交道,现在政府的红线灰线绝对不能踩,关键看你能不能找到两者利益的结合点,做方案的时候考虑政府想要的,同时兼顾自身的利益,这样才能在二者之间进行有效的战略层面上的互动。

其次是关系体系的搭建。城市总要在一个城市中构建自己的战略体系,编织好一个网,把大家的“结点”都涵盖进去,利益最大化,这样大家都会帮你。如果是双输,大家就会远离你。房地产是高资源整合行业,整合的前提是要对资源有深度的了解,对关系理解得越透彻,整合能力就越强。很多事靠自己解决不了,可能战略关系可以解决。同时要注意城市中的商业关系,尤其是做综合体的商家,他们对城市的了解比较深,消息和人脉更灵通,是我们可以去挖掘的。

5. 创新能力

组织的激活,需要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能力,效益提升、效率的提高都需要不断的创新能力。

6. 领导力

如何领导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所依靠的就是领导力。只有强有力的领导力,才能保证不断地使组织挑战高目标。所谓不平凡的事,就是超出预期的、超出想象的事,能为城市创造价值,能让大家在团队中获得成长。一个团队的状态就像一大家子过日子,“日子”能不能过得红火,领头羊很关键:能不能激发大家?遇到问题能不能用正向思维方式思考?说到底,城市总拼的就是这些底层的东西。

7. 运营能力

专业的事有专业的人干,作为城市总,既不能整天闷在办公室,也不能总是扎在项目里。运营体系是解脱城市总做战略类思考的关键管理工具。城市总最重要的工作是开疆拓土,今年完成了20亿,明年能不能达到50亿,能不能做到每年业绩都有提升?同时,作为一个“大家长”,要为一大家子负责,出了问题都是你的责任。

从项目总到城市总的培养是一项关系到地产企业长期、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工作,项目总需要从思维、技能上得到根本的提升,尤其是战略规划与落地能力是真正考验一个城市总经营格局和思路的关键。

4

势不可挡,一起干将

碧桂园、恒大等标杆房企,以及大量的发展型房企,都已从内部挖掘项目总储备人才,对之进行系统培养,培养更符合自己企业的项目总子弟兵,是公司持续发展的立足之本。单打独斗始终是成不了大气候的,培养的人才越多,越快,最终的格局越大。

要使培养有效,需要做好这些基础工作,从而使培养的效率更高,基础工作没有做好的话,培养的效果自然差一些,效率更低一些。
第一个是系统,第二个是拔上来,第三个是砸下去(沉下去),第四个是请进来,第五个是走出去。
要系统:培养一个团队,一定要系统的去看待这个团队到底应该需要什么样的团队,简言之,就是做团队规划,包括建设。团队规划(建设)要基于企业战略布局来做。战略,对经营的要求是更前置的,先总体规划,然后分布实施。
要拔上来:对当前行业形势要具备前瞻意识,互联网思维、大运营经营意识等都要内心里有数。
要砸下去:所培养的能力,要有能力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的人不叫人才,要基于业务和现存的问题,针对执行层面来关注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效果,这就是“七度“里的深度,即培养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本领。
要请进来:基于企业的战略和存在的问题,针对管理层提升人才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深度和力度,就是请进来。这样,对问题的针对性会更强,走出来是开拓视野,整合资源,看看别人在怎么做?具有借鉴意义。
要走出去:基于视野和经验,针对管理层提升能力的宽度,这是有针对性的。

随着大环境调整,房企生存环境越发艰难,对项目操盘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项目总也跟上行业节奏,就得不断自我升级,强化自我竞争力。

基于此,博志成股份,组织项目总培养领域的实战专家,特邀各地人力资源负责人、人才发展负责人、项目总经理、项目总班授课讲师,齐聚上海,用一天半的时间,共同探讨与交流,项目总人才发展的心得体会、优秀经验,探寻发现优秀项目总养成的精髓及解决之道!

与此同时,邀您共同见证第10次颠覆性迭代产品--项目总培养体系之《铸將工程--中国房地产项目总369发展计划》首发!汇聚TOP20房企30余位优秀实战讲师,联合建构主义教学专家团队共同匠心打造全新项目总人才培养模式项目总培养体系,期待与您一起揭开神秘的面纱!

喜欢的小伙伴们,下方一键三连走一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