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学堂】词牌故事:如梦令

诗词学堂

一、词牌故事

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既是不断开疆拓土的历史,也是民族不断融合的历史。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有鲜卑族的血统。但不管是哪个民族入主中原,最终都皈依中华文化,甚至出现了能诗擅文的风云人物,如唐代李世民、五代李存勖、金朝完颜亮、元文宗皇帝、清康熙等。

李存勖出身于西突厥沙陀部,本姓朱邪,世为沙陀酋长。其祖父朱邪赤心因镇压庞勋兵变有功,被唐朝皇帝赐为李姓,编入宗室谱籍。父亲李克用,官至河东节度使,封晋王,驻节太原。李存勖自幼善于骑射,胆略过人。十一岁时,随父征讨王行瑜,并向唐昭宗报功。唐昭宗称其“此子可亚其父”,李存勖因此也名李亚子。

相传李克用临终时,曾交给李存勖三枝箭,说:“一矢讨刘仁恭,汝不先下幽州,河南未可图也。一矢击契丹,且曰阿保机与我把臂而盟,结为兄弟,誓复唐家社稷,今背约附贼,汝必伐之。一矢灭朱温。汝能成吾志,死无恨矣。”李存勖将这三枝箭供奉在家庙中,每逢出征都背负上阵,战胜后再送回家庙。李存勖先后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中兴唐朝霸业。同光元年(923年)在魏州称帝,定国号为唐,史称后唐。可惜的是,李存勖后期沉缅声色,治国乏术,用人无方,纵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疏忌杀戮功臣,横征暴敛,以致百姓困苦、藩镇怨愤、士卒离心,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死于兴教门之变,此是后话。

李存勖自幼爱读《春秋》,略通微言大义,而且精擅音律,称帝后自取艺名为“李天下”,可谓文武双全。唐五代词选《尊前集》收录有李存勖的四首词作《一叶落》、《歌头·赏芳春》、《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阳台梦·薄罗衫子金泥凤》。《忆仙姿》相传为李存勖自度曲。

《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这首词采用神话传说故事作题材,表达对佳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词抒情细腻,婉丽多姿,辞语优美,意境更美,词意深长。具有“以闲淡之景,寓浓丽之情”的特色,足见李存勖的文学功底。

后来苏轼嫌调名不雅,取词中“如梦、如梦”之叠句,改名《如梦令》。“令”多指词之短调,词中字数在58字以内的称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二、词牌格律

如梦令,又名《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入中吕调,此调甜庸,可作一般抒情用。本调三十三字。通体以六言句为主。第一、二句第一字平仄可以通用,第三字以用仄声为佳,第五字则以用平为宜。一二句例用对偶,故于平仄尤不宜假借,最好以一三五字平仄相对。第三句为仄起平收之五言句,不用韵。第四句及末句,与第一、二句相同;惟第三字宜用仄声,第一字宜用平声耳。第五、六为两字迭句,叶韵;通篇扼要之句,最宜注意。

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中仄中平平仄(韵),
沉醉不知归路。
中仄中平平仄(韵)
兴尽晚回舟,
中仄仄平平,
误入藕花深处。
中仄仄平平仄(韵)
争渡,争渡,
平仄,平仄(叠)
惊起一滩鸥鹭。
中仄仄平平仄(韵)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

三、名作赏析

●冯延巳《如梦令·尘拂玉台鸾镜》

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

这是一首表现爱情相思苦闷的作品。爱情失落的苦闷中又包含着一层生命短暂的忧患,这既强化了爱情失落的苦闷,也表现出了人生的悲剧。这首词在继承花间词传统的基础上,又有突破和创新,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词句虽然没提到愁字,但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愁情,体现出“悲喜综错、盘旋郁结”的艺术特点。

●苏轼《如梦令·有寄》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这是一首寄人词,但通首词都是请朋友代向东坡传语。首句统领全篇,以下皆为传语内容。“人在”句于轻描淡写中蕴含向往田园的深意。“别后”两句是对自己走后,东坡冷清景象的揣度,隐含对东坡的眷念。末三句表明自己将归耕东坡的心愿。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对黄州生活的深情回忆和无限神往,写得清新明快,语调亲切,真挚动人。

●秦观《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这是词人在贬谪途中,夜宿寒冷荒僻的驿舍所作。这首词借写夜宿驿舍的况味,诉说旅途的艰辛。具体写的是在漫漫的长夜里,霜风紧吹,饥鼠窥灯,弄得无法安睡。等到天刚破晓,门外驿马长鸣,人声嘈杂,艰苦的长途跋涉又将开始。通过环境的描写和景物的烘托,寓情于景,把旅人的艰辛和谪贬者的失意表达得真切感人。词作短小而精练,也很有生活气息。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全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对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栩栩如生,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极尽传神之妙,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尤其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更为历代文人所激赏。

●纳兰性德《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这阕短小的《如梦令》,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一见钟情,相互爱恋的情景,表达了词人相思的痛苦。这首词仿佛是在描绘纳兰容若的一生,前段是满砌落花红冷,眼波心事难定的少年风流,后半段是从此簟纹灯影的忧郁惆怅,其意境心境吻合“如梦”二字。全词色调和谐,构成完美意境。这首情词极为精巧雅致,细细读来如观仕女图般,字虽简练,情却绵密,“婉丽凄清,使读者哀乐不知所主。”

本文摘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

(0)

相关推荐

  • 万泉河文学社词学第三讲 词的押韵•审词牌•如梦令

    一.词的韵部 关于词的韵部,并没有正式的规定.词韵不象诗韵.在科考时代诗韵是由朝庭颁布或认可的,所以近体诗一律要求押本韵,不得出韵.落韵,词与科考无缘,而长期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词人填词用的韵只要求唱之 ...

  • 宋词|《如梦令》的写法

    <如梦令>词牌简介: <如梦令>词牌,宋苏轼词注: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大概是因为,此词中有"如梦.如梦 ...

  • 词牌故事:如梦令

    一.词牌故事 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既是不断开疆拓土的历史,也是民族不断融合的历史.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有鲜卑族的血统.但不管是哪个民族入主中原,最终都皈依中华文化,甚至出现了能诗擅文的风云人物,如唐代李 ...

  • 【诗词学堂】古典诗词词牌、曲牌详释(一)

    诗评万象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38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诗词学堂 古典诗词词牌.曲牌详释(一)   <竹枝>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 ...

  • 【诗词学堂】奇妙的杂体诗

    诗词学堂 奇妙的杂体诗 从<诗经>开始,中国古诗经历了漫长的三千年,其形式大体固定.常见的是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等.但有些诗人写诗不按常格,往往从字形.音韵或者句法排列组合等方面花样翻新 ...

  • 【诗词学堂】诗体杂谈之分韵诗、宴集诗

    诗词学堂 分韵诗.宴集诗 自兰亭曲水流觞开始,文人雅士的聚会便经常有诗赋存世--其实据考证,屈原时代的楚国已经有宴集之上,分题为赋的萌芽.著名的<兰亭集序>便是<兰亭集>的序文 ...

  • 【诗词学堂】妙诗创作奥秘探索之情和意

    诗词学堂 妙诗创作奥秘探索 大家好,妙诗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诗是好诗,自有标准,古今诗论家,谈及甚多,有简有繁,其梗概略同,但也很难具体,须要细心领悟,方可是之精髓. 南宋著名词人.诗人姜夔著有多种 ...

  • 【诗词学堂】盘点格律诗词中那些容易被读错的常用字

    诗词学堂 1.扁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唐李商隐<安定城楼>)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唐李白<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这里的"扁" ...

  • 【诗词学堂】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空间的扩展与浓缩

    诗词学堂 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空间的扩展与浓缩 这种手法,即通过空间的逐渐缩小和空间的逐渐放大来达到某种抒情效果.它同"空间大小的比衬"区别在于前者的空间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后者则 ...

  • 【诗词学堂】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空间的大小比衬

    诗评万象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0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诗词学堂 这种比衬的依据主要出自一个视觉原理,即视野中的背景越是阔大,背景下的物体就显得越是渺小:一位老师站在讲台上,以黑板做背景, ...

  • 【诗词学堂】律诗体势十七种之诗解

    诗词学堂 或曰:诗有学古今势一十七种,具列如后: 第一,直把入作势. 直把入作势者,若赋得一物,或自登山临水,有闲情作,或送别,但以题目为定:依所题目,入头便直把是也.皆有此例.昌龄<寄驩州&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