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一切是“一”,“一”是什么?(中)

最顶级的谎言就是实话,当然,这种实话必须是修辞过的,引人歧义,让听者自欺欺人,差一级的谎言是九真一假,最蠢的就是一个谎言接一个谎言,越多越难圆不说,还最容易自相矛盾,结果基本是自己拆穿了自己。

——坤鹏论

一、阿那克西美尼说:“一”是气

在米利都学派老三——阿那克西美尼看来,阿那克西曼德的消亡生成学说阐明了万物化生、灭亡的原理,所以,他认同“无定”。

但是,他认为,“无定”终究还是一种过于抽象的概念,毋宁说它是本原,不如将其视为万物生成灭亡的原则或规律的概括更适合。

所以,他将自己的学说打造为: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

也就是选择一个确定的物质作为原初物质,将“无定”作为其原则。

他提出了气是万物之本原。

为什么是气?

阿那克西美尼曾对水和气进行过理性论证,他认为,事物被我们感官所反映的特殊越多,它与其他事物的共同性就越少,而水能够被感官明确感知,说明它的共同性偏少,作为原初物质就有些不称职了,容易招致反诘。

比如:水和石头的共性就相当少,当然在石头中可以存在水分,但是除了水分之外其他的是什么?是否这些也是由水生成的呢?

显然,那些较少可感性或者根本无法通过感官感知的事物——气——才是真正的本原。

阿那克西美尼指出,气和水一样,是确定的物质,并且是所有事物的基础,虽然不可见,但是,我们只有在可以呼吸时才能存活,“就像我们的灵魂,它是气,把我们凝聚为一体,气息和气也包围了整个世界。”

而且,古希腊认为气是基本元素,所以,大家都知道它的存在,也认可它的实在性。

同时,气和“无定”一样,没有特定的可感知的形式,但都知道它的存在,可是,它又飘忽不定,无法捉摸,并且处于持续的运动中,遍布在空间之中,无处不在。

对于万事万物如何由气产生,阿那克西美尼提出了凝聚,水、土、石都是气凝聚程度的不同体现。

他说:“气凝聚起来就形成风……如果这一过程继续下去,就会产生水,再进一步发展就会产生土,最致密的时候就会成为石头。”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阿那克西美尼提出一个重要的新思想:量变到质变——质上的差异,原因在于量上的差异。

气的膨胀和收缩代表了量上的变化,发生在一种单一的物质中的这些变化解释了世间万事万物的多样性。

气的膨胀导致热,热到极点就产生火,而气的收缩或凝聚则导致冷,气通过逐步的变化转为固体。

气的聚散无常,聚则成物,散则归气,其本身即具有成物的生成和气散的毁灭。

可以说,阿那克西美尼的学说,已经将变化的潜质赋予于元素之上。

而这个说法与庄子的“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相似极了。

另外,在中国战国时期的《列子·天瑞》中也有说:“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日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地,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沌。”

到这里,坤鹏论认为,赫拉克利特的学说应该受到了阿那克西美尼的极大启迪。

因为,本质上他的学说也是“泰勒斯(实在的形态)+阿那克西曼德(原则或规则)”式的。

只是在实在的形态上,他选择了活火——这个既形象又抽象的东西,与阿那克西美尼的气相比,完全抽象化了,之所以叫活火,其作用更多是用来比喻。

比喻本身就是用来解说最难解说的抽象东西的最佳手段之一。

而且,赫拉克利特也吸收了阿那克西美尼的思想,将变化的过程称为气化,万事万物在活火中通过气化而进行变化。

庄子总结老子的宇宙论是——“通天下一气耳”,即元气一元论。

那么,老子的气和阿那克西美尼是一回事吗?

表面上很相似,实质差别很大。

米利都学派三大哲学的哲学本体论,更倾向于物质一元论,也就是唯物论。

而老子的宇宙论其实与赫拉克利特是异曲同工的,有人说它是融合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心物一元论。

但是,坤鹏论认为,老子的气其实与赫拉克利特的火一样,并非日常生活中的气和火,是抽象的比喻,它们共同的、最重要的作用都是中介物质,令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且,皆以对立统一为规律根本的道和逻各斯则直接指为精神,所以,他们都应划为唯心论。

特别是赫拉克利特,许多人就是错误地认为他说的火就是现实的火,而将其归为唯物论一边,这是不对的。

另外,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是一个特别重要而又非常复杂的概念,一直以来它更倾向于精神,而非现实中确定的物质——气体。

二、他们的伟大贡献是什么?

从现代科学认识的眼光看,米利都学派哲学家并没有进行过任何实验,就断言“一切是一”,甚至还断言“一”是什么,也太自大,太幼稚了。

但是,看待历史,看待理论学说,一定要尽可能摒弃主观经验,米利都学派哲学家的真正意义在于:

第一次提出了事物的最终本质的问题;

第一次不带任何成见地尝试用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问题;

第一次迟疑不决但却直接地将五彩缤纷的自然现象的本原归为一种原始物质。

这些对于西方哲学以及后来的科学,都是开天辟地般的意义。

对于泰勒斯的功绩,坤鹏论在《一切是“一”,“一”是什么?(上)》讲过了,并且,世界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再怎么美誉都不为过。

接着来,坤鹏论主要谈谈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的贡献。

阿那克西曼德“无定”的提出,开了本原为抽象的先河——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也可以被称为原初,同时这也为唯心论奠定了基础。

他说“无定”分离诞生冷和热两种对立力量,然后万物通过生成的对立力量分裂出来。

由此,他还提出了,万物生灭内在是正义与非正义的斗争。

确实,有权存在的东西怎么会消逝呢!

阿那克西曼德从伦理的角度看过去,认为有权的是正义,与之对应的则是非正义。

“他已经勇敢地抓住了最深刻的伦理问题的线团。”尼采评价道。

这样的说法不仅为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的生成学说提供了先机,而且,其自然中具有伦理本质的说法,引导恩培多克勒说出了自然运动中有爱与恨原理支配,决定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善为本的执着信念,当然,它还深深地影响了后来从哲学大类分化出来的伦理哲学,以及宗教。

可能这也是他的邦人推选他去领导一个移民殖民地的原因(注:据说是米利都在黑海海岸边的阿波罗尼亚殖民地)。

尼采说,或许他的邦人很高兴能够同时尊敬他又摆脱他,而尼采给出的原因很修辞,坤鹏论理解下来就是:这人太正经了!

而阿那克西美尼则为后人提出了宇宙论的基本架构——构成万物的物质+指挥原初物质的法则。

这个架构相当了不起,它揭示的是——也变,也不变:

变:原初物质变成各种各样的事物,同时,各种各样的事物不停流变;

不变:原初物质永远不变,原初物质运动、变化的原则不变。

也就是说,物体的外形变动不居,但作为物体的本质却是终古如斯的。

毋庸置疑,这个架构一直指导着人类至今,是人类认知的主旋律,也是人类进步如此的最大功臣。

与阿那克西曼德一样,阿那克西美尼也认为原初物质始终在运动着。

但是与各种特殊元素从“无定”分离转化诞生的说法不同,他试图用稠密和膨胀理论为气赋予变化的能力,万物不是气分离产生的,而是气变化而成。

另外,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都意识到了热,意识到了温度。

也正是温度的原因,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湿本身是由热和冷形成的,所以,热和冷应当是先于水的等级,是更本原的,当它们从“无定”的原初质料中分离出来时,生成就开始了。

赫拉克利特是阿那克西曼德的信徒,但他赋予热以新的含义,把它解释为呵气、热的呼吸、干燥的蒸汽……简而言之,就是活火。

与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一样,活火经由无数变化,首先是热、湿、硬三种基本状态,遍历了生成之道。

不过,和阿那克西曼德的冷热等量齐观不同,赫拉克利特将冷排除出了物理过程,因为既然一切都应该是火,在火的一切可能的转化中,就绝不可能出现火的绝对对立物,他将冷解释为热的一个等级.

坤鹏论认为,其实用温度这个词一下子就解决问题了。

三、毕达哥拉斯说:“一”是1

坤鹏论前面曾讲过,虽然赫拉克利特言语上瞧不上毕达哥拉斯,但是,他的学说根基是毕达哥拉斯的。

正是毕达哥拉斯将阿那克西美尼懵懵懂懂表达出来的“也变,也不变”明确成了学说。

而且,毕达哥拉斯继承和发展了阿那克西曼德,既抽象又形象地将“无定”指为数字1,并且更倾向于探究原则,而不太纠缠具体的元素是什么。

毕达哥拉斯学派很像中国的墨家,都类似宗教团体,并且都努力地吸收了当时的科学。

另外,据说,毕达哥拉斯曾一度做过阿那克西曼德的弟子。

该学派认为数是世界的原则和最内在的本质,而作为数的本质则是1。

1的意义有两个:

第一,1是“所有单子的单子”,是基本单位,是所有数的本原,性质是绝对的;

1+1生出2,2是偶数的来源,再加上1,是3,是奇数的来源;

一切数都是由奇和偶变出来的,一个偶数加上1,是奇数,一个奇数加上1,变成偶数,所有数都包含1,这样就产生了世界上所有的数,然后再生出整个世界。

毕达哥拉斯的本原学说也叫单子论,但和后世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不同。

第二,1居数之首,与2、3等多数相比,它的性质是绝对的,一与多之对立,是其他一切事物的起源。

毕达哥拉斯学派又说,那永恒的1原是一个充实的圆球,漂浮于虚空之中,只因为一和多的对立,也就是充实和虚空的对立,它们时刻在斗争着,而充实又被虚空所包,一俟充实被虚空所攻入的时候,就是宇宙创始的时候了。

结果就生出无数的小粒子,小粒子彼此相异,它们又结合成了元素,火是元素之中最上等的,因为它是由四面体的小粒子构成的。

所以,也有人将毕达哥拉斯的宇宙论称为小粒子说。

除了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的学说根基也是毕达哥拉斯的,他抛弃了变,只追不变,干脆地将除了1以外的数全都去掉了。

他认为,1,才是万物的本质,1是“一”,真实的只能是唯一的。

他把1叫做“存在”,或者叫做“是”,世界的本质只是这个“是”本身,这个“存在”,就它一个。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坤鹏论
(0)

相关推荐

  • 【古希腊列国志】小亚细亚古希腊城邦:米利都(下)

    小亚细亚古希腊城邦:米利都(下) ②阿那克西曼德:无定 米利都学派的第二位哲学家是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0年~前546年).他是泰勒斯的朋友和学生.他从泰勒斯的前提出发,对本原问题作了另外的回答. ...

  • 早期希腊哲学(1)- 米利都学派

    接下来对哲学史的讨论将采用问题引导式,也就是围绕某一个哲学家,某一学派或某一时期的哲学家关注的主要问题展开论述. 在希腊哲学发展的早期,哲学家门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寻求万物的本原(arche).要注意&q ...

  • 坤鹏论:伯克的认同(中)

    面对语言的樊笼,有人说只能创造新的语言,但是,在这个世界谁能创造语言,只有人类,于是,主观性的问题还是会存在,这就是人类在语言上面临的两难选择. --坤鹏论 随着不断地学习.思考,坤鹏论不得不承认,人 ...

  • 坤鹏论:我们活在辞屏中(下)

    这个世界上,只要选择就代表存在着动机和目的. --坤鹏论 坤鹏论认为,每每发生热点事件时,都是观察和理解修辞学的最佳机会. 那一篇篇蹭热点且热度超高的文章,充满了写作者赤裸裸动机之下的无端猜度.阴谋论 ...

  • 坤鹏论:我们活在辞屏中(中)

    我们通过语言镜头所看到的.所认识到的世界,其实都是别人创造的辞屏,它让我们与真正的现实世界永隔两处,终生不得执手相见. --坤鹏论 坤鹏论认为,伯克将辞屏比喻为光很是恰当.形象. 就像马克·吐温所说: ...

  • 坤鹏论:我们活在辞屏中(上)

    如果语言可以描述真理,那么就不会有悖论的存在了. --坤鹏论 如今,不管是看电视电影,还是刷抖音看直播,总会有种美女遍地走的感觉. 其实,并不是美女比以前有了指数级增长,而是现在的化妆术.整容术.PS ...

  • 坤鹏论:什么是修辞学?(中)

    只要是做事,做长久的事,做正大光明的事,都该是德为先,因为我们所做的绝大部分事与人.与社会密切相关,而德呢,它是人类社会潜移默化中定下的最高规范,不仅高于法律,而且威力更为巨大,想想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 坤鹏论:读《美诺篇》 学习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下)

    --坤鹏论 一.追问亚里士多德:一般性知识本身从何而来? 在<读<美诺篇> 学习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中)>,坤鹏论提到亚里士多德对于"一切探究如何可能?"的 ...

  • 坤鹏论:读《美诺篇》 提前预习康德的理性的二律背反

    人类一直以"我"为本,个人是这样,群体也是这样,所以那个道出"神人同形同性"以及"哲学家皆是投影大师"的色诺芬尼,是极其伟大的,如果讲西方反 ...

  • 坤鹏论:读《美诺篇》 和苏格拉底一起论证美德是否可教(上)

    同样一件事,光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看过去,得到的结论都会是大相径庭的,所以,怎么说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永远是怎么做,将大把时间浪费在看别人说废话实在有些愚蠢. --坤鹏论 一.搞政治的旺盛需求改变了哲 ...

  • 坤鹏论:为什么苏格拉底说美德是神授的?

    人类历史上,凡是对神的质疑,都是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因为背后皆是明晃晃的利益. --坤鹏论 坤鹏论在<读<美诺篇> 和苏格拉底一起论证美德是否可教(下)>中介绍过,苏格拉底在对 ...

  • 坤鹏论:读《美诺篇》 学习什么是美诺悖论

    如果哲学是爱智慧,那么现在的哲学都不算真正的哲学,而是修辞学,真正的哲学似乎应该是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没有声音,没有形象. --坤鹏论 坤鹏论再次提醒大家注意,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