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千年的阳谋:扇你一巴掌,你还得感谢,人性在这暴露无遗
君王最害怕的是什么?当然是王权旁落,古今中外的君王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在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古代,一个君王根本无法治理稍大一点的国家,所以不得不依靠诸侯们来统治国家。
分封制是从部落时代遗留下的统治模式,君王必须留给诸侯一定的权力,让他们治理自己的百姓,组建自己的军队,分担君王的管理成本,这套模式一直沿用到周朝。
周武王伐纣后,分封了上百个诸侯,本来指望着他们保卫周天子,统治整个国家。但再亲近的血缘关系,经过时间的稀释后,也抵不过对权力的欲望。
周天子虽然是天下之主,但也只是最大的一个诸侯,拥有更大一点的地盘。而且,诸侯们立下功劳后,周天子只能用自己的地盘来奖赏诸侯,结果实力越来越弱。
诸侯们则通过相互兼并,或对外征战而不继发展壮大,慢慢超越了周天子的实力。西周灭亡时,周天子的亲信军队被歼灭,实力大损,最终导致了王权旁落,开启了孱弱的东周。
秦朝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一直没有采用分封制,既使统一六国后,也坚持实行郡县制。但是,秦国的短命让它的制度被摒弃,分封制再度回潮。
刘邦改进了一下分封制,只准刘氏称王,但一点用也没有,七王之乱很快便破灭了刘邦的梦想。晋朝的司马氏也搞了分封制,可下场更惨,不但司马氏自相残杀,连北半个中国都沦为胡族的修罗场。
从此以后,中原王朝很少再采用分封制来巩固王权,即使有,也空有分封制的表皮,却没有分封制的实质。唐宋两朝的藩王都没有实权,虽然不再对王权构成威胁,却也在国难之际束手无策。
明朝对藩王的态度最为纠结,一方面希望藩王襄助王权,一方面又怕藩王篡权,对他们严加防范。朱棣是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可他靠的并不是藩王本来就有的权力,而是凭借历年来征战沙场积累的威信,以及对战场的敏锐直觉。
在明朝灭亡的时候,明朝的几位藩王确实起到了延续国祚的作用,但藩王们既无兵无权,又无政治经验,所起的作用实在有限,聊胜于无而已。
那么,在科技水平没有得到大幅度提升的条件下,分封制的弊病就没有办法解决了吗?那倒不一定,汉朝其实早就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尽显人性的推恩令。
推恩令最初由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后由汉武帝强力推行下去的。七王之乱后,汉朝便开始着手削弱藩王的权力,具体的办法也简单,就是把诸侯的领地平分给他们的儿子。
这一招可以说是光明正大的阳谋,杀人都不用刀,藩王连反对的话都说不出来,扇你一巴掌,你还得连声感谢。哪个藩王没有一大堆子孙?本来是嫡长子继承制,其他的儿子分不到多少东西。可总有一个或几个儿子是藩王更喜欢的,他们有可能在藩王去世后,被嫡长子或王后欺负。
现在改成平分制度,除了嫡长子有所不满外,其他的老婆和儿子可就高兴了。因此推恩令的推行没有太大的阻力,大伙分家过日子,每个儿子都能继承遗产,都有自己的领地,倒挺符合现代的遗产继承法。
汉代大藩王的属地一般相当于一个省,小的也有一个市那么大。推恩令执行两三代人后,藩王的领地被碎片化,爵位从王降到了公侯,领土也从省市级,缩小到县一级,甚至更小。
从此,诸侯都成了富家翁,对王权的威胁被降到了最低点。到汉末,藩王对朝廷的影响力已经微乎其微,证明推恩令非常有效,能够彻底解决分封制之弊。
汉朝费尽心思搞出来的推恩令,在世界各大帝国中屡见不鲜。日耳曼人毁灭罗马帝国后,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他们延续了蛮荒时代的规矩,几个儿子可以平分父亲的家产。
法兰克王国是最强大的日耳曼帝国,囊括了欧洲大部分地区。但这种继承制度,很快让法兰克王国分裂,欧洲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庞大的帝国。
对王权的威胁倒是没了,可王权本身也一分为几,再也没有统一。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成为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前身,直到现在。
推恩令使汉朝免遭藩王之祸,但取而代之的是地方豪强割据,只要有钱有兵,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诸侯。在科技水平没有得到本质提升的古代,这个问题其实是无解的。即使没有藩王,也会有其他人代替他们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