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只发情两天,喜欢暴力交配,繁殖欲低,熊猫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国宝
你知道大熊猫是如何成为国宝的吗?在自然界中,动物们交配都是非常积极的,毕竟这是把自己的传家宝永远流传的好办法。但是熊猫并不是这样子的,熊猫之所以数量很低,和它们的出生率很低有着非常重大的关系,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交配一次很难
我们在动物园或者熊猫的繁殖基地看到的大熊猫基本上都是成群结队的,但实际上,大熊猫在野生的环境中经常过的是独居的生活。
所以和大多数的动物一样,当熊猫进入排卵期也就是进入发情期的时候,它们会在树干上留下自己的尿液,伴有独特的气息,可以吸引异性,并给异性发出“约“的信号。约完之后,如果顺利的话,雌性的大熊猫将开始进入怀孕、生产、养娃的活动当中。
然而在现实的情况中,熊猫交配都没有上面提到的如此顺畅。雌性大熊猫的发情时间非常之短,一年经常只有2-3天,有的甚至仅仅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雄性大熊猫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那就一旦错过就不再了,雌性大熊猫已经不想约了,是不会配合雄性的交配的,那么这一年,世界上多一只小熊猫的可能性就没有了。更令人烦恼的是,由于雌性是通过树干来散发气味的,但是在野外的环境中,这些味道很容易被其它的动物破坏,这又进一步导致了熊猫的交配率低。
除了在时机上要把握准确之外,雌性大熊猫在选择配偶前还是要斟酌一番的,并不是为了受孕谁来都可以的。一般来说,两只熊猫要情投意合才会做些不为人知的事。不要看大熊猫软软糯糯的非常可爱,在争夺交配权的时候也相当暴力的,毕竟雌性还是倾向于选择在战斗中赢得胜利的那一方。
在人工的大熊猫繁殖基地,工作人员为了提高整个种族基因的多样化,会想让特定的熊猫来进行交配。这两只熊猫并不是经常能看得对眼,这种情况就会非常尴尬,很容易导致暴力交配事件的发生,甚至根本没法交配。
实际上,科学家是很少在野外的环境中发现大熊猫交配的,按理说交配应该是一种自发的生物行为,不需要学习也能掌握的,但是大熊猫却不是。繁殖基地的很多雄性大熊猫是需要通过看小电影来学会如何交配的,要知道如果雄性没有掌握技巧的话,那么在交配的过程中可能会让雌性变得暴力,结果好事一桩又被黄了。
养育很难
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大熊猫的体型那么大,但是生出来的幼崽却那么小?幼崽的体重大约只有母体的900分之一。基本上所有的哺乳动物的妊娠期都是固定的,比如人类怀胎十月,对于大熊猫来说,妊娠期有可能是3个月也有可能是6个月,也很有可能怀了熊中哪吒一年才出生。
也正是因为幼崽的体型非常小,在熊猫交配之后要判断它们的怀孕状态就非常之难。往往只有快临近预产期了,才能通过超声波来检测。加上大熊猫经常会体现出一些假孕的症状,这也让研究人员非常头大。
大熊猫产子往往会是双胞胎,但是在野外生存的大熊猫倾向于抛弃比较弱小的孩子,只养育生存能力更大的那个。所以野外熊猫的存活率也非常之低。那么如果是在人工繁育的状态下,大熊猫又产下了双胞胎,工作人员要怎么处理呢?基本上次采用的是狸猫换太子的招数,将双胞胎来回轮换,一人在母亲身边呆上几天然后再送回保温箱。要知道,对于大熊猫来说,它们是通过气味来辨别关系的。也就是说即使不是自己的孩子只要身上有自己的味道,它们也会认为是自己的崽,如果是自己的娃但是气味被洗掉了,大熊猫可是会六亲不认的。
正是因为交配难、养育难这大熊猫活生生把自己活成了国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