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发过呆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发呆,新华词典解释为“因着急、害怕或心思有所专注,而对外界事物完全不注意。”
没有独自发呆过的人,才不知道一个人发呆的好处。
当你正发呆时,别人问你:想什么呢?你笑了笑说:啥也没想。
发呆就是发呆,啥也不想才叫发呆。如果心有所想,那还怎能叫做发呆?
为什么人们常常觉得猫、狗这类动物很可爱?很大一个因素就是猫、狗经常趴在那儿发呆。
夏天快到了,宠物狗为了避暑,喜欢在阴凉地一躺一下午,这可不就是发呆嘛。
千万不要在一个人发呆时打扰TA,因为TA可能正在思考深奥的哲学问题。
当年看《仙剑一》时,总是被赵灵儿深深吸引,现在想来,很大程度是喜欢她一个人发呆的样子。
发呆挺好的,偶尔发发呆,生活不累,轻松惬意。
毕竟,人的大脑不可能一天24小时运转。
王阳明出生时,程朱之学非常流行。为了体认“格物致知”的感觉,王阳明决定亲自一试,他对着庭院里的竹子看了七天七夜,结果却一无所获,最终还生了一场病,从此他就放弃了“格物”的学说,提出了自己的“致良知”学说,与宋学传统开始了背离。
今天的人自然没有像王阳明一样充足的时间去静坐七天七夜,只是为了研究格物学说,甚至我们可以说王阳明真傻,七天七夜毫无收获还在坚持。
但当年王阳明的举动,不就是一种发呆吗?对着竹子发呆。
有一种女生,无论你问她何种问题,她都不会用你的原有词汇回答。比如你问她“这个水果冰淇淋好吃吗”,她不会回答“好吃”或“不好吃”,而是说“还行吧”;你问她“你是喜欢吃苹果还是橘子”,她不会回答“苹果”或“橘子”,而是说“都喜欢”;你问她“你上一次一个人发呆是什么时候”,她不会说出具体的时间记忆,而是说“不记得了”……😂
像赵灵儿这样的女子,只有在发呆时才是最美的。
杜甫《月夜》一诗中写道,“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好一个“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又是香雾,又是玉璧,这不妥妥的一个美女嘛。杜甫写的就是一个美女独自思念的场景,说文艺点是“思念”,说白了不就是一个人依着栏杆,对着月亮发呆嘛……
所以说,所有的深情都是在发呆中产生的。
几乎所有描写男女主角擦肩而过的影视剧都有这类镜头:男主角在某个场合(地铁站、咖啡店、步行街等)看到女主角或很像女主角的人,不顾一切跑过去,但人流太多,最终还是跑散了,于是失魂落魄地走在街上,表情呆滞,别人碰到他或踩到别人的脚也没有任何反映。
看,这不是发呆是什么?
(日剧跑的经典形象,往往跑完后,男主角就要面对川流不息的人流,在街上独自发呆一会儿)
千万不要嘲笑那个正在发呆的人。
事实上,发呆是每个少年成长的必经之路。你看,罗大佑在《童年》里唱道:多少的日子里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
五月天也高喊“那天你和我那个山丘,那样的唱着那一年的歌,那样的回忆那么足够”,这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发呆,一边唱歌一边发呆。
是的,唱歌和发呆并不矛盾,因为唱到最后,你已经是凭感觉在唱了,可以一边唱一边发呆。
当然,你不要一边发呆,一边读我这篇文章。(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