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刑法志(二)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老黄为您讲述精彩的《汉书》故事。
     读罢此章,明白中国历史比较厉害的几国军队:齐国技击(军)、魏国武卒(军)、秦国锐士(军),曾经显赫一时。而毛主席一手打造的人民军队,既是仁义之师,又是党领导的子弟兵,这才是真正无往而不胜的铁军。请看《<汉书>研读》第72章:

志·刑法志(二)

春秋之后,诸侯之间强国吞并弱国,从而进入战国时期。诸侯国都增加了讲武之礼,作为戏乐,也当作相互间夸耀的资本。秦国把武乐改名为“角抵”,先王的礼乐湮没在游戏娱乐之中。雄杰之士因势辅佐君王,使用权谋诈术相互倾覆,吴国有孙武,齐国有孙膑,魏国有吴起,秦国有商鞅,都能擒敌立胜,垂名于篇籍。

在这个时期,诸侯之间合纵连衡,转相攻伐,相继称霸。齐闵王凭借技击军而强大,魏惠王凭借武卒军而崛起,秦昭王凭借锐士军而取胜。世人都争夺功利,驰说者以孙武、吴起作为宗师。这时只有荀子最为明白,他非议这些人说:“像孙武、吴起这些人,他们崇尚势利富贵变得狡诈,施政于暴乱昏聩之国,导致君臣不和,上下离心,政谋不良,所以他们才能趁变而实行狡诈。仁人在上,为下敬仰,就像子弟护卫父兄,又像手足捍卫脑袋和眼睛,还有什么能代替呢?邻国看着我们,感觉我们之间欢乐如同亲戚,像椒兰一样芬芳,回头看到自己的君王,就像见到仇敌一样眼中冒火。人情之中,难道会替自己厌恶国家去进攻喜欢的国家吗?所以让夏桀去进攻夏桀,还有可能;如果让夏桀去欺骗帝尧,那就是以卵击石了,哪里能侥幸成功呢!《诗经》中说:'周武王车载旌旗,紧握手中大钺,就像熊熊烈火,有谁敢前来阻挡。’这是说用仁义来安抚百姓,肯定会无敌于天下。像齐国的技击军,获得敌人一颗首级就赏赐黄金。如果战事很小,敌人脆弱,有可能偷偷取胜;如果面临强敌迎击,就会涣散溃败,这是亡国之兵。魏国的武卒军,身穿三层甲胄,手操十二石之弩,配备五十支箭支,身背戈矛,冠胄带剑,带足三天口粮,一天之内突击一百里,测试合格就免除其家中赋税,赏赐其田宅。这样几年下去,扩张的土地虽然广大,但其税赋却越来越少,其气力几年后衰竭,这是危国之兵。秦国教养百姓十分狭隘,但役使百姓却很酷烈。用权势去胁迫百姓,用穷困去折磨百姓,用赏赐去诱导百姓,用刑罚去禁止百姓,让百姓只以获取利益为上,不进行战争没有别的出路。按照军功论赏,能取得敌军五名甲士的首级就能奴役五家,这种办法最有效率,所以秦国能经历四世后拥有天下。但他们使用的都是追逐利益的军兵,这是平庸之辈作买卖的办法,没有稳定制度保持军队节操。所以即使其土地广阔,军队强悍,却总战战兢兢害怕天下人同心协力来对抗自己。至于齐桓公、晋文公的军兵,可以说进入别国境界很有节制,但仍然没有遵守仁义正统。所以齐国的技击军不能抵挡魏国的武卒军,魏国的武卒军不能抵挡秦国的锐士军,秦国的锐士军不能抵挡齐桓公、晋文公的节制军兵,齐桓公、晋文公的节制军兵不能抵挡商汤、周武王的仁义军兵。”

所以说:“善师者不阵,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帝舜治理百官,任命咎繇负责司法,告诉他“蛮夷扰乱华夏,他们就是寇贼奸佞”,刑罚对他们不起作用,这就是所说的善师者不阵。商汤和周武王出兵征伐,陈师誓众,夏桀和商纣随后被擒,这就是所说的善阵者不战。齐桓公向南降服强楚,让楚国向周王室纳贡,北伐山戎,为燕国开路,存亡继绝,因功成为诸侯伯首,这就是所说的善战者不败。楚昭王遭遇阖庐之祸,国灭出逃,父老乡亲跟随相送。楚昭王说:“父老乡亲们返回吧。大家怎么会担心国中无君呢?”父老乡亲们都说:“有君王应当像您这样贤良!”他们相互跟随。有的奔走前往秦国,号哭请求派出救兵,秦国这才为之出兵。两国合力,很快赶走吴军,楚昭王返回楚国,这就是所说的善败者不亡。像那秦国借着秦军四世之胜,占据河山险阻,任用白起、王翦等豺狼之辈,奋其爪牙,擒获六国,吞并天下。但秦国穷武极诈,士民都不归附,服役的士卒起兵成为敌仇,风起云合,果然一起对抗秦军,这是最下的用兵之策。军兵是用来存亡继绝,救乱除害的,所以伊尹、吕尚等将领,其子孙都有封国,与商、周并存。到了其末世,只相信使用诈力,以贪婪残暴为乐,争城时屠灭全城,争地时杀人满野。孙武、吴起、商鞅、白起等人,都是自身被诛杀在前,国家灭亡于后。报应的趋势都是类似到来,他们的下场就应当这样。

汉朝建立后,汉高祖神武英才,施行宽厚仁政,总揽天下英雄,得以诛灭秦国和项羽。他任用萧何、曹参之文,使用张良、陈平之谋,发挥陆贾、郦食其之辩,昭明叔孙通之仪,文武相配,大略方针具备。天下安定后,汉朝依照秦朝在郡国设置材官将军,京师长安有南军、北军屯驻。到了汉武帝时期,平定百粤,内增七校,外有楼船,每年都定期讲习武艺,整修武备。到汉元帝时期,按照贡禹建议,开始取消角抵游戏,但没有出台治兵振旅的相关措施。

黄其军

作于2021年5月22日(古历辛丑年四月十一)

(0)

相关推荐

  • 马陵之战:魏国彻底告别霸业

    桂陵之战后,魏国虽然战败,但是并未伤及根基,公元前343年,魏国主持召开逢泽之会,正式宣布称王,让各国来朝拜,畏于魏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宋.卫.鲁等国国君都亲自参加,秦国也派了公子少官参加(魏国称王就是 ...

  • 不输战国四大名将吴起的一生“服务”三国,为何不得善终

    说起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他们各有所长,他们久经沙场骁勇善战,智勇双全.他们四人在战国时期都赫赫有名. 除这四人外,还有这么一位可以称做"战神"的大将.他在兵法计谋上也 ...

  • 秦亡后,战国七雄中其余六国都能复国,最强的秦国为何无人复国?

    秦朝灭亡之后,农民起义四起,人人都打着一个复国的旗号.可是秦朝灭亡之后,其余六国都能复国,最强的秦国为何无人复国? 笔者认为,首先复国很大可能只是一个旗号,古时候出兵讨伐或者起义造反的时候大多讲究个由 ...

  • 马陵之战后,孙膑为啥在战国销声匿迹?极有可能被“兔死狗烹”了

    战国时期,是一个百花齐放.人才辈出的"大时代":几乎无规则的惨烈竞争,催生了令人目不暇接的思想家.谋略家以及军事统帅.但在这些才俊中,既能率领千军万马杀敌建功.又能著书立言影响千年 ...

  • 志·刑法志(一)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志·刑法志(三)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志·刑法志(四)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志·刑法志(五)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志·刑法志(六)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志·律历志上(二)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5)宋代官员俸禄(摘自《宋史》志第一百二十五职官十二 奉禄制下)

        增给 公用钱 给券 职田 增给 权三司使,知开封府,百千.权发遣三司使,五十千.玉清昭应宫.景灵宫.会灵观三副使,观文殿大学士,三十千.观文殿学士,资政殿大学士, 元丰添保和殿大学士. 宫观. ...

  • 志·礼乐志(二)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q ...

  • 遼陽州志卷二十二

    遼陽州志卷二十二 遼海叢書 作者:(近人)金毓黻 主編 人物志 ○人物 語云人傑地靈然山川之秀蔚乎森森而稟秀鍾靈惟人耳況出其才智以經綸萬物謂非方域之所產歟作人物志 漢 魏 晉 南北朝 隋 唐 遼 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