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乡村基层神父普通的日常工作是什么样?——走村串乡下堂口,巡回布道,传授教理,主持洗礼,劳碌奔波

走村串乡下堂口,巡回布道,宣讲福音,传授教理,主持洗礼,劳碌奔波,是乡村一线基层神父最普通的日常工作。

走村串乡下堂口,云南,神父与他的驴子正在经过一个吊桥。

民国时期的乡村教会,一位神父牧灵的教友们,往往分散在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村庄,一个本堂神父去看望几个教友,有时就需要在风雨中或雪地里走上十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他们有时坐车,有时骑马,骑骡子、骑驴也很常见,但是最多的是步行。
走村串乡下堂口,1930年,李芹神父和谭拔士神父等一身山里人打扮,准备前往鹏华山区。
鹏山古称鹏化山(包括大鹏镇和国安乡),地处大瑶山南麓,位于平南县最北端,四面环山,峰峦耸立,既有锺灵毓秀的阆石山,又有秀拔南天的罗恒峰;这里曾是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之初福王的九大据点之一,在当时那里是一个有危险的地方。

走村串乡下堂口,1935年,毛威翎神父在容县看望贫困家庭。

村口的老树,牛背上的牧人,走村串乡下堂口的神父们虽一路辛苦,也忘不了拍下乡村的风景。

走村串乡下堂口,1940年桂林的神父们到乡下,路途遥远,一行人在路边稍作休息。

走村串乡下堂口,神父与传教员到遥远的地方牧灵服务,正在涉水经过一条河流。

走村串乡下堂口,上世纪四十年代,三位神父到广西乡下的一个教友聚集地方,在外面院落里举行弥撒礼仪。

当时在一些偏远地区,教民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有一次参与弥撒的机会。

走村串乡下堂口,梧州教区的神父走进深山

1919—1949年,到梧州教区传教的外国籍神父共38名。在此期间,梧州教区设有主教府、圣家修院、圣若瑟小修院、耶稣圣心仁爱会女修院、圣母传教书院,还开办平南山茶村古平屯小学、梧州圣心小学、平南大湾圣心小学、平南都兴圣若瑟小学、郁林圣心小学、平南都榜小学、北流圣婴幼稚园、苍梧儿童识字班等教会学校8所,成绩斐然。

走村串乡下堂口,1948 年代冬季,陆伯仁神父在途中饥饿难耐,于路边的小食摊来一碗小吃当午餐。

陆伯仁神父自一九三五年起,便献身美国玛利诺会在华福传工作,为中国传教事业服务达四十五载之久,曾在广西梧州生活长达十五年。

走村串乡下堂口,美国玛利诺会神父在广西走访教友家庭的果园

1936,三位神父在桂林的一个果园帮助收获并与一个当地教友家庭的小孩合影。

走村串乡下堂口,1947年,阮立德神父与当地传教员一起,在广西平南县丹竹前往石塘屯的路上,正在查看路标。

当时这里有一千多教徒分布在平南镇、环城乡、上渡、安怀、官成及县城 附近等分散的村庄。

当年玛利诺会的神父被派往中国,抵达广西梧州,在这里工作了相当长的时间。在这一时期,他将当地的传教事业从草创阶段推向兴盛。

走村串乡下堂口,神父又要开始他的例行巡视了,雨伞是他最常带的随身物品。1931年,McRae神父在广西容县天主教堂门口。穿着打扮停当准备出门。

走村串乡下堂口,空旷的河谷地带,出现了一位神父的孤独身影。

1935年11月,广西桂林,张其光神父在沿着石墩过桂林附近的一条小溪。

不幸的是,1945年5月14日,就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即将结束之前,当他去教区例行走村串乡下堂口传教时,在路上为土匪所害身亡。

走村串乡下堂口,1941年,桂林,刘志中神父和他的同伴,穿着当地人的衣服戴着斗笠,准备骑自行车下乡。

在玛利诺会桂林监牧区,刘志中神父是一位很活跃、并且贡献良多的传教士。1932年晋铎后被派遣前往梧州教区。在教区里,他尤其注重乡下边远地区的教化牧民工作。1941年他还在广东云浮做过当地的教堂本堂神父。

走村串乡下堂口,1928年,华理柱主教下堂口,来到一处简陋的茶馆歇歇脚。

走村串乡下堂口,1948年的广西梧州教区,麦健康神父下到一个堂口,很多人围绕着他听他讲话。

麦健康出生在美国麻省的多切斯特,于1933年进入玛利诺会,1940年晋铎。同年,他就被派往中国的广西梧州教区传教。他先到香港,在那里先学习中文及广东话,一年后进入广西,由此一直到1948年。

走村串乡下堂口,苍茫的远山与简陋的木桥,几年下来,原来生疏的天涯渐渐就变成了轻车熟路。

走村串乡下堂口,几位神父经过西江码头,1929年。

民国时期,广西的梧州教区平南县是天主教玛利诺会的最主要的基地。玛利诺会的传教士早在1920年代,就已从法国天主教会的手中接管他们在这里的福传事业,经其苦心经营,三十年间,有了很大发展。

走村串乡下堂口,1948年,田义仁神父来到一处乡村,这里还没有教堂,神父便在村口的空地上听告解。

1948年,田义仁神父在广西岑溪县禄云村做室外忏悔。当时禄云村的天主堂尚未建好,因此,有关仪式就只能因陋就简。照片中,田义仁神父以吉普车作为道具,用一块板作为幕布以隔开神父和忏悔者,另一面则是一位男子跪在板凳上,正在向神父作忏悔。

走村串乡下堂口,1930年的平南,琼斯神父和田义仁神父、李芹神父,他们收拾好行装,准备下乡去看望教友,因为有一些教友住在很偏僻的地方。
里奥·琼斯神父,学生时就具有强烈的宗教使命感,立志要远航布道。里奥·琼斯初到郁林时,全县只有三个天主教徒。琼斯神父慈爱宽容,慷慨济困。持续的努力使郁林的传教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936年9月16日,里奥·琼斯神父病逝于平南县,年仅四十一岁,梧州教区主教马奕猷神父在思旺镇大湾村天主教堂为其举行了葬礼,埋骨于距大湾村约五千米的东岭天主教公墓。
走村串乡下堂口,这是神父前往朱苦拉村要经过的小桥,教友已在这里等候多时。

民国时期的朱苦拉村其实就是个偏远、贫穷的小山村,当地道路难行,特别曲折。神父来到这里,带来了中国第一株咖啡树,让这个云南大理宾川县下辖的一个小村庄,成了中国种植咖啡的发源地。

走村串乡下堂口,1938年,冯神父在广西永福县与一群教友合影,照片中的这些孩子,都是经由冯神父施洗而入教的。
1932年7月,他就被派往中国的梧州教区工作,成为玛利诺会该教区早期的传教士之一。1937年,他被诊断出染上了伤寒病。
但他仍一边治疗,一边仍继续工作,但这位英俊帅气的神父最终未能战胜病魔,次年不治身亡,又一位年轻的神父英年早逝。
冯神父死后,就葬在桂林城外的玛利诺会墓园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