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地坑院的前世今生
郭家地坑院全貌
地坑院的一边崖面中间挖一个斜洞直通塬面作为人行通道,塬面出口处修一门楼即为大门。
郭凤福和老伴在演示地坑院中的水井吊水
改造成窑洞博物馆的地坑院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曹志政
在陇东地区,有一种独特的人居建筑,是人类最早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居住形式——窑洞。在造型多样的庄院窑洞中,地坑院窑洞是其中的特殊形式,地坑院多为塬面地区所建。
陇东地区包括“天下黄土第一塬”的董志塬及周边黄土丘陵地带,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淳厚的黄土大塬孕育了农耕文明,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环境下筑造窑洞成了必然条件,而黄土大塬为窑洞的筑造提供了先决条件。
陇东窑洞有4000多年的演变历史,窑洞民居文化2006年被甘肃省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窑洞营造技艺200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庆阳还有4.66万户居民居住窑洞。当地窑洞有崖庄窑、箍窑、地坑院窑等。在陇东平原地区,曾有一种说法:“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 这是地坑院窑洞的真实写照。地坑院被称为“民居史上活化石,地平线下古村落。”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是世界上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
陇东地坑院的形成
在茅草房还没有传入中国时,生活在山区的人类以天然洞穴或挖穴生活以抵御飞禽走兽的威胁,那么生活在平坦的平原地区的人类只有在平地上挖坑,在坑口上盖一层茅草以抵御飞禽走兽和防风取暖,这便是地坑院的雏形。
根据史料记载,当周人先祖不窋到陇东地区后,教民稼穑,开创了我国农耕文化的先河。不窋从修建陶窑中得到启示,并且根据陇东特定的气候、地理条件,发明了“陶复陶穴”,即以陶窑的形式挖凿窑洞式住宅,教当地人改变穴居习惯。不窋死后,他的儿子鞠陶继任部落首领,继续大力提倡“陶复陶穴”,将窑洞住宅进一步发扬光大,甚至推广到周围戎狄部落,开始了历史上长达几千年的窑洞生活。《诗经》称“陶复陶穴”,陶穴即是窑洞,这便是窑洞的最早记载了,其中包括地坑院窑洞。
从地坑院窑的筑造造型上看,地坑院正是地穴与窑洞结合而来,也是平原地区筑造环境所限的一种创造,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而又利用自然改变生活环境的聪颖智慧。
黄土大塬土质松软,利于挖掘,这是地坑院挖掘的天然有利条件。在古代对居住环境还属于简单需求的时候,地坑院挖筑省力、省工,无疑是那个生产方式落后年代的最佳选择。其次,在古代兵荒马乱的年代,地坑院有隐蔽的作用,在远距离地坑院不易被土匪或异族侵扰者发现。
近现代,地坑院修筑占地少,成本低,不需要高超的建筑技能,绝大多数农民自家出力即能修成,这成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地区居住形式的首选。
陇东地坑院的结构与特点
在距离庆阳市西峰区城中心约10公里的董志镇寺里田村公路边上,一片修造漂亮的砖瓦房和二层小洋楼中间,“隐藏着”一处“地下大院”——郭家大院,其修造漂亮程度,算得上陇东地区保存下来的地坑院代表。
郭家地坑院是在平地上挖出一个长方形的大坑,深约10米,坑内四面修成80°左右倾斜的崖面,崖面下部挖窑洞,其中一边崖面中间挖一个斜洞子直通塬面作为人行通道,塬面出口处修一门楼即大门。
据地坑院的主人郭凤福介绍,此地坑院占地四亩左右、坑院为四合院造型,四个崖面每面有四孔窑洞,除斜洞子出口外,共有窑洞十三孔。窑洞洞口约3米到3.5米高,深10米至12米不等。窑洞均为外高内低,这种设计是为排烟和换气自然流动而做。正崖面最中间窑洞略高于其它窑洞,称为主窑,深度也长于其它窑洞,这是长辈居住的窑洞,体现了古代礼仪中“以长为尊”的传统。主窑以外的窑洞高度都略低于主窑,主窑右侧一窑或侧崖面上的窑洞用作伙房,伙房一般为灶连炕,这样环保也节能。从窑洞数量上看郭家地坑院显然是大户人家,普通农家的地坑院里正崖面为三孔窑洞侧面一到两孔窑洞。
郭家地坑院院子中央有一口古井和一个正方形菜园,古井是生活用水之源,菜园除了种一些日常蔬菜外最大的作用是地坑院的排水,院子里雨水全部要通过这个菜园消化,菜园比院子平面略低,神奇之处在于再大的雨水菜园从来没有外溢过。早先的地坑院排水系统是在院中间挖一个圆形的涝池,雨水通过渗漏排除。
地坑院的窑洞因在地面以下,相当于地下室,相比较其它窑洞地坑院窑洞“冬暖夏凉”的特点更为显著。陇东地区为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冬季地热温度由里往外发散,窑洞内的温度较高于室外;夏天,黄土层吸收了地表热量,窑洞内显得凉爽。
清代道光年间庆阳籍进士惠登甲诗赞当地窑洞“远来君子到此庄,莫笑土窑无厦房,虽然不是神仙洞,可爱冬暖夏天凉。”日本学者曾称赞窑洞为“会呼吸的建筑”,这些赞美之词道出了窑洞的特点。
陇东地坑院的文化内涵
陇东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勤劳智慧的陇东人,创造开启了优秀灿烂的农耕文化。这里更是农耕文化的重要摇篮,农耕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更在这里完善和发扬光大,地坑院更是农耕文化演变历史的见证。
几千年来,陇东人民在窑洞中繁衍生息,地坑院从最早的“掘地三丈”而居到今日修造坚固美观供人参观和居住,一直以一种独特的形式而存在,其营造技艺的变化就是一部陇东人民文化发展史。
地坑院经历了多少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一代代一辈辈传承和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从农耕文明逐步走向现代文明的历史印记,凝结着无数人的乡愁,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当代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称赞窑洞为“农耕黄土文化的化石”。
郭家地坑院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翻新修建中郭凤福力求“原汁原味”。“窑洞是陇东文化的'根’,我们的历史文化都由它而来,要留住这份乡愁记忆,需要保护和利用起来。”
今年60多岁的郭凤福和老伴王爱珍都钟爱民俗文化,剪纸、书法等是老两口的最爱,老两口将庆阳剪纸和农耕文化、民俗故事结合起来,不仅雕琢在了地坑院的院墙上,他们计划还要在地坑院的窑洞里陈设乡村娶亲、农事丰收、耍社火等陇东民俗文化场景。
陇东地坑院承载了厚重的黄土文化,是受农耕文化影响最深的建筑和居住形式,地坑院中的窑洞主次之分是我国传统礼仪的体现,长者居主窑,晚辈居次窑。
虽然地坑院已不是陇东地区人们的主要居住地,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留在一代代陇东人脑海中的记忆是小时候在地坑院里放鞭炮贴窗花的快乐,是新春社火锣鼓喧天的热闹场景,是牛皮灯影道情戏在窑里唱个三五夜和七邻八舍的亲戚朋友来看戏的难忘盛事……
现代乡村文化中的地坑院
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和建筑技艺的发达,在人居环境改善的大趋势下,农村正在“告别窑洞”,原有窑洞绝大多数被复田和掩埋,少量用作观赏纪念,独具特色的地坑院已处于濒危状态,营造技艺也面临着逐渐失传的境地。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在陇东西峰城东原有的48处地坑院,现保留下来的只有5处。西峰东城外原有8处,现留1处。现在留下的都被保护起来或经过翻修在新农村的乡村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地坑院不仅没有完全消失,保留下来的老庄院经过改进变得更具现代气息,安全、舒适、美观、大方。
在现代乡村文明振兴建设中,当地有关部门在地坑院保护中利用窑洞冬暖夏凉的特性做养生保健体验馆或窑洞宾馆体验馆;有的与陇东皮影、剪纸、社火等民俗文化产品结合做成民俗旅游体验馆;有的收集一些农家曾经用过的生产和生活用具摆放在窑洞中,以此做成农耕文化乡村记忆馆或乡愁馆,一个个地坑院变成了一个个农耕文化的传承所。
郭凤福的愿望是在陇东地坑院的保护中,把窑洞民居与陇东民间艺术结合起来开展传承保护工作,只有盘活了资源,才能取得更长足的发展。窑洞承载着郭凤福的愿望,同时也是不少关注陇东窑洞民居文化专家学者和世世代代曾经生活在窑洞里的陇东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