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古建筑屋顶 2024-05-01 05:23:38 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基本造型主要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大部分组成,并有“三段式”之称。而屋顶是“三段式”中处于建筑最顶端、外形尺度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部分,是建筑物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构成元素,同时也是传统古建筑中较为精髓的部分。 纵观我国古建筑发展史,唐宋古建筑的屋顶坡度舒缓、出檐深远,使建筑给人的视觉效果有种舒展、大气的感觉。明清宫殿式建筑,屋顶坡度陡峭,装饰富丽堂皇,视觉上虽稍显笨重,却也更显威仪。屋顶坡度在隋唐时期还比较小,但出檐较大。到明清时期,屋顶坡度大,但出檐较小。当然万变不离其宗,屋顶基本构造及功能基本都是一样的,因排水有了屋坡,因分水要求有了屋脊,又因落水要求有了出檐。 房屋建筑的产生是人类生存的产物,早期建造屋顶时考虑到基本功能是排水防雪,发展至汉代就已出现庑殿、歇山、悬山、囤顶、攒尖几种基本形式,并有了重檐顶;以后又出现了勾连搭、单坡顶、十字坡顶、盂顶、拱券顶、穹窿顶等许多形式;为了保护木构架,屋顶往往采用较大的出檐;出檐有碍采光以及屋顶雨水下泄易冲毁台基,因此后来采用反曲屋面或屋面举拆、屋角起翘,于是屋顶和屋角显得更为轻盈活泼,由此屋顶慢慢地衍生出等级划分,可使用的等级也与屋主的地位息息相关,不同等级所使用屋顶形式有严格的要求,例如清朝时的平民、六品以下官吏正堂只能使用硬山顶或悬山顶。 我简单罗列了一下屋顶样式的的等级,大多数传统古建筑可以此律定位: 重檐庑殿顶> 重檐歇山顶> 单檐庑殿顶> 单檐歇山顶> 悬山顶> 硬山顶> 卷棚顶 今天我也通过这篇观鉴贴介绍我对各个常见的传统古建筑屋顶形制的一点认识,写有不足之处请各位榴友斧正。 ' 有一些屋顶的知识需要提前了解,方便以下阅读 1、屋面:屋面就是建筑屋顶的表面,它主要是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这一部分占据了屋顶的较大面积,或者说屋面是屋顶中面积最大的一部分。 2、剪边:在我国古代的部分建筑中,其屋面近檐处往往会有与上部不一样的色彩,比如屋面大部分是绿色,屋檐处却是一道横的黄色带,这样的色带就称作“剪边”它是由于屋面使用了不同颜色的铺瓦而产生的效果,它丰富了屋面的色彩。 3、正脊:正脊是处于建筑屋顶最高处的一条脊,它是由屋顶前后两个斜坡相交而形成的屋脊。由建筑正立面看,正脊是一条横走向的线。一般来说,在一座建筑物的各条脊中,正脊是最大、最长、最突出的一条脊,所以也称为“大脊”。 4、正脊装饰:在我国古代的很多建筑中,特别是一些等级较高的建筑中,其屋顶正脊上往往设有各色装饰。除了常见的正脊两端的吻合正脊中心的宝顶外,在正脊的前后两个立面上,还会雕饰或塑有花、草或龙等。 5、垂脊:在庑殿顶、悬山顶、硬山顶建筑中,除了正脊之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而在歇山顶建筑中,除了正脊和戗脊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垂脊都是沿着山面的博风板走势下垂。 6、戗(qiàng)脊:在歇山顶建筑中,垂脊的下方从博风板尾处开始至套兽间的脊,叫做“戗脊”。 7、博风板:博风板即搏风,又称搏缝板、封山板,宋朝时称搏风板,常用于古代歇山顶和悬山顶建筑,在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中,搏风板比较宽大,而且有美观装饰作用。这些建筑的屋顶两端伸出山墙之外,为了防风雪,用木条钉在檩条顶端,也起到遮挡桁héng(檩lǐn)头的作用。 8、出檐:在带有屋檐的建筑中,屋檐伸出梁架之外的部分,叫做“出檐”。 9、套兽:在建筑屋檐的下檐端,有一个突出的兽头,套在角梁套兽榫上,防止梁头被雨水侵蚀,这个兽头就称为“套兽”。 10、重檐:指两层或多层屋檐,在基本型屋顶重叠下檐而形成。其作用是扩大屋顶和屋身的体重,增添屋顶的高度和层次,增强屋顶的雄伟感和庄严感,调节屋顶和屋身的比例。 一、硬山顶 & 悬山顶 1.硬山顶 又称五脊二坡,屋顶与山墙齐平。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营造法式》中并未有记载,只在明清以后出现在我国南北方住宅建筑中。因其等级低,只能使用青板瓦,不能使用筒瓦、琉璃瓦,在皇家建筑及大型寺庙建筑中,没有硬山顶的存在(碍于清朝人起家的时候条件所限,沈阳故宫除外),多用于附属建筑及民间建筑,另外宫殿佛寺中的配殿或厢房也经常用硬山顶。 图为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公园内的听雪轩 典型案例 1 :大栅栏(Dàshílànr)西街-北京护国观音寺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樱桃斜街4、6、8号的护国观音寺是一座典型的以硬山顶建筑群为主的年汉传佛教寺院,其建成于明朝末,占地有一亩四分多地,共有大殿十一间,群房上下共计四十三间,在后阁供奉有一尊木质大悲观音像。大栅栏是北京著名的商业街,从东向西过了煤市街就是大栅栏西街,旧名叫观音寺街。 观音寺街西边有一个Y字形路口,南边是铁树斜街,北边上樱桃斜街。护国观音寺就位于大栅栏西街、铁树斜街和樱桃斜街三街交会处,观音寺街因此庙而得名。 北 京 护 国 观 音 寺 全 貌 典 型 的 硬 山 顶 特 征 :两 坡 屋 顶 下 的 山 墙 与 顶 部 正 脊 齐 整 两 间 平 行 角 度 可 以 明 显 看 到 硬 山 顶 特 征 不 同 于 其 他 屋 顶 样 式 , 此 处 的 抱 厦 采 用 了 卷 棚 式 悬 山 顶 知识点1: '抱厦',清以前叫“龟头屋”,是指在原建筑之前或之后接建出来的小房子。在主建筑之一侧突出1间(或3间),如果由两个歇山顶(宋称九脊殿)丁字相交,那插入部分就叫抱厦。如果十字相交的叫十字脊。如果'抱厦'建在正房的北侧,就是'倒座抱厦'.如果在正房或厢房的两侧接建出小房子,就叫'耳房',像正房长出两个小耳朵。 2.悬山顶 又称挑山顶、五脊二坡。屋顶伸出山墙之外,并由下面伸出的桁(檁)承托。因其桁(檁)挑出山墙之外,“挑山”之名由此而来。悬山顶四面出檐,也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法,但在中国重要的古建筑中不被应用。 结合案例 2 :北京建国门-禄米仓 禄米仓在元代北太仓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仓储制度和仓房建筑学,为明、清两代储存京官俸米的粮仓。其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是明清两代南粮北运、储存京官俸米的建筑产物,也是中国古代南北方生活资料调剂的见证。 在建国门地区仍保留有一处较为完整的仓廒,该仓围墙及仓廒均由大城砖砌成,每廒5间,面阔23米,进深17米左右,高约7米。仓顶覆合瓦,顶开气楼(窗),两山为悬山五花山墙。建国门的禄米仓胡同也是因它而得名,分别位于胡同71号、73号,在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有幸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禄 米 仓 大 门 老 照 片 除 明 显 的 悬 山 顶 特 征 以 外, 顶 部 还 设 置 了 气 楼 使 上 下 通 气 知识点2: '气楼'——屋脊的部位有一排高出屋脊的排窗,起到换气作用,排声和采光而又不会进入雨水。这种建筑形式叫做气楼。而米仓顶设置气楼主要为减少湿气上升,使粮食不会发霉变质。 引用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庐绛传》:“更跃仓詹,自气楼入仓中盗米。”亦称房屋顶上两侧有窗、用做通风或采光的突起部分。 结合案例 3 :山西省平遥县双林寺 双林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寺,寺中古代建筑屋顶多数采用了悬山顶、单檐歇山顶。其寺尤以彩塑艺术闻名于世。双林寺原名中都寺,据寺内现存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姑姑之碑》所记:“中都寺重修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仅就此推算距今也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宋代,取佛经“双林入灭”之说,中都寺改名双林寺。 双林寺正门为一座屋脊式三间四柱三牌楼,均采用了典型的歇山式造型 寺中的大殿——天王殿采用了典型的悬山顶,一旁的侧门采用了硬山半坡顶造型 侧 门 顶 部 特 写 图 侧 门 手 绘 全 景 图 侧 门 顶 手 绘 局 部 放 大 图 学 生 正 面 合 影 ' 如何区分硬山顶和悬山顶? 引用 硬山和悬山顶都是两坡屋顶。硬山的山墙上不露出木檩,即所谓要“封山下檐” 悬山又叫“挑山”或“厦两头”,其特点是木檩露出山墙外,即所谓“出梢”,悬山屋顶一直延伸到山墙意外。 刘大可《古建筑瓦石营法》第157页 简单来说正脊超出山墙“悬”在外面,是悬山顶,正好与山墙顶部齐整为硬山顶。 从屋顶样式的作用上讲: 硬山顶 高出的山墙称封火山墙,不仅抗风,同时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所以多见于北方。 悬山顶 利于排水,防雨透风,多见于南方。 二、卷棚顶 2.卷棚顶 单体式卷棚顶又称元宝脊,屋面双坡相交处无明显正脊,而是做成弧形曲面。此型又属于变形百搭款,可以和硬山,悬山或歇山顶之正脊相结合,作成圆弧形曲线,分别称为“卷棚硬山”,“卷棚悬山”或“卷棚歇山”。多用于北方民居、园林等建筑。南方常见的“轩”,其室内天花亦名“卷棚”,是在弧形椽子上钉以薄板或置望砖。常用于厅堂、廊屋及园林建筑,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屋顶的形式全部为卷棚顶。在宫殿建筑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 典 型 的 卷 棚 顶 特 征 :屋 面 双 坡 相 交 处 无 明 显 正 脊 歇山顶与卷棚顶的结合 北京故宫中的卷棚顶 明显的无正脊特征 远处的歇山顶结合卷棚,给人以舒缓的感觉 故宫中的太监、佣人等居住的卷棚顶边房,配合房顶铺设的青瓦片可以区分 三、X角攒尖顶&圆攒尖顶 3.X角攒(cuán)尖顶 颐和园新建宫门以南的廓(kuò)如亭,俗名八方亭 X的含义是根据脊数多少来进行区分,三脊为三角攒尖顶、四脊为四角攒尖顶、六脊为六角攒尖顶、八脊为八角攒尖顶……顶部有宝顶,从屋顶特征上X角攒尖顶无正脊,只有垂脊,只应用于面积不大的楼、阁、楼、塔等,多作为景点或景观建筑,如平面多为正多边形及圆形的颐和园的廓如亭、丽江黑龙潭公园等。从屋顶等级中攒尖顶虽然有单檐、重檐之分,但不计入前言中屋顶等级排序,在皇家建筑中属于特殊类存在,下面会在圆攒尖顶中详细介绍。 典型案例 4:河北省定州贡院 定州贡院,又名考棚,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北城区草场胡同22号,是中国北方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科考选拔秀才和贡生的考场。其整体建筑气势雄伟,雍容壮观,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贡院建筑群为中轴式布局,规模宏大,但仅存文场部分的影壁、二门、魁阁号舍、大堂、后楼五座建筑。 定州贡院大门采用典型北方古建筑屋顶样式:硬山顶 魁阁号舍的正中是攒尖顶其后长屋卷棚顶,正面望去两侧依次降低,形成奇特外观,成为定州贡院的突出特点 攒尖顶多用于亭阁,表达隽秀尖挺之意。魁阁号舍别出新裁地将合个屋顶逐渐收拢,汇聚于中央,充满了节奏律动感。图为魁阁号舍侧面局部。 揽胜楼是定州贡院内第二高建筑物。主楼采用硬山青瓦顶,两侧采用卷棚硬山顶 定州贡院全景一览 知识点3: '魁阁'——魁阁,即魁星阁。魁星: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是“奎星”的俗称。“奎星”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28宿主一,即北斗七星第一星——天枢,也指北斗七星的前四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后世被称为主宰文章兴衰的神。 魁星神像头部红发绿面像鬼;一脚向后翘起,如“魁”字的大弯钩;一足立于螯头、一手捧斗,如“魁”字中间的“斗”字;一手执笔,意谓用笔点定中试人的姓名。加之“魁”有“首”之意,“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也由此而出。 引用 清·顾炎武《日知录·魁》:神像“不能像魁,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斗”。 4.圆攒尖顶 北京天坛·祈年殿 北京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圆角攒尖顶与X角攒尖顶的区别在于有无垂脊,祈年殿位于北京天坛公园,初名“大祀殿”,为一矩形大殿,用于合祀天、地。嘉靖二十四年(1545)改为三重檐圆攒尖顶,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并更名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定名“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谷的专用建筑。 在古建筑中,祈年殿也是很特殊的存在。因为祈年殿很巧妙的规避了建筑等级的问题。天坛是为皇帝”敬天礼神“的场所,清朝皇帝所使用的的最高等级宫殿:太和殿(重檐庑殿顶外加十脊兽)与供奉孔圣人的大成殿(重檐庑殿顶外加与太庙相同数量的脊兽)规格相似但前者优先于后者。但话说回来毕竟皇帝与孔圣人的头上还有天神灵,在以天为尊的前提下祈年殿所用也算最高规格:殿座三起,屋檐三重,又非塔非楼,真的是全国独此一座。 所以从建筑形式上讲,建造师与匠人采取了很有技巧的设计方案:用攒尖顶既表现天人合一;又是最高建筑型制充分表达了对上天的敬意;又因攒尖顶不分等级,人间的建筑等级还是太和殿最尊贵……反而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北京天坛·皇穹宇 皇穹宇殿高19.5米,直径15.6米,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初为重檐圆形建筑,名“泰神殿”,是圜(yuán)丘坛天库的正殿。用于平日供奉祀天大典所供神版的殿宇。嘉靖十七年(1538)改名为“皇穹宇”。清·乾隆十七年(1752)改建为今式。初为重檐圆攒尖顶建筑,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建,改为殿檐覆盖蓝色琉璃瓦,檐顶有镏金宝顶,成为今天所见的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 四、歇山顶(单、重檐) 5.歇山顶 又称九脊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前后两坡为正坡,左右两坡为半坡,半坡以上的三角形区域为山花。“歇山”是清式叫法,在清代之前它又有“曹殿”、“汉殿”,“厦两头造”等不同名称,歇山式屋顶在具体形式上有最疾奔形式的单檐歇山顶,还有最上面的屋顶可以不设正脊而形成卷棚式的卷棚歇山顶等多种形式。一般的歇山顶应用非常广泛,但凡宫中其他诸建筑,以及祠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公众殿堂等都袭用歇山屋顶。 图为哈尔滨极乐寺 图为王动在明十三陵·庆陵前院后寝门(虽未开放但后寝门已修缮)的摄影作品 屋脊部件详解图,多数歇山顶可以参照此图对照 将上图的屋脊部件对比参照可识别典型的单檐歇山顶特征。 [table=90%] 6.重檐歇山顶 重檐歇山式屋顶是在单檐歇山顶的具体形式上又变化出二层、三层或多层的屋顶样式。重檐歇山顶等级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多用于规格很高的殿堂中,如故宫的保和殿、太和门、天安门、钟楼、鼓楼等。 典型案例·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截止2021年,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康陵。2021年4月28日,北京明十三陵康陵首次向游客开放。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 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第二进院落,前面设殿门一座,名为祾恩门。长陵祾恩门为单檐歇山顶形制。 其中最大建筑陵恩殿是嗣皇帝祭祀永乐帝后的场所,建筑在汉白玉雕刻成的三层台基上,一米多直径,十几米高的六十根金丝楠木大柱,承托着二千三百平方米的重檐庑殿顶,雄伟壮观、举世无双。 上篇单檐歇山顶中王动所摄的图正是位于明十三陵的庆陵: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明代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个皇帝,仅在位29天)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 六、庑殿顶(单、重檐) 7.庑(wū)殿顶 又称四阿顶,有五脊四坡,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为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单檐庑殿顶多用于礼仪盛典及宗教建筑的偏殿或门堂等处,以示庄严肃穆,如北京天坛中的祈年门、皇乾殿及斋宫、华严寺大熊宝殿等。重檐庑殿顶庄重雄伟,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等级,多用于皇宫或寺观的主殿,如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曲阜孔庙大成殿等。 典型案例 4 :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皇帝的家及国家办公场所),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北京故宫由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蒯(kuǎi)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故宫的建造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其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三大殿为例,屋顶就各不相同。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 主要殿座房顶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 故宫卫星全景图 明清时期北京故宫手绘总平图 红线部分勾画出庑殿顶典型特征“>—<” 红线部分勾画出歇山顶典型特征“ 〕—〔 ” 红线部分勾画可见“ 〕—〔 歇山顶”、“>—<庑殿顶”与“X攒尖顶” 北京故宫建筑物一览图 北京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重檐庑殿顶,俗称金銮殿)、中和殿(单檐四角攒尖铜胎鎏金宝顶)、保和殿(重檐歇山顶),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 图为故宫中最重要的建筑同时也是级别最高的宫殿:太和殿 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黄琉璃瓦歇山顶)、武英殿(黄琉璃瓦歇山顶)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交泰殿(单檐四角攒尖铜镀金宝顶)、坤宁宫(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东六宫东侧是天穹宝殿(黄琉璃瓦歇山顶)等佛堂建筑,西六宫西侧是中正殿(黄琉璃瓦歇山顶)等佛堂建筑。外朝、内廷之外还有外东路、外西路两部分建筑。 北京故宫内廷部分主要以乾清宫(重檐庑殿顶)为中心,周围围绕歇山顶建筑群 赞 (0) 相关推荐 中国古建筑屋顶识别指南 故宫屋顶一角◎文博圈 1 什么是屋顶 古建筑基本分三部分 台基 屋身 屋顶 可以成一个人戴着帽子 屋顶是人的帽子 ▼ 山墙 屋面 屋脊 2 肯定见过的屋顶 最为常见几种屋顶样式 01 ... 中国古建筑屋顶,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攒尖顶、勾连搭,你了解吗? 打开房天下APP,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坡屋顶在传统建筑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又分为单檐(一个屋檐)和重檐(两个或两个以上屋檐)两种: 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可衍生出卷鹏顶.南方民 ... 中国古建筑知识汇编 塞翁先生2018-11-05阅读 180 简介中国古代建筑的种类很多,屋顶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庑殿顶.盝顶.卷棚顶.攒尖顶,还有卷棚歇山顶.卷棚硬山顶等.这些建筑不止屋顶形式不同 ... 建筑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样式 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中国古代建筑就是"凝固的古典音乐".中国古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也是重要的艺术欣赏对象.要想欣赏建筑艺术,就需要了解建筑的一些 ... 跟着地图看世界 【中国传统古建筑屋顶等级... 第一级:庑殿顶.用于皇宫主殿.佛教寺院或道教宫观主殿,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共五脊,为示尊贵还有重檐式. 第二级:歇山顶.常用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共九脊, ... 窗棂是中国传统古建筑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 古今中外的门窗从来就是建筑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具有绝对性的功能作用,而且更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窗棂是中国传统古建筑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建筑的审美中心.在传统的房屋建筑中,常会出 ... 中国传统古建筑——书院 大的到一城一市,小的到一宅一园, 都是我们生活思想的答案, 值得我们我们重新剖视. 我们有传统习惯和趣味:家庭组织,生活程度,工作,游憩,以及烹饪,缝纫,室内的书画陈设,室外的庭院花木,都不必与西人相 ... 你能猜出中国传统古建筑--影壁中的姓氏吗?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 影壁总带着点欲说还休.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味道. 它既有挡风御寒.遮蔽隐私之用, 又不至于门禁森严, 拒人于千里之外, 有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含蓄与内敛. 建筑的序言 △山西王家大院 ... 难得一见的中国传统古建筑手绘图,收起来吧! 首先是一组单檐亭. 上图的八张手绘范例古建筑图,是"重檐亭",也就是有两层屋檐的亭子,这八个小亭子不是凭空想象而画,而是出自实景哦! 上图的八张手绘范例图,是重檐及多重檐亭,那些飞 ... 一角飞檐——中国古建筑屋顶上的艺术:祁县,乔家大院景区 [游山西·读历史]一角飞檐--中国古建筑屋顶上的艺术山西学习平台2021-05-08订阅屋顶是古建外部变化最为丰富的部分,直接影响房屋的排水和采光.飞檐,浓缩的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的精髓和内涵,展现的是 ... 20个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图解 20个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图解 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有多美,你可知道?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仅是小小的屋顶就蕴藏了社会等级.历史变迁.民族文化等内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古建筑的坡屋顶之美及其丰富内涵. 屋顶在古代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古代社会有严格的等级 ... 中国古建筑屋顶与形体组合,十分实用的手绘素材~ 中国古建筑屋顶基本造型 中国古建筑形体组合 文章转自:建筑手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