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残篇之七十一 太阳结构与元素生成
原著:无极道人
生死轮回一场梦,
迷悟只在一念间。
俊鸟出笼游太虚,
大道无极任逍遥。
我们前面讲微观的不可见的粒子结构为阴,宏观的可见的天文星象为阳,阴阳相互交融相互依存,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原理,而易经的八卦六爻既可以模拟宏观的天文星象,又可以模拟微观的原子电子,不仅能够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还可以反应出两者之间的变化规律,所以易卦无所不包,可以做到其小无内,其大无外。
我们前面几个章节讲解了太阳系的演变过程,宇宙的发展变化模式,以及生命诞生所需要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宇宙物质元素的生成等等诸多假设,这些内容是易学思维的外延,其大无外,属于宏观的,可以为我们理解宇宙和探索宇宙提供一些思路。那么易学思维的内涵就是其小无内,在微观的原子粒子领域,易学思维又能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下面分析讲解。
我们前面在讲解宇宙物质的生成过程时讲到,恒星由原始的气体云塌陷而发生核聚变,由于聚变产物的原子核越来越大,到铁元素的时候就不能再继续发生核聚变,但是我们已知的元素有一百多种,很多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比铁元素要大,而且几乎每种元素都具有一种或多种同位素,例如氢元素就分氕、氘、氚三种,氚又被称为重水,属于氢的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是制造核武器的重要原料。那么这些元素是如何产生的,这些现象如何来用易学解释,我们一步一步分析。
根据化学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知道,原子核核外电子层数最多可以有七层,而易经数理中八卦符号可以表示二进制的数值0—7,这就是“蓍之极数七”,所以在自然环境下存在核外电子层数为七层的元素。七为阳数,为天,代表能量,所以第七周期元素都属于放射性元素,可以发生核裂变而产生核能。易卦不设七爻而设六爻,是因为核外电子层数为1的属于阴阳两仪,对应的元素就是氢与氦;核外电子层数为2和3的属于先天八卦,分为天地两组各含有8个;那么非放射性元素有82种,除去代表先天八卦的16种,和代表阴阳两仪的2种,还剩下64种,可以完全对应六十四卦卦数。第82号元素铅(Pb)核外具有六层电子轨道,所以易卦用六爻,完全可以代表非放射性的所有元素(如图所示)。
前面我们易经数理章节还讲到先天数0—9为洛书用数,用以表示先天易卦,并可以与天文相对应,所以杨雄在进行历法推算的时候,因“见天地之心”而设九爻卦,邵雍赞称“杨雄知历法又知历理”,这里的“天地之心”就是指太阳(如图所示),如果以地球为太阳系的中心,地球外侧只有六层轨道,这也是易卦设六爻的天文学原理。
杨雄《太玄经》卦爻有九,可以与天文对应,属于宏观,那么微观的原子结构可以与宏观对应,核外电子层数应该也可以存在九层。根据物理学知识我们知道,原子核质量是核外电子质量的千倍,而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这种比例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类似,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太阳系看作一个大型的原子模型,以太阳为原子核,以八大行星与柯伊伯带的九层轨道为九个电子层。我们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数与原子核内部的质子数一致,微观与宏观相应,由此可以推测,太阳内部的中心区域可能会存在核外电子层为八层或者九层的未知元素,但是,这些元素离开原有的环境就会迅速衰变为其它元素,不能够被探测和发现,我们只能依据易理来推测其可能存在。
继续深入分析,根据易经数理,太阳对应九阴,为阴之极,阴极而生阳,所以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我们说太极之一,衍之则十,如果把太阳看作太极之一,那么这个一由外向内又可以分为十份,最外为九阴,最内为九阳,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外面发光发热,中心阴暗寒冷,这就和天文学中的黑洞相类似,而活跃的黑洞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天体,这一事实目前已经被科学家普遍接受。我们不讨论黑洞的问题,只是根据易理推测太阳内部结构,其中心区域应该具有类似黑洞的运转机制,其产生的巨大引力不仅可以维持整个太阳系的正常运转,还可以让其内部的元素发生核聚变,并且控制表面物质不被产生的高温所蒸发,而核聚变产生的重核元素又被黑洞吸引,拉伸,撕裂,重组,形成新的元素,以及各种元素的同位素,同时产生中微子和太阳辐射。这样一来,太阳自身就具有了无中生有和有必归无两种能力,所以可以持续燃烧。
我们知道,将来有望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的可控制核聚变反应堆,又被称为“人造太阳”,其核聚变会因为不可持续而熄灭,最长纪录仅能够维持一分多钟,仍然属于不可控制的,所以目前仍在试验阶段。但是根据前面内容,将试验加以改进,让核聚变反应堆中心区域产生类似黑洞的机制,使其同时具有无中生有和有必归无两种能力,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让核聚变持续发生,变为可控制呢?如果核聚变变得可控制,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根据需要来生成各种元素呢?让我们一起来期待科学上的突破与成功。
无极道人乘鹤去,
空留残篇八十一。
谁能解得其中意?
不枉人间走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