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证据的“三性”,即:第一, 客观真实...

所谓证据的“三性”,即:

第一, 客观真实性,这是指诉讼证据必须是能证明案件真实的、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

第二, 证据的关联性,这是指作为证据的事实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它必须是与案件所要查明的事实存在逻辑上的联系,从而能够说明案件事实。

第三, 证据的合法性,这是指证据必须由当事人按照法定程序提供,或由法定机关、法定人员按照法定的程序调查、收集和审查。

对于证据的分类,我国的三部诉讼法依据不同情形,分别作出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就与本案有关的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
(二)书证;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三)物证;物证是指以其存在的形状、质量、规格、特征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四)视听资料;视听资料,是指利用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储存的资料和数据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种证据。
(五)电子数据;2015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一份司法解释显示,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可以视为民事案件中的证据。
(六)证人证言;证人是指知晓案件事实并应当事人的要求和法院的传唤到法庭作证的人,证人就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称为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鉴定人是指那些接受聘请或指派凭借自己的专门知识对案件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并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结论的人。
(八)勘验笔录。所谓勘验,是指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在诉讼过程中,为了查明一定的事实,对与案件争议有关的现场、物品或物体亲自进行或指定有关人员进行查验、拍照、测量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四)电子数据;(五)证人证言;(六)当事人的陈述;(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关于排除非法证据的具体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采用窃听的方式取得的证据,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或者侵犯他人隐私的,不能作为合法取得的证据;采用拘禁、胁迫、殴打他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等方式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所取得的证据,也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我个人觉得在非法证据的排除上应当谨慎用之,现在社会诚信缺失,人心不古,当事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要不是违背对方意愿,在谈话中没有经过对方同意,私自录音,是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的;同样用窃听方式,在不损害他人隐私的情况下,所取得的证据,也应当是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至于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所取得的证据,在庭审私自录音中,审判人员是否有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行为?是否有明显偏袒,不公平不公正的行为?是否有不能依法履职,不依法制裁虚假陈述,对关键陈述不予记录,造成关键证据丢失的行为?是否有缩减认定,损害一方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行为?如果这些都有,或是有其一情形的,这些取得的证据都应当可以认定为认案件事实依据的证据。

只要不是威逼利诱,胁迫,限制人身自由等侵害他人合法权益、隐私的,都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