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慈禧《对万国宣战书》

今天是6月21日,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慈禧太后向十一国列强宣战。慈禧向全世界最强大的所有国家宣战,只能说是前无古人了。

可121年过去了,历史烟云来回往复,让人捉摸不定,可当年的那份宣战的诏书,却流传了下来。

对比前几日复旦大学语文系系主任的古文功底,感觉远逊于这篇诏书。在此特殊的日子,把这篇雄文翻出来,供大家学习欣赏。

诏书全文

《对万国宣战诏书》

我朝二百数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怀柔。迨道光、咸丰年间,俯准彼等互市,并乞在我国传教;朝廷以其劝人为善,勉允所请,初亦就我范围,遵我约束。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彼乃益肆枭张,欺临我国家,侵占我土地, 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朝廷稍加迁就,彼等负其凶横,日甚一日,无所不至。小则欺压平民,大则侮慢神圣。我国赤子,仇怨郁结,人人欲得而甘心。此义勇焚毁教堂、屠杀教民所由来也。朝廷仍不肯开衅,如前保护者,恐伤吾人民耳。故一再降旨申禁,保卫使馆,加恤教民。故前日有「拳民、教民皆吾赤子」之谕,原为民教,解释夙嫌。朝廷柔服远人,至矣尽矣!然彼等不知感激,反肆要挟。昨日公然有社士兰照会,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归彼看管,否则以力袭取。危词恫吓,意在肆其猖獗,震动畿辅。

平日交邻之道,我未尝失礼于彼,彼自称教化之国,乃无礼横行,专肆兵坚器利,自取决裂如此乎。朕临御三十年,待百姓如子孙,百姓亦戴朕如天帝。况慈圣中兴宇宙,恩德所被,浃髓沦肌,祖宗凭依,神只感格。人人忠愤,旷代无所。朕今涕泣以告先庙,慷慨以示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伐,一决雌雄。连日召见大小臣工,询谋佥同。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彼仗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无论我国忠信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即土地广有二十馀省,人民多至四百馀兆,何难减比凶焰,张我国威。其有同仇敌忾,陷阵冲锋,抑或仗义捐资,助益儴项,朝廷不惜破格懋赏,奖励忠勋。苟其自外生成,临阵退缩,甘心从逆,竟作汉奸,朕即刻严诛,绝无宽贷。尔普天臣庶,其各怀忠义之心,共泄神人之愤,朕实有厚望焉!

细看这份诏书,更像一份全国战争动员令,这是慈禧在八国联军攻打大沽炮台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下的。

细看这份诏书,讲到大清有二十多个省,人民四亿多,还有义和团等爱清人士大力支持,就连五尺童子,也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就这条件还需要怕洋人吗?

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伐,一决雌雄。这句子写得多好啊!

虽然这份诏书写得慷慨激昂,但清朝在战争的实力太拉垮,数十万的义和团不堪一击,很多老百姓就站在山头上看打仗,也没有伸出援手,甚至还跟八国联军做起补给的生意。现实状况和诏书的意淫完全不同,害得慈禧和光绪只能跑路,一路跑到西安去了。

所以到最后慈禧和义和团都成了历史的笑柄,这份诏书也就跟着一起被埋进历史的故纸堆中。

这份诏书骈散结合,夹叙夹议,慷慨陈词,文采飞扬,单从文学性上来说,可比后世很多拟古的文章好太多。

后世子孙也可以多读读这篇诏书,有人能从中读出历史的教训,也能以古为鉴,有人也能从中学习檄文的写法,不都挺有用的?

新古诗

读《对万国宣战书》

当年宣战不言惭,慷慨陈词成笑谈。

八国联军有何惧?唯怜青史胜于蓝。

-全文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