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机构真的会凉凉吗?取消教育培训?到底是民心所向,还是存在即合理?

2021年6月15日,教育部发布消息,宣布新设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承担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儿童)的校外教育培训管理工作。这条不大不小的新闻,透露出高层对校外教育培训乱象的高度关切和治理意图,也折射出教育市场日益扩张之后的现实困境:教育作为塑造社会分层的核心机制,越来越从“期许”变成“焦虑”。

校外培训机构真的会凉凉吗?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问题核心:收费问题、退费问题和资质问题。校外培训机构野蛮发展,以至于阿猫阿狗都进入教培行业,想分得一杯羹,想挣快钱;收费高、退费难、卷款跑路成为最猖獗的问题,再加上一群没有教师资质的人进入教培行业,收着高昂的费用,哪个家长受得了?

七月份的教育培训新规目的很明确,50%的孩子上不了高中,就在这里完成了第一次阶层分化,人家有的是钱请家教,没钱的辅导班都给你砍掉,差距越拉越大。第二次分化,高中教育培训,还是有钱人请私人教师,没钱的请不起,于是在高考,阶层又一次分化。
所以要么你现在努力赚钱将来给孩子一对一请家教,要么自己有能力教,要么孩子自己争气天资聪颖,否则上技校去吧!

教培机构不会凉凉,只会留下优秀的机构,将差劲的、不符合资质的机构挤出市场。教培行业需要的不断修炼内功,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这样才能走得更远,被家长和学生们认可。如今形形色色的校外教育培训,既包含应试教育技巧,也涵盖素质教育内容。本文着重解读了教育困境的生成逻辑,指出:随着亲历改革、分层明显的80后逐渐成为社会中坚,各类“二代”成为多元化的受教育主体,客观上加剧了教育问题的复杂性。面对诉求多元、竞争严酷、标准国际化这三大张力,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标准究竟在由谁决定?一次次考试与招生改革为何大多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教育改革应向何处发力,才更有希望缓释焦虑、回应期待?
作者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其实是个假问题,它们真正的、共同的敌人,是功利主义。在功利主义的侵蚀下,无论是何种生源选拔机制,都被挖掘出了各种“套路”。新的选拔方式在功利主义面前也不过是一场难度更高的智力体操,并无质变。这是未来改革必须直面的核心症结。同时,改革还必须尊重传统与常识,不是简单地移植国外先进教育理念,而要从中国真实的制度文化民情中寻找纾解和平衡之道。

取消教育培训?到底是民心所向,还是存在即合理

在暑假来临的这一周,广大的家长们,教育培训机构的老板们,员工们,孩子们可能都在关心取消课外培训这件事上。这次教育变革的决心是空前的,比如教育部为此专门成立了教培管理司,各地监管部门也在如火如荼大力执行中。

但用经济学眼光来看,教育培训的存在是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也就是目前的家长们还是很迫切有人来帮自己的孩子学习,尤其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内心是比较愧疚且重视孩子教育。下午我刚从成都的某教培机构出来,了解到有很多家长都是主动报班续班,这让老唐开始对之前的结论进行反思,存在即是合理,这极大的解决了太多家长的头痛问题,怎么教育孩子学习。甚至这部分的家长指出,别人家长不重视不想学,就把我们这些拉下水,这个世界能真的公平过?
教育培训机构要变天了?
这两天收到的信息,感受到信号不对。
因为停课了!!!

是真的要变天吗?变吧,变吧,一天天的接送接送,累坏了!大晚上的,为了接孩子,下班先回家做饭,做好饭又得马不停蹄去接。身为俩孩子的妈,对于这种接送,早已无能为力。
不学吧,又没有学区房!关键也没能力买学区房!划片吧?又是人家口中最垃圾的,最差的!你说这不得焦虑吗?

马上该上五年级了,终于在今年的小升初里明白了:孩子进入一个好的初中是多么的重要!

你说接受孩子平凡吧,也接受了,可是总不能因为接受平凡就不努力了吧?所以还是不想分到别人口中的差学校。

你说高考都按分数录取,河南考生还多如牛毛,自家孩子就是这牛毛中的其中一根,放在牛身上,真的找不到。

我也算是比较焦虑的一种家长吧?为了把这个话题写完,我给一担任成都某高中数学教学组的组长朋友寻求看法。他说,总体来说还是支持取消校外教培。怎么说呢,有些孩子上课不学,校外学。你在讲课,他会以为都懂了,殊不知很多东西都是太重于方法,而忽视了根基框架。我当老师,并不在于只看成绩,更会涉及育人。有问题问老师,这是我小时候听过最温暖的话。

针对于此,你们有什么好的看法,跟老唐来交流下#中国教培新规将出台##成都教育##成都身边事儿#

教育培训行业从遍地广告、资本追逐,到顶格处罚、大范围裁员、上市受阻,和“教培行业要黄了吗”的深深担忧,只经历了不到半年。
     
        最近,有不少朋友打电话给我,探讨教培机构的前途问题,担心网传的消息变成现实。我告诉他们,教辅机构的乱象必须治理,但也不会关闲所有教辅机构。

搞教育的人都知道,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校外培训也出现了培训热、辅导热。据统计,世界各国的课外辅导机构越来越多,辅导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比如在日本、韩国、斯里兰卡、非洲、越南等国家也存在不少的培训辅导机构;在西欧、澳大利亚、北美,课外辅导也出现了规模层次不齐的培训机构、学习的平台,毕竟这是一个教育的时代、竞争的时代,没有这种意识,必然会落后。
有关部门对一大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顶格处罚,很多大牌培训机构均在其中,这些培训机构的股值降降降,培训机构啃嫩白菜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家长再也不用焦虑了,孩子们再也不用没日没夜地参加补习班,累得像条狗了。

富家的孩子有钱补习,穷人家的孩子一声叹息,课外补习班造成了阶级分化,赚得金满框、银满框,孩子们却像大棚里圈养的填鸭,白天黑夜灌饲料,培养知识怪胎,前段时间有人炒作“土猪哄白菜”,真是枉凝眉了。       实际上,培训机构是市场经济下,需求刺激下,知识和技术更新换代的过程中,人们产生了很多需求,家长和学生主动或被动的需求,在需求的刺激下而产生的培训、辅导平台,若是取消,就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影响全民学习,影响学生提升技能和成绩。可以这样说,培训辅导机构的存在是国际教育的大趋势。

我们应当承认,在这个行业里,有一些不良机构,暴利机构,他们提出:"你来,我们培养你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他的竞争对手”,这个口号是极端错误,容易造成教育的焦虑,但在教育内卷之后,不应该一棒子打死一个行业。
假期补课真得要停止了。治理校外培训动真格了,不是你想得无所谓的样子。

对于假期补课我持否定态度,至于有人说禁止假期补课断绝了底层人上升的渠道,纯属放屁。

教育部近日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可见整肃力度前所未有,高层对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工作的高度重视,认为校外培训的治理会流于形式的需要好好思考了,校外培训应做好最坏的准备。有这样的说法,假期和周末补习禁令将在北京、上海和江苏等九个省市实施,然后在全国推广。这一举措不单是线下,线上也同样如此。而且比预期要严厉多,九省市推行,然后全面推广。

治理无序发展、打乱教育节奏与规律、资本化倾向严重的校外培训,尊重教育及成长规律,还学生应有的自由,减轻家长的焦虑与经济负担,应举双手大力支持。校外培训肆意泛滥只能加剧教育的不平等,没有校外培训,比的是孩子的智力水平、学习习惯以及学校教育教学水平,龙生龙凤生凤,你生得孩子智力平平,又不好好培养形成良好的习惯,靠校外培训改变命运的想法幼稚又可笑。

没有了校外培训,孩子该成龙该变凤,一点也不影响,这几年家长们被校外培训机构把节奏带偏了。

最后引用一段专业的提法:

本质上讲,互联网“唯快不破”的打法,与自带“慢行业”属性的教育行业天然相悖。教育成长期是不可逆的,学生时代非常珍贵,无论是行业创业者、投资人,还是学生及家长等,都需要潜心投入,非常需要耐心,教育行业本就不该成为野蛮生长的行业。相信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后,后续相关法律法规、执法标准、从业者的责任义务等将逐渐明晰,由此,将端正校外教培机构的市场行为,倒逼行业由营销导向,转型至真正的教育品质驱动。        有人说要把培训机构拉入国家公办教育,或者有国家购买服务,这种说法就如同建议,把所有企业纳入国企一样,靠国家来养培训机构,有这可能吗?

如果关了所有教辅机构,寒暑假、节假日班不办班,那孩子昨办?没有线上线下的教育,那孩子不是整天打游戏还能干什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开放校园,或者办好社区小课堂,让学生在假期中能去学校,或者去社区的公益服务课堂。

但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目前看来全面铺开是有困难的。学校假期要开放校园,政府要投入经费及教师的参与。如果没有经费的投入,教师在享受合法的假期,有多少教师愿意放弃休息而无偿参与?如果强制让教师没有报酬地参与,不仅是不人道的,而且是违法的。没有了教师,校园如何管理?社区要给放假的孩子提供有吸引力的活动选择,这也需要加强经费投入,进行场地建设、师资建设、内容建设等,但从个别沿海省市初步实践的效果看,不太理想,学生家长的心态是要提供学科的知识,而目前已办的社区小课堂,绝大部分是让学生看看图书,唱歌游戏等,不能吸引学生及家长,因此,不少家长不愿意在假期里把孩子送到社区课堂,从而使社区课堂成为摆设。

我们应该看到,培训机构为国家纳税创收,也容纳了大量毕业人才,缓冲了就业压力,辅助培养了那么多人才,刺激了经济和消费。假如不允许教辅机构在双休日、节假日补课,那具有合法资质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将大批关门,就会带来大量员工失业以及退费纠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教育培训业保守估计有8000亿产值,全国教培机构约为300多万家,校外教育培训约有千万从业者,如果关门,就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常讲改革、发展、稳定。千万从业者一旦失业,重新进入就业市场,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社会问题。

有人认为,只要取消培训机构,教育乱像是否会就此消除,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就会减轻?笔者认为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从现实看,我国升学竞争不断前移,”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好像是"臭豆腐"既臭又香,为不少家长所认同。目前,分数还是升学的主要标准,为了孩子上个优质学校,将来为考上“一流大学"而竭尽全力,提高自己孩子的升学竞争能力,家长的培训需求是现实存在的。

实事求是地说,当前,在教育上存在着想要成为教育竞争的胜利者和竞争选拔机会有限的矛盾。只要顶尖名校的毕业生能获得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机会,而顶尖名校每年的招生数量只占全国考生的不到万分之一,这种矛盾就会长期存在。

越来越多的国人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征已成为共识,而高考是成就个人和社会公平的道路,从而客观上使校外培训的需求快速增长。
 
         既然有需求,如果强行关闭,那未,培训市场将会从"地上"转入"地下",质量得不到保障,况且,价格会虚高,最后,受害的还是工薪阶层,这显然不是治理的初衷。

@东滩教育认为,教育焦虑与内卷的根源,不是培训机构造成的,是有复杂的原因,必须有配套的整体改革措施才能解决问题。

教辅机构需要治理,但也不能一刀切地关闭所有教辅机构,因为它不能给学生有效减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