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无敌说
儒家关于正义战争必胜的学说。儒家根据战争性质决定战争胜负的观点,认为以至仁伐至不仁,仁义之师所向无敌。《周易·师第七》曾说:“师贞,丈人,吉无咎。”贞,通正,即是说举兵打仗合乎正义,又有德高望重的人临阵指挥,就能顺利取胜而无祸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曲为老。”认为军队为正义而战,就理直气壮;为不义而战,就理屈气衰。在此基础上,孔子曾提出“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的命题,孟子则进一步提出了仁者无敌说。
孟子曾评价说:“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认为春秋时代没有正义战争。孟子在当时是以是否行仁,是否是仁义之师作为判断是否属于正义战争的标准。若是“以至仁伐至不仁”(同上),就属于正义战争,反之,则不是。所以说“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同上)。孟子认为,只有道德高尚,才能“尊贤使能”,“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而“无敌于天下”。他说:“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有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公孙丑上)》若行仁,就会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市场储藏货物,又不使货物积压;关卡只稽查而不征税;实行井田,只助耕公田,也不再征税;对百姓居住的地方不增加额外雇役钱和地税。能够在这五个方面实行仁政,邻近的百姓就会像对待爹娘一样爱慕他。如果做到这些,就会天下无敌。孟子又说:“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出而女于吴。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如耻之,莫若师文王。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诗云:'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孟子·离娄上》)政治清明的时候,道德不高的人为道德高的人所役使,不太贤能的人为非常贤能的人所役使;政治黑暗的时候,力量小的为力量大的所役使,弱的为强的所役使。这两种情况都是由天决定的。顺从天则生存,违背天则灭亡。但是,天意并没有一定,例如商代的子孙何止十万,结果都为周朝的臣下。所以孔子说:仁德的力量,是不能拿人多人少来计算的,君主如果爱好仁,天下就不会有敌手。如今一些诸侯想要天下没有敌手,却又不行仁政,这就好比苦热的人不肯洗澡一样。由此而言,是否无敌于天下,关键在于是否施行仁政。在回答梁惠王如何向齐、秦、楚三国报仇雪恨的问题时,孟子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欲,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梁惠王上》)君主如果实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深耕细作,讲求孝道,待人忠诚,并运用这些道德来教育百姓,就是制造木棒也可以抗击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这是因为秦、楚不施仁政,使百姓陷在痛苦的深渊之中。在这种形势下,去讨伐他们,又有谁和你抵抗呢?所以说仁者无敌这个道理,是不能怀疑的。施行仁政,行仁义之师,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据此,孟子又提出“民悦则取之”的思想。当齐宣王就是否占领燕国问题请教孟子时,孟子对答说:“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盛,亦运而已矣。”以历史上周武王灭商和周文王不灭商为例子,又结合以齐国这样的大国进攻燕国这样的大国,燕国百姓用竹篮盛着饮食,用瓦壶盛着酒浆来欢迎齐国军队的事实,说明攻伐战取是否可行,就看是否行仁政,是否是仁义之师。孟子的仁者无敌思想,虽然过分地强调仁、仁政在战争中的作用,但其中确实含有战争的力量扎根于群众百姓之中的光辉思想。
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者必有勇”和孟子“仁者无敌”的思想。在《荀子·王制》中,深入分析了王者、霸者、强者对待征伐的不同态度、措施和效果,不仅肯定王者以仁义服天下的原则,而且认为单靠武力争天下,必然事与愿违。他说:“知强道者不务强也。虑以王命,全其力,凝其德,力全则诸侯不能弱也,德凝则诸侯不能削也,天下无王霸主,则常胜矣。”认为真正懂得致强之道的,决不单纯使用强力。大抵都以统一天下为自己的长期目标,注意保全自己的力量,积累自己的德行。只要保全力量、积累德行,诸侯就不能使他的国家衰弱。因此,王者与霸者不同之处就在于能“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即仁德和义行高于天下。他说:“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仁德高于天下,天下就没有不亲近他的;义行高于天下,天下就没有不崇尚他的;声威高于天下,就没有敢和他为敌的。用无人敢敌的声势,来辅助使人心悦诚服的仁义,不用战斗就可以取胜;不用进攻就可获取,不必劳师动众,就可以使天下归顺。这才是真正懂得成就王业的道理的人。在《荀子·儒效》中,荀子又通过周公佐武王伐纣的战事,说明以仁诛暴,以义诛不义,出师必捷,攻之必克,无须顾虑什么“兵忌”,也无须多余的“戒惧”。不仅如此,荀子还进一步提出了仁人治国的三条原则和实行王道的四条标准。仁人治国的三条原则是:①“修志意,正身行,伉隆高,致忠信,斯文理”,即修养自己的心性意志,端正自己的行为,推崇礼义,尽本分守信用,措施极有法度。突出强调了礼治的作用。②“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上下一心,三军用力”,即开辟田地,充实府库,使器械便于使用,君臣上下同心同德,全军将士合力同心,也就是要求务农强兵。③“修小大强弱之义以持慎之”(《荀子·富国》),即要求正确处理小国与大国、弱国与强国之间交往的原则,并抱着一种慎重的态度去对待它们。实行王道的四条标准,即荀子所说:“故其法制,其佐贤,其民愿,其俗美,而四者齐,夫是之谓上一。如是,则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荀子·王霸》)如果法是治平之法,臣是贤良之臣,民是朴实之民,俗是敦厚之俗,四者齐备了,这就叫做“上一”,即完全施行了仁政。这样,就可以不必战斗而取得胜利,不必进攻而获得士地,军队不受劳苦而天下归服。荀子还指出,商汤凭着亳都,周武王凭着镐京,都可以统一天下,就是因为达到了上述四条标准。相反,夏桀、商纣虽曾拥有占据天下的极大威势,终于还是国灭身亡,就是因为完全丧失了上述四项仁政内容。荀子从治国和失国、王道和霸道的关系,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儒家关于仁者无敌的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关于战争性质的问题,有一个逐步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早在春秋时期已开始使用“有道”与“无道”、“曲”和“直”等概念来区分战争的性质。战国时期,“义兵”、“义战”、“不义之战”等概念已经在诸子文论中广泛使用。例如吴起曾提出了义兵、强兵、刚兵、暴兵、逆兵等五种性质的战争,《文子·道德》中则又区分为义兵、应兵、忿兵、贪兵和骄兵五种性质的战争。在此基础上,墨子曾提出以“义”作为划分战争性质的标准(见《墨子·天志下》)。而儒家则进一步发展了上述思想,明确提出以仁义或仁政作为区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标准,并成为整个古代社会分析战争性质的基础。正是由于有了区分战争性质的标准,这就为进行正义战争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儒家的仁者无敌说恰是在这一方面体现出其巨大的理论价值,为后来的思想家所继承和发扬,理论上为进行正义战争鸣锣开道。例如,《司马法·仁本》提出:“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鹖冠子·近佚》则提出“兵者,礼义忠信也”,认为正确的用兵之道应该体现礼义忠信,把兵道和人道统一了起来。曹操在《孙子序》中进一步提出“用干戈以济世”的思想。唐代李筌著《太白阴经》一书,强调“振兵”,号召研究军事,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谓:“此书先言主有道德,后言国有富强,内外兼修,可谓持平之论。”宋代李觏则针对对仁义和诈力的两种片面性理解,明确地从理论上提出“仁义者,兵之本也;诈力者,兵之未也。本末相权,用之得所,则无敌矣”(《李觏集》卷十七《强兵策第一》)的思想。这些思想和观点都带有以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的含义,对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来侵略,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