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读】老爷山“石磴连云”石刻原来是“咸丰帝师”、苏州知府涉县杨三珠的墨宝

杨三珠“石磴连云”说
先说杨三珠(1803—?)。
河南店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始仼奉直大夫,户部贵州主事,后升任中宪大夫、户部郎中。据传,为招岗举人张岸登的大徒弟,曾任咸丰帝师、苏州知府。
再看石刻,“石蹬连云”,语岀元黄公望《题李成所画十册·翠岩流壑》:石磴连云暮霭霏,翠微深杳玉泉飞。溪迴寂静尘踪少,惟许山人共采薇。
据《涉县名胜·书法石刻》介绍,“此石刻为杨三珠赴苏州前在老爷山南天门悬书。”同时,又先介绍说“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出任江苏苏州知府。”
但据石刻小记,“同治二年(1863)三月下浣(下旬)刻石”,“沙阳杨三珠书。磁州**王宿付银。沐浴*丹,寺北李绩、王步荣。”
由此看,杨三珠赴苏州前悬书的说法值得怀疑。
又,刻框之内,四个大字,“石磴连云“,笔势内敛,刀运侧锋,端严正大,醒目提神。
下附小记:“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廿二日游此。同游者,涉县牛峯曰、邾湛然、王绍某,州人桑献瑞、王炎灼、王立德、王大元、王大伦、张鼎、张伟、王文、王秉岳及僧广庆也。”
显然,杨三珠书题留记迟于咸丰十年(1860)赴苏州前近年半,所以说,杨三珠赴苏州前悬书的可能性应该是没有的。
根据同治二年(1863)刻石题记,勾摹书丹上石的应是“寺北李绩、王步荣”。
合理化的事实可能是,咸丰十一年(1861)农历七月二十二日,从苏州返里的杨三珠,与涉县3人、磁县10人(包括僧广庆)同游老爷山,留墨迹并题小记于宣纸。两年后,即同治二年(1863),当地人勾摹上石位镌刻杨三珠书作于老爷山南天门石壁间。可以看出,上石时,刻意避开石壁纹缝,又在倒坎岩下,恰妙地利用了自然条件,基本保证了作品的本真性和原貌,难得!!!
(照片,寨上李向东提供)
山雨  辛丑槐序朔四 于古沙阳分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