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济南老故事:北园为啥叫“北园”
北园,如今是济南的一个片区名称,它地处济南城北、黄河以南,小清河横贯其中。那么,北园因何得名“北园”呢?《济南市地名志》上说:“因地处济南市区之北,以园畦地为主,故名。”对此,我一直很是怀疑,总觉得“北园”之名一定另有所本。
我们现在所说的北园一带,在唐代以前,应该是鹊山湖也即莲子湖的一部分。济南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说:“历城北二里有莲子湖,周环二十里,湖中多莲花,红绿间明,乍疑濯锦。又渔船掩映,罟罾疏布,远望之者,若蛛网浮杯也。”这样一片烟波浩渺的湖水,自然是当时济南的名胜之区。
据文史专家张华松教授考证,“从宋金之交刘豫开凿小清河之后,潇洒似江南的济南北郊生态便发生了重大改变。小清河的开凿,原本是为了排涝防洪,也是为了漕运粮盐,其对济南乃至山东的贡献固然是要肯定的,但是客观上对济南北郊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从此,鹊山湖水位陡降,大片湖底裸露出来,变成沼泽和湿地,元初赵孟頫为原籍济南的友人周密所作的《鹊华秋色图》,便见证了这一变化。”随着自然环境尤其水文条件的改变以及城厢人口的增加,自金元以来,济南小清河两岸逐渐形成一块块洲地,居人开辟出大片的稻田、藕池和菜园。
这种水中的洲地,古代人称之为“渚”,譬如,水草丰美之洲谓之“良渚”,南部的水中洲地谓之“南渚”,同样,北部的洲地自然称之为“北渚”。《九歌·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就是说:湘夫人来了,但却降临在洞庭湖北面那块洲地上。考济南“北渚”之名。则始于杜甫之诗《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笔者注:此处依《宋本杜工部集》与《钱注杜诗》卷一本,常本为“北渚凌清河”。另据清初阎若璩《潜丘札记》考证,济水称为清河,始自杜佑《通典》,而杜佑后于杜甫,《通典》书成之日,杜甫死已三十余年,距杜甫写此诗近六十年,则杜甫当时更不会称济水为“清河”。)杜甫的这两句对仗十分工整,“东藩”对“北渚”,“驻”对“凌”,“皂盖”对“青荷”,方位对,颜色也对,至为工巧。“东藩”即指北海郡,“北渚”就是历下亭所在的洲地位置。“凌”为凌空、凌虚之“凌”,意思是历下亭所在的北渚高踞水中,四周青荷环绕,景致绝佳。
济南北渚自古以来经历了不断北移的过程。杜甫来济南北渚赴宴是在公元745年,时称大唐天宝四载。当时的北渚在今五龙潭一带,据《齐乘》记载:“《水经注》曰泺水北为大明湖,西有大明寺,水成净池,池上有亭,即北渚也。”由此可知,当时济南的北渚在历下古城以西,之所以名为“北渚”,其方位非对城而言,或对“南山”而言,或对“泺水(今趵突泉)”而言。
到了宋代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52岁的曾巩来到了齐州(今济南),知齐州军州事,担任了齐州地方的首席长官。曾巩在济南任职整整两年,熙宁六年六月转知襄州。在济期间,他专门选择济南北城(大明湖北岸)一处高地即北渚,修建了一座北渚亭。曾巩对北渚亭可谓一往情深,先后写下《二月八日北城闲步》、《北渚亭》、《北渚亭雨中》等诗。诗人晁补之曾“登所谓北渚之址,则群峰屹然列于林上,城郭井闾皆在其下,陂湖迤逦,川原极望。”“旷然可喜”之际,挥笔写下一篇洋洋洒洒的《北渚亭赋并叙》。这处北渚故址究竟何在?清初诗坛领袖王士在《香祖笔记》中云:“据苏颖滨《北渚亭》诗,当在北城之上无疑。”济南这处北渚,到了明代“遂就芜没”。
明代的济南北渚已经指的是济南城北、小清河南一带区域了。明代诗人许邦才曾在城北水村(今北园水屯)仿效西汉梁孝王的梁园,修建别墅,亦名“梁园”。他在一首描写水村的诗中,便直接称这里为北渚:“夜来北渚北风急,打头雪花大如笠”。
明洪武八年(1375年) ,历城知县周斯农在小清河南畔成立白鹤书社,当时入学者达200余人。明嘉靖四年(1525年),历城知县周居岐在境内创办白鹤书院。周居岐,字伯康。自幼承家教,刻苦勤奋,嘉靖元年乡试中举,后任叶县知县。不久归乡研究诗文,著有《文则》《书则》二书。他热心教育事业,创办白鹤书院后自任主讲。后人将“白鹤书院”所在村庄改名为“白鹤庄”。白鹤书院是济南四大书院之一,清乾隆年间学者沈可培还曾“主泺源、云门诸书院,泺源书院合白鹤、白雪、泺口、蒿庵(均在济南)诸书院,生徒聚萃。沈氏长院五载,多有建树。修廓堂舍,崇古训……以笃实辉光敦励英才,诸生乐其和易诚切,翕然心服。著有《泺源问答》六卷。”
白鹤书院荒废后,此地被当地一崔姓人家购得,改为私人花园,当地老百姓称为“崔家亭子”。后来此园又几经转手,被德州人罗以书购得。罗以书直接将此园改名为“北渚园”。据《历城县志》载,北渚园的规模很大,“中有见山亭、小华不注、得月廊、曲涧、来雁阁、竹径、倚华书屋、沚亭、涵青楼、众香台诸胜。”“北渚园”当时名声很大,几近成了济南北郊一带的代名词,许多诗人墨客也纷纷来此光顾和吟咏。仅有清一朝,除田渥《城北村行过崔氏亭子》外,还留有张元《北渚园杂诗》五首、沈廷芳《北渚园杂咏》四首、张宏谊《北渚园杂咏》四首、沈世炜《北渚园》四首。
从现有资料来看,清代乾嘉年间人们就已经使用北渚园的简称“北园”,并用“北园”一词代指济南北郊一带片区。济南诗人乔岳在《北园村墅》一诗中对这里的田园风光进行了描绘:“孤村依渔舍,群鸥泛稻池。影随人过渡,柳间雨垂丝。薄有江乡味,幸无锋镝时。”诗人董芸则在《济南杂咏·使君林》按语中记道:“今北水门外,树林阴翳,流水澄清,居人多治蔬圃,俗呼'北园’……”可见,“北园”一词,当时就早已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