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两首绝句,清新朴实,美如画卷,更令人百读不厌

2020-08-19

立秋已经很久,时节也快到三伏之末,可是每天依然烈日酷暑、挥汗如雨。黄昏后的池塘边,蛙声鸣噪、荷花香飘,情侣们纸扇轻摇、细语悄悄,总算可以暂时躲避生活中的各种烦扰。

不过夏季也是一个令人陶醉的季节,不仅有栀子花开、石榴鲜红,还有瓜果飘香、情意深浓。南宋一位诗人有一年夏天经过一处乡村,不仅感受到了盛夏的火热,而且体会到庄稼人的苦乐。下面介绍杨万里的两首绝句,清新朴实,美如画卷,更令人百读不厌。

桑茶坑道中(其一)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正眠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杨万里66岁时,朝廷下令,在江南诸郡行使地方钱币,杨万里上书谏阻,而且坚决不奉诏执行。于是他便得罪了一些王公大臣,最后也被再次贬谪。诗人考虑到自己年岁已高,就告病还乡,回归吉水。杨万里在回乡途中经过安徽泾县,他看见桑茶长势喜人,便即兴赋诗。

这首诗开篇就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雨后初霁、微风拂面,水迹晒干、湿气消散,更有溪边的山花怒放、水堤上野草疯长。山涧中涓涓细流,汩汩而下;涨满的小溪,也一路欢唱,奔流不停。

诗人顿时感到心情极其舒畅,他再抬头眺望远方,只见一望无际的田野中,熟麦已收割在望,忙碌的劳作又将开始。

正当读者陶醉于乡村的美景时,杨万里忽然又转换话题,他似乎更喜欢描写人物的活动。溪畔茂密的柳树下,耕牛与牧童正在休憩。凉风习习,牧童在树荫下睡得正香,而耕牛却不惧烈日炎炎,独自悠闲地四处觅食,最后还跑到树荫外,寻找野草山花,用于充饥。

读者可以想象出这样一幅幅画面,耕牛在安静地吃草、牧童正沉沉地酣睡,山溪悠悠地流淌、野花默默地开放,好一幅恬美静谧的田园风光图画!

全诗意象丰富,动静结合,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人忘记了烦恼和忧愁,读者也感受到了一种闲适的诗趣。

桑茶坑道中(其二)

田塍莫道细于椽,便是桑园与菜园。

岭脚置锥留结屋,尽驱柿栗上山巅。

这首诗的大意是:不要抱怨田埂小路细如屋椽,因为旁边的桑地和菜园密密麻麻。山脚下仅有的一小块可立锥之地,却被预留用于修筑茅屋;即使是山顶上的那片荒地,也是见缝插针地栽满了柿、栗等果树。

作者行走在乡间小道上,到处都是庄稼和菜地,几乎找不到落脚驻足之地。老杨看似有些埋怨,其实是在赞美庄稼人善于经营,精心规划,从而尽可能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作者也含蓄地赞美了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的优良作风。

杨万里出生于农村,自己家乡也有很多与他们境况相似的百姓,所以他对乡村生活感情深厚,也经常与他们一起干农活,才懂得生活的艰辛、以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另一方面,作者也含蓄地道出,封建社会中各种苛捐杂税非常多,百姓们负担很重,只有想方设法地创收,才能为自己多争取一些口粮。

再苦再难,日子都要维持,大人可以勤劳朴素,孩子们必须要吃饱穿暖,所以才有百姓们见缝插针地种植果树的场景。

纵览杨万里的这两首绝句,诗情画意,充满情趣,也令人百读不厌。第一首诗中,作者先描绘了雨后初晴、花开水流的美好场景,接下来又用耕牛、牧童的休憩场面,表现了一种乡村生活中和谐自然的独特氛围。诗人仿佛穿行在红尘之外,游走于梦幻之中。

第二首诗既描绘了庄稼人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优秀品格,也同情他们千钧重负、生活艰难的遭遇。诗人虽然没有一句评价,却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他们的赞美和恻隐。正所谓,赤日炎炎夏收忙,牧童老牛柳荫藏,桑园菜地苦经营,挥洒豪情书沧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