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守岁的变奏

守岁的变奏

守岁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在我的记忆里,守岁是守候年龄的增长,在睡意朦胧中,送岁老人给每个人送来了新的一岁,更多是在守候新的一年能有好的生活光景。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就是年底家家户户忙大年,祈神赐福,祈求来年带给人们幸福。

我记得每年正月十五过后,年味渐行渐远,生活仍然是老样子。春天特别不好过,缺吃缺烧,要不是政府救济,日子很难维持。所以过年,又叫“年关”。那一年,一在外工作的青年回到村里,为生产队会计起草一个告示,告知群众,年关前一定把账目公布给大家。一些群众认为“年关”一词极不妥当,只有旧社会,穷人过年像过关,现在是新社会,怎么能叫“年关”?于是群众的政治热情高涨,纷纷要求那位青年说清楚,连续召开了几次群众大会,让那位青年说清楚什么用意,最后还把那位青年的单位领导请来解释“年关”是什么意思。记不清那位青年最后怎么过关的,只是记得那时生活很困难,吃饭都成了问题,大家的政治热情却始终有增无减。批判大会后,回去喝着照见人影的薄粥,明明是日子过得极其艰难,却偏偏不承认过年就像过关。一年一年期盼来年发财,过上好日子,老天似乎不近人情,天灾不断,干旱时土地裂缝,人畜吃水都困难,有的时候,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弄得多少人家墙倒屋塌,一年也过不了几天安稳日子,更别说过上富有的日子。平时将就着过,吃树叶、吃棉花籽,大麦连皮吃,遇上过年,父母哪里有能力去办年货,一家大小嗷嗷待哺,过年真的就像过关。有的年份,经过大半年的守候,田里的麦子一片丰收的景象,满以为今年是盼到了好年成了,就在人们满怀希望准备开镰收割的时候,一场冰雹加上龙卷风,把田里的麦子砸得颗粒无收,麦田像被扫帚扫过一样,一年的守候,付之一场冰雹,那一年的日子可想而知,要不是政府从外地调拨粮食供应,真不知怎么度过那一年。

二千多年前孟子就勾画了理想社会的图景: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人们幸福的标志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收入对上可以侍奉父母,对下能够养活自己的妻子儿女。经历多少朝代兴废,江山易主,有谁实现了这一美好愿望?年年祈祷来年能够丰衣足食,年年失望年年望,仍然祈求神赐福,过上幸福生活。

只有到了新中国的成立,一个伟大的声音响彻寰宇,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人民翻身做主人,才守得云开日出。可是日子并未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富足。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战天斗地,硬是将盐碱土改造成肥田沃土,如今的农村土地成块田成方,曾经是春不长草,秋不长粮的盐碱荒滩,变成了土肥水美的米粮仓,这简直就是神话,是祖祖辈辈做梦也以难想像得到的。农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年头家家有余粮,吃穿不愁,真正过上了幸福生活。

更有脱贫攻坚战略,让百姓彻底告别贫困。解决了温饱以后,过年时节,人们守岁,守望的是来年的健康、平安,期盼来年更幸福,几乎忘了守岁的习俗,守岁时谁还会祈祷发财呢!你守也罢,不守也罢,幸福总是如期来临,真正实现了我们小时候守岁时祈祷的那样:幸福美满,万事如意!因此说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真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每当我假期回老家,心情格外舒畅。放眼四周,民居一律是砖墙瓦盖顶,许多人家变成了彩钢瓦苫顶,有的还是两层小楼。有许多人家门前停着小轿车。那低矮的茅草屋已经无迹可寻,道路一律是水泥路, 一直铺到家门口。一位在外打工的中年男子,在外做瓦工活,一年净挣二十万,不仅老家房屋宽敞,县城还有住宅。再看村民的气色,个个脸色红润,都是健康色,幸福写在了他们的脸上,再也不为吃穿住犯愁。

我问家里的兄弟,现在过年还有守岁的习惯么?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大家忙着看春晚,哪还有心思去守岁啊!过年没几天又要回到打工的单位,连走亲访友都省略了。大家都奔着下一年的好光景呢!一位在外打工的兄弟满怀信心地说,下一年挣个十几万没问题。

我当年也是和祖辈一样每年守岁,守望来年幸福,一直守到我考上学校,拿工资,端铁饭碗,可很长时间还是食仅仅足,居亦仅仅足。哪曾想,现在的农村人都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一位妇女自豪地说,城里人吃的大米哪有我们乡下人吃的好,要我转为城镇户口我还不愿意呢!

从祖辈守到父辈,从父辈守到我们这一辈,终于盼来了今天的国泰民安,真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你要问问我们的下一代,贫穷是什么?他一定瞪大眼睛回答,没有体验啊!想起我们过年时候的祈祷,那种苦等、失望、无奈,真的不是现在的青年人能够理解的。如今风调雨顺,就连龙卷风、冰雹等自然灾害也似乎消失了。过去那与天斗,与地斗,最终没有斗过天,斗过地,年年守望,年年失望,直到今天我们才真正实现改天换地,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宏伟目标,也才真正实现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美好理想。多少代人的祈神赐福的梦想在今天变成了现实,天变蓝,地变绿,水变清,生活无忧,城乡差别越来越小,甚至有人想方设法到农村居住,享受田园诗般的生活。

实践证明,在那吃不饱穿不暖的艰难岁月,光有政治热情是盼望不来幸福光景的。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张达富,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在《中国教师报》《教师报》《江苏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散文二百多篇。作品大多抒写亲情、人生感悟,为学生示范作文,形成了亲和、平实的文风。散文《教书的日子》(团结出版社出版)《不是为了告别的追忆》(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