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六国,但至死也没有灭掉这个小国

卫国,中国周朝诸侯国,姬姓,周武王弟康叔后裔。先后建都于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一带。

根据《史记》、《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其同母少弟康叔于卫。康叔初封在康国(今河南禹县西北),康叔封此国号曰卫,即取旧地为名。金文中常见的康侯、康公都是指叔封及其子嗣。由此,卫国和鲁国、郑国、晋国、曹国、燕国等在诸侯国一样,也是一个姬姓诸侯国。

周初卫康叔遵守周公教诲,“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利用商人政治来贯彻周法,治理得很成功。卫国成为屏蕃周朝的重要支柱,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任司寇。这样,卫国实际上就交由其子庸伯统治。周厉王之前,卫国的历史少见记述。周平王迁都时,卫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卫武公时一度强盛,为诸侯首领之一。

在西周和春秋初期,卫国是一个比较大的诸侯国,其巅峰时期的疆域大致位于黄河以北的河南鹤壁、安阳、濮阳,河北邯郸和邢台一部分,山东聊城西部、菏泽北部一带。卫国在卫武公时一度强盛,周平王东迁洛邑时,卫武公曾出兵帮助平戎。而且,卫武公还因为勤王有功,晋升公爵。

进入东周时期后由于内乱频繁而衰弱,前661年被狄人所破,荒淫奢侈的卫懿公被狄人所杀,卫也失国,仅剩五千遗民在宋国、郑国等国的资助下寄居于曹国。依赖齐桓公的援助,前659年迁卫于楚丘(河南滑县东),重新建国,方才得以续存,从此沦为小国。卫文公时,国力有所恢复。卫成公元年(前629年),卫为避狄人侵扰,又迁帝丘(河南濮阳),经百年休养生息,经济始现繁荣。

春秋晚期,卫国孙氏、宁氏专权,君臣关系不和。在孙氏投晋、宁氏被灭之后,卫国又出现了卫后庄公与卫出公父子争国的事件,国力进一步削弱。进入战国,卫已衰败,夹在赵、魏、齐、楚之间苟延残喘。至卫成侯时,已自贬称侯。

前343年,魏废姬姓卫君改立卫灵公的别支后裔子南氏为卫君。前254年,卫怀君入朝魏国被囚杀,卫被魏兼并,成为其附庸。前252年,魏安禧王改立其婿也是卫怀君之弟卫元君为卫君。

卫元君只是一个封君,是诸侯国国内拥有爵位和封地的人,他不再是诸侯,因此其领地也不能称之为国。前241年,秦攻魏,把卫国原有的濮阳一带归入东郡,立姬姓后代卫君角为卫君,并将把他移到野王(河南沁阳),卫又成了秦的附庸。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国灭亡。卫国是周诸侯国中最后一个被秦灭亡的国家。

另一种说法是卫国并非被秦二世废灭,日本史学家平势隆郎认为因春秋战国的“立年改元”或“逾年改元”的纪年系统造成的混乱,导致司马迁误认卫国多出十二年国祚,也就是卫国是亡于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前221年。

虽然在战国时期,卫国已经成为一个存在感极低的小国了。从春秋到战国,卫国一路看遍风景,与周王朝荣辱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见证了周王朝的兴衰浮沉。虽然沦落为边缘配角,但相比六国却是寿命最长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