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轩:民俗探迹·端午节习俗探源/教授阐述,就是涨姿势!
民俗探迹
端午节习俗探源
李富轩
端午节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民俗节日,到现在它的习俗和各项活动仍然受到重视,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赛龙舟和包粽子了。而诗人借着纪念屈原,吟咏诗歌,更增添了文化气氛。逢此端午时节,本文概述端午节起源的各项传说,以及赛龙舟竞渡和吃粽子习俗的由来,读来应别有兴味。
俗云:“仲夏五月人倍忙。" 在这繁忙的农历五月,炎黄子孙迎来了我们传统的节日一一瑞午节。在这一天里,大家要吃粽子,赛龙舟,饮雄黄酒,戴香草包,艾叶熏房,门悬插菖蒲。
“端午“的“端"字,是“初始"的意思,“午"是十二地支五的顺号。所谓“端午"就是初五。唐代以前,人们多称“端五",有时也指每月的初五;后因唐太宗生于八月初五日,为了避讳,才改“五"为“午",并把每年的五月五日,特定为端午节。另外,又因午为“阳辰”,所以又叫端阳片,也有称端午为“重午"等等。
端午话源
端午如何成为我国一个重要节日的呢?一般多以为是为了纪念屈原,其实历来并非仅此一端,而有多种说法:
纪念先人说 其中以纪念屈原最为流行。南朝·梁吴均在《续齐谐记·五花丝粽》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南朝,梁宗懍《荆禁岁时记·五日事考》中也有类似记载。而在浙江会稽一带,则有纪念曹娥的说法。据三国·魏邯郸淳<曹娥碑>中记载:东汉曹娥之父溺死河中,此时曹娥年仅十四,她沿江号哭,寻找其父尸体,七日不得,乃投江而死。此日恰好是五月五日。数日后,曹娥尸体负父尸浮起。当地人为纪念她的孝行,在每年五月初五举行盛大祭日。此外,《吴越春秋》中说端午节是纪念伍子胥的;山西一带则说是纪念介子推的。各地在同一天举行的祭祀活动,有不同的祭祀对象,这在民俗学中是常有的。
源于“日"说 我国很早就有了岁时禁忌习俗,在战国时期,就有把五月称为“恶月”的说法。据清潘荣陸在《帝京岁时纪略》中所说,那时的人们多称五月为“恶五月”,《荆楚岁时记》中也有“五月俗称恶月”的记载。五月初五就更是“恶月恶日”。据《风俗通义》记载,凡是在五月五日出生的人:“男害父,女害母。”所以有“不举五月子"的习俗。在古代,凡是在五月五日出生的小孩,全要弄死。清赵翼在《陔馀丛考》中记载:“世以五月五日生子为不祥,自战国时已有此忌。”《史记》中记载了孟尝君田文,《西京杂俎》中记载丁绿孙军首领王凤,《世说新浯》中记载了东汉吴广等人,都因生于“恶日”,生后即被抛弃,而由他人偷偷养大。其实,古人称端午节为“恶日”,可能与时序天候有关,夏日炎热,农作繁忙,加之毒虫孳生,瘴疫易犯,人畜每有死亡,自然会在人们心里蒙上阴影。
源于龙日节说 也就是吴越民族的图腾祭,这种说法是现代学者闻一多先生提出来的,他曾在《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一文中举出许多古籍材料,发现并提出吃粽子及赛龙舟都与龙相关,还推断出端午节是源于吴越人的龙图腾祭。
此外,还有源于越王勾践灭吴的纪念日(见《越绝书》)等几种说法。笔者以为,这些说法都有各自的根据,同时也是互相交错包容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开始可能受地域的局限,出现在同一节日,节俗活动有所差异,但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民俗习惯也在互相交融。这说明了我国今日一些共同的节俗是个地域、各民族文化互相交流,长期融合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赛龙舟 吃粽子
赛龙舟,是端午节一项重要活动,江河之上,百舟争流,船中金鼓震天,夹岸观者如云。是一幅多么热闹的龙舟竞赛图。
关于赛龙舟的由来,《荆楚岁时记》、《武陵竞渡略》、《望月楼随笔》都说因楚大夫屈原投汨罗,人们“伤其死,故拼命舟楫以拯之”,竞渡是屈原的招魂仪式。现今湖北秭归一带,还有在赛前举行祭江的活动;掌鼓人披头散发,是舟人们的领唱,这种歌曲代代相传,现摘录如下:
(领):三闾大夫哦! (和):嘿唷唷!
(领):听我来讲哦! (和):嘿唷唷!
(领):你的魂魄哦! (和):嘿唷唷!
(领):不可向东方! (和):嘿唷唷!
(领):东方有厉鬼! (和):嘿唷唷!
(领):身长高数丈! (和):嘿唷唷!
(领):人到哪里哦! (和):嘿唷唷!
(领):心会受伤哦! (和):嘿唷唷!
下面的招魂词,重章叠句,分别描述了南方、北方、西方的鬼怪。
据考证,赛龙舟的活动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如一九三五年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的战国铜鉴和一九六五年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上,早就有了赛龙舟的图案。后来人们将龙舟竞渡说成是源于祭祀屈原,表示世人对于这位爱国诗人的崇敬,给端午竞渡赋予了新的意义。
现代湖北的龙舟,船身狭长,前有高昂的龙头,后有翘起的龙尾,侧绘龙鳞,舟上人员编制也颇有讲究,除桨手外,还公推领船、舵手各一人,司锣、司鼓各一人。竞渡起来,扬旌拽旗,锣鼓震天,重现出古代荆楚的粗犷民风,真如张建封诗云: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身劈浪鸣千雷。
在端午节吃粽子也是一项主要的节俗,《续齐谐记》所载:传说屈原死后,楚人纷纷用竹筒貯米,投汨罗祭之,后又怕被蛟龙攫食,就用栋叶包裹起来,这就成了今日的粽子。而晋周处在《风土记》却认为粽子是象征“阴阳相包裹,昼夜未分明”,与屈原无关。据后人考证,《风土记》有其根据,其实粽子是我国民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它制作容易,又有一种独特的清香味,也就极易在民间推广。
在粽子的制作上,古代和现今是有一定差别的,如先民用以包裹的,除粽叶外,还用茭蒲叶、箬叶、芦叶、栋叶、菰叶及竹筒等等。而现今多用粽叶与竹叶。另外,先民包裹的主要是黍米、高粱米,如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所载:“先节一日(五月四日),以菰叶裹黍米、栗、枣,以灰汁煮令熟。”称之为“角黍”。后来的粽子多用糯米,品种也越来越多,宋陈远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茭粽、筒粽、称锤粽。”特别是《文昌杂录》中提到的“百索粽”、“九子粽”更是粽子中的上品,连唐明皇食后,也极力称赞:“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现今粽子品种之全,粽馅之多,更是古代所不能相比的。
我国的粽子多制成角形,也是有历史渊源的。据古籍记载,我们认为粽子可能是远古角祭习俗的延续。《诗经·周颂·良耜》中有“杀时椁(应为“牛”十“享”)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其大意是:杀了头大公牛,牛角弯弯长又长,年年如此来祭祀,继承先人设宴饗。此类的记载在古籍中有很多,这说明粽子的形状,是牛角的模拟;粽子最初称“角黍”,道理在此。(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李富轩,湖南邵东人。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从事过教育、文化、新闻、出版等工作。于华中科技大学退休,现寓居武昌瑜珈山下。著有《竹林七贤》、《中国古代寓言史》等。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