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结构三层次
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读书厉害,出社会后反而混得不好;有些人成绩中等,出社会后却往往功成名就。这个现象说明,我们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评价体系有问题、学校所传授的知识也不够全面,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有一个明显的感觉是,不知道这门课程为什么要学,将来工作后会应用在什么样的工作场景;即使是在一门课程内,老师也没有讲清楚,这门课程的章节安排逻辑,感觉所学的东西很散,要学到课程快结束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前面讲了那么多,是为了很面铺垫的。为了弄清楚知识的结构层次,我们先从几个具体的现象入手。
为什么中高层级的领导,能跨行业任职?为什么有的人在基层岗位做得很好,或者说有些技术骨干在技术岗位能做得很好,但是一旦调任领导岗位,就反而变得力不从心?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书呆子是所学的知识不够吗?为什么我们的大学生自杀率这么高?为什么很多天才少年出社会后反而碌碌无为甚至很多入庙为僧?
大脑犹如电脑的CPU,是人的核心器官,大脑的思维能力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甚至是人与人之间拉开差异的主要原因。借用计算机的术语,主要是大脑的思考频率不同。试想,60赫兹的CPU和最新的120赫兹的CPU,其运行速度能一样吗?人脑反应速度不同,是由大脑的营养供给、思维效率(思维模式或者说思维能力)、记忆力(素材的结构化存储)三个主要因素决定的。
与核心素养相关的知识,主要与思维能力相关,逻辑学、系统思考、脑神经认知科学、心理学等一切能影响大脑功能的相关知识有关。通过学习,能确保大脑功能充分发挥,达成高效、快捷、模式化、自动化的目标。这是决定一个人能力大小的底层能力。
处在中层的通用知识,是与“博”有关的知识,比如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等,以及在思维指导下形成的行为习惯(PDCA循环、二八定律、概率评估等工具应用)等,虽然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工具方法的名称,但是,日常生活中也能应用自如。比如:我的老婆每次出门都会不断地提醒自己到底是否遗漏了什么事情?如果明天要请客,就会不厌其烦地计划明天来多少人,需要准备什么菜、需要准备什么礼物等等。我洗过的碗,她总能找到瑕疵,因为我没有养成洗完后检查的习惯。
处在最上面的知识,就是专业知识,与具体工作相关。比如会计相关的法规、做账规则等等。
不同的工作,对应上述三个层次的知识的要求并不相同。如果把下图金字塔中底层、中层、高层相关知识用1、2、3来表示,则基层、中层、高层需要的知识比重是各不相同的,高层更需要3和2、1次之;中层顺序则是2、1、3;基层则是1、2、3.
知识是分层的,了解这点,我们的学习才能有的放矢,我们的事业才能步步高升,我们的生活才能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