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二月桃花浪 激扬逸气和春音 ——观“伦敦爱乐乐团音乐会”有感

2019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年要早,农历二月初,桃花堤上的桃花已经盛开。而此时天津大剧院以今年首场高端演出“伦敦爱乐乐团音乐会”,为这春天带来跳动与洋溢的气息。可以说,这场演出奏响了天津演出市场的——春之歌。

伦敦爱乐乐团是伦敦和世界最知名最受人敬佩的乐团之一。从1932年成立以来,历经多名驰名欧美的指挥大师的打造,形成了乐团多样性演奏曲目的特色。特别是近年一些热门电影《指环王》三部曲、《霍比特人:意外之旅》和《雷神:黑暗世界》,让人们对这个乐团留下了更多的印象。而他们还有一个令中国人难忘的记忆是,早在1973年,伦敦爱乐乐团曾在当时指挥家约翰·普里查德爵士的带领下作为第一支造访中国的西方交响乐团在北京天桥剧院演出,从此跟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伦敦爱乐乐团也成为中国人民熟悉的一支世界级交响乐团之一。而3月15日的天津之行,却是他们首次踏足津城。带着如此多的光环,让天津观众对这场演出十分期待,最高1080的演出票销售火爆,以致首次在音乐厅加座。

Till Eulenspiegels lustige Streiche, Op. 28 (蒂尔的恶作剧,作品28) (Live)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Christoph Eschenbach - Sommernachtskonzert 2014 / Summer Night Concert 2014

15日19时32分,指挥弗拉基米尔·尤罗夫斯基登台,给天津观众呈现的第一首曲子是理查·施特劳斯的《蒂尔·艾伦施皮格尔的恶作剧(RICHARD STRAUSS: Till Euleospiegel's)》(通常称之为《蒂尔的恶作剧》),是作者根据一部童话故事改编的交响诗,作为最后的浪漫派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以交响诗闻名于后世,这部作品使用各种乐器的极限音域,在宏大的音响中增加紧张度,逼真地模仿自然音响和表现某种象征的理性观念,展现管弦乐队及乐器的表现力。呈现出曲调音域宽广,富于活力、激情和紧张感的特性。虽然听着“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从演出效果上完全表现出作者的寓意,即便不了解故事情节,也能听出如同小丑在那里招把撩把的神态。如果有所不足,就是圆号在一开始就有些呲了,以致开始一段有些紧,但好在后面逐渐放松,以蒂尔主题精彩收尾。

随后,当今著名的小提琴、钢琴双料名家茱莉亚·费舍尔登场演奏门德尔松著名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部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以其柔美浪漫、清晰透明的旋律吸引着人们,使之成为史上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本人通过各种渠道聆听了无数遍这个曲子,每个旋律都记忆深刻,往往边听边能随着旋律诵唱。是夜,费舍尔以高超、绚丽的技巧和与乐队紧密的配合,展现了一种春的勃勃生机,时而如蓝天上翻滚的白云,时而如化冰后跃动的溪水,时而又如摇曳的花枝,如同一幅精美、华丽的风景画展示在观众面前,加上她非常投入而舒展自如的肢体动作,仿佛音符也随之呼吸。一曲罢了,全场掌声热烈,久久不能平息。虽然自己个人感觉她的演出炫技多于内涵,门德尔松那种优雅的韵律感似乎表现不足,但不能否认的是,这是一次非常精彩的演出。此前一天,国家大剧院14日网上直播了在北京同一曲的演奏实况,自认为天津的演奏更舒展、更完美,而现场感是任何音频和视频所不能比拟的。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演奏家返场演奏了巴赫BWV1004中的《b小调萨拉班德舞曲》。与14日晚在国家大剧院的返场——保罗·欣德米特《g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的炫技特性不同,巴赫的这部小曲,虽然叫做舞曲,但更深沉、悠扬,更具内涵。演奏家可谓——完美。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Yehudi Menuhin - Legend-The legendary EMI

Chaconne from the Partita in D Minor, BWV. 1004 (D小调变奏曲和恰空舞曲,作品1004)Emanuel Vardi/Norman Carey - The Legendary Violist Emanuel Vardi: The Virtuoso Viola

上半场的演出节目除了返场曲外,14日伦敦爱乐乐团在国家大剧院的音乐会中都有所呈现,可以说15日是带着对比的姿态来听的。而下半场布鲁克纳《c小调第二交响曲》与北京的勃拉姆斯《D大调第二交响曲》完全不同。这对同时代作曲的冤家,在两天内先后被伦敦爱乐乐团展示给京津两地,真有点那么个劲儿。看了14日的视频,感觉乐团演绎的勃二并不理想。而今天不论从体量还是演出频次都远比勃二小众的布鲁克纳则吊足了天津乐迷的胃口。本人虽然算是一个布鲁克纳迷,布鲁克纳十一部交响曲的音源没少听,但对早期的作品还是接触的较少,大多在三至九之间关注,还从未现场看过这部曲子的演奏,后来查了查资料,似乎国内也是在2017年由吕嘉指挥国家大剧院进行的首演。布鲁克纳在这部作品中利用大休止符来区分主要的乐句,各种休止,到处休止,犹如现代作品那种一惊一乍的程度了,所以这部交响曲也被称之为“休止交响曲”。虽然这个时期他的风格还没有那么鲜明,但那种宁静、大气和带有一点点的宗教肃穆感却是让人不能忘怀的地方(第二乐章和第四乐章都引用了他自己的《f小调弥撒》),特别是它的第二乐章就是一个神品,首段主题显得非常宁静平和,就像是水中的倒影一般,给人一种很向往的感觉。让我联想到瓦格纳《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那段优美的旋律。第二段主题那个一个圣咏式优美的段落,显得非常纯净美妙。最后结尾拉回现实,体验大自然的宁静,中间有几段圆号独奏,最后结尾用一只单簧管独奏,给人心以宁静、安详。而今天的演出,在指挥尤罗夫斯基棒下的伦敦爱乐乐团将这部作品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第二乐章中的圆号,一改演“蒂尔”的失措,变得圆润舒缓,整个铜管也表现得几近完美。而这个乐团的弦乐的平衡性和包容感在其中也表现得非常突出,最后乐章大起大落之后,在开头喧闹的主题引导下,忽然达到了明亮辉煌的效果,仿佛在努力驱散那种不安和彷徨的情绪。人恨不得随之跃动。这种结尾的不确定性简直让人意犹未尽。最后只有尽情欢呼才能抒发观演后的心情。返场《G弦上的咏叹调》(BWV1068),一来把观众激动甚至是躁动的心平复一些,二来也让被管乐抢了风头的弦乐声部展示一下风采,从效果上看,真的把人的心,化了。

II. Andante, Feierlich, etwas bewegt (第二乐章 行板,庄严的,稍微加快)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Sir Georg Solti - Bruckner: Symphony No. 2

G弦上的咏叹调Classical Artists - 世界著名交响乐团演奏的古典音乐系列之三 世界著名教堂音乐

14日看视频,感觉指挥似乎在举手投足之间有些不那么顺滑,而今天现场看,则更体现一种舒展,14日是误读(可见现场多么重要)。由于下半场的不断“休止”,把握不好会有断片的感觉,而他占有个高臂长的优势,伸缩有度,既激情四射(上半场“门小协”第三乐章竟然把指挥棒甩出到第三排),又精准柔和,前途无量,上半场与乐手的配合,下半场对乐队的调动,可谓保证本场演出大获成功的保障。

2019年保利文化入主天津大剧院已经走向第二个年头,在去年“伦敦交响乐团“”、“圣彼得爱乐乐团”特别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等天团驻足天津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同时,票房却没有产生同步正向走势,当然一个市场的培育和培养也需要过程,不论保利还是之前的驱动传媒都要面对现实艰难前行。而本场音乐会在票房的表现和演出后积极反响,似乎“维也纳爱乐”们带来的溢出效应正在显现。但愿此前所有的付出能换来今后的起飞。未来的日子,更多精彩的精神食粮在敞开胸怀,15日的演出,让人们享受美的飨宴的同时,更看到前方的曙光。“东方风来满眼春”,按照农历计算3月15日为农历二月初九,早春二月,乍暖还寒,但夭夭新叶灼灼桃花,在向人们报送春的消息。愿春天伴随每个提供美、追求美的人,愿伦敦爱乐乐团带来的春色,为天津、为天津大剧院带来万紫千红的未来。

从凌晨写到曙光初露,拼借两句宋人诗句,为本篇标题,以表心情。

2019.03.15.03.31

本文凡带标志的摄影为@Daniel 特表感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