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我私藏的投资分析框架
以下内容为广告
阅读前,请确认您已年满18周岁。请理性享用美酒。
我的职业生涯,是从一名股权投资的分析师开始的。跟大多数同行不同的是,我一开始看待投资的视角,就不仅仅局限在股权投资领域(VC/PE),而是一二级都看。建立起一个宏观的投资视角,有助于把握大类资产的轮动投资机会。
以下,我会简单和大家分享我学习工作十年以来,形成的自己理解“投资”的一个简单框架。
1
投资的“技术性”
要做好投资,掌握必要的知识是基本前提。
投资的技术性,意思是在投资过程中,相对客观的(注意是相对客观,因为投资世界里没有绝对客观可言),经过反复练习后大部分人都能掌握的知识与技巧。
总体来说与“技术性”相关的东西,又可以分成 理解现实-预测未来-驾驭波动,三个大的维度,以下分别展开论述。
理解现实:
就是对“现在”的深刻理解。又包括对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微观企业,经济规律、经营实践等等的深刻认识。
任何一笔投资的最终目的都是获利,同理,任何一个商业组织存在的最终目的,也是获利。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投资是对公司获利的可能性进行下注,而不是等到公司获利实现之后再下注。
获利从何而来?
第一步先得产生收入,而收入不会凭空产生,需要付出必要之代价,会计上称之为成本,两者之差便是获利。
因此,深刻理解现实,就转化成,深刻理解商业组织(公司)的收入与成本模式。收入如何来,分成哪些部分,每部分如何驱动,如此继续深入下去。成本的分析类似。这样的分析便是一个专业的利润表的分析路径。
同样的方法适用于资产负债和现金流的分析,也适用于宏观和中观层面的分析,不展开。
因此,理解现实,最重要两点,便是
1)从现实问题的根本点出发,一步步演绎展开。
抓不到根本,一切的分析,都是镜花水月,隔靴搔痒。就好比我问一个年轻的小朋友,如何分析一家公司,对方绕来绕去分析了一大通,也没得出一个所以然,就是因为没有建立起从根本点出发的分析框架和逻辑。(所谓的“第一性思维原理”)
2)分解、分解、再分解。
演绎展开的核心,就是分解。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进一步分解成更小的问题。这样才能理解什么是驱动一门生意变化的核心变量。也才能理解所谓的“蝴蝶效应”。
以上两点的共同基础,是必要的分析工具,包括财务知识和行业知识。知识越丰富越深刻越扎实,对现实的理解也倾向于更深刻更客观更准确。
预测未来:
任何投资的目的都是在未来要卖出获利,未来以什么价格卖出,成了投资的另一个关键。预测未来的技术性成分并不算多,外行通常会被“财务模型”这类行话吓到,但其实再简单不过。只需要懂基本的Excel操作,就可以做出一个漂亮的预测模型来。
即便不懂,也并不妨碍人们预测未来。好比说,今年你家的收入是50万,请问明年你觉得大概是多少?三年后,五年后呢?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二。投资中有关未来的预测,遵循一样的本质逻辑。
从技术上来说,预测未来其实完全基于你对现实的理解程度。因为本质上,人们的预测,都逃不开“线性外推”这个逻辑。
驾驭波动:
从现在看未来,有时间差。时间的长河里,有浪花的小跳跃,也有激流的大涌动,能不能驾驭这些波动,成了投资活动中的一大关键。
从技术上来看,驾驭波动最直观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仓位管理。
仓位的高低,取决于能忍受的最大回撤是多少。通常来说,对于一个典型的风险厌恶投资者,任何时候,仓位不超过7成,是一个比较舒服的可以忍受波动的水平。总体原则是,越风险厌恶,波动越大,仓位就应该越低。
2
投资的“艺术性”
艺术性在于,无论是认识现实还是预测未来,都有太多的“主观偏差”,有很多主观假设。在驾驭波动率的过程当中,无时无刻不在与人性作斗争。
只要涉及到主观的修为,都可以称之为艺术。
对现实的理解,例如现在A股市场的估值处在到底是高还是低的水平,就是一个艺术性的判断,没有客观标准。对未来的预测,例如预测茅台接下来三年的增长,究竟是个位数还是两位数,也是充满主观偏见的。驾驭波动的过程中,要不要止损,要不要止盈,要不要加仓,要不要果断出击,都是艺术,并没有太多科学可言。
克服人性,隐忍,自律,坚持阅读和学习,坚持对公司的跟踪研究,从而最终“千里挑一”发现那个值得投资的机会,然后又在价值成熟时,判断准确,精准卖出,并且在过程中抗住波动,从而成就伟大的投资机会。巴菲特的一生便是这样做的。
巴菲特是投资大师,不仅仅在于对技术的娴熟掌握,更在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与驾驭。所谓的“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与其说巴菲特是一个伟大的投资家,不如说他深谙投资艺术,深谙科学与人性的结合。
伟大,都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3
除了投资,很多事物之所有成为经典和伟大,都是因为它们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比如乔布斯与苹果手机,再比如LVMH集团旗下的轩尼诗百乐廷皇禧。

轩尼诗百乐廷皇禧是轩尼诗品牌下的高端系列酒,它的孕育和酿造,体现了类似投资中的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伟大”特点。
比如,用于酿造轩尼诗百乐廷皇禧的“生命之水”,从孕育到选取,会经历严苛的“万里取十”的过程,这不就是成就一个伟大投资人需要的“千里挑一”的过程吗?

先要有足够多的积累(万里取十的万,几代人的孕育与培养),而后又有对处于优雅时刻的生命之水的判断与选取,这个过程充满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也充满了“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精准判断”,否则取之过早,火候不足,取之过晚,风华易逝。

前些天有幸参加了轩尼诗百乐廷皇禧的品酒晚宴,在上海的L'ATELIER 餐厅,是 Joël Robuchon 旗下的知名品牌。

众所周知, Joël Robuchon是全球顶级的法餐主厨,拥有33颗米其林星星的世界记录。

尽管Robuchon先生在近期因病长辞,但他留下的一道道法餐作品,却成为了人们心中不可磨灭的经典。

Joël Robuchon餐厅以缀有鱼子酱与松露的奢华料理闻名,无数主厨都曾师承其下。当晚在外滩十八号,有幸亲自品尝这些作品,现场感受到了大师终其一生的美食追求和精神传承,让人肃然起敬。

其实,无论是在投资上有所成就,还是酿造出一瓶“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好酒,亦或是成为成就斐然的美食大师,都离不开“万中取十”的对极致精准的追求!
从这个意义上,每一个懂投资的人,都不应该不懂轩尼诗百乐廷皇禧。也因此,每一个希望在投资上有所成就的人,家里都不应该少了这件“万中取十”的艺术品。
今天,我把它郑重地推荐给你们,希望你们也有这样的精神,在投资和人生的路上,追寻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