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之旅:明朝使者傅安是如何被中亞霸主扣押13年的?
今天的故事,是往期故事的主人公---约翰-希尔特贝格的同代人------出使中亚的明朝使者傅安的,作为一个有著传奇经历的使者,他在无意识闲见证了不少中亚和西亚的时代风云。
早在1387年,来自撒马尔罕的朝贡队伍就拜会了大明太祖朱元璋。派遣这个外交团队的君主,正是迅速崛起的西察合台汗国驸马--帖木儿。尽管只上贡了15匹马和2头骆驼,但还是让朱元璋龙颜大悦。因为这是明朝立国之后,首次受到中亚蒙古系勢力的朝拜。
此后的数年里,帖木儿忙于在中亚东征西讨,明朝也继续在中原繼續征伐。在完全征服伊朗高原的1394年,还有撒马尔罕的使者再次东来,向明朝进贡了200匹马,而且朱元璋收到了一份非常肉麻的帖木兒的國書,甚至讓朱元璋都嘉獎帖木兒有文采:
恭惟大明大皇帝,受天明命,统一四海,仁德洪布,恩养庶类。万国欣仰,咸知上天欲平治天下,特命皇帝出膺运数,为亿兆之主,光明广大,昭若天镜,无有远迩,咸照临之。臣帖木儿,僻在万里之外,恭闻至德宽大,超越万古,自古所无之福,皇帝皆有之,所未服之国,皇帝皆服之。远方绝域昏昧之地,皆清明之。老者无不安乐,少者无不长遂,善者无不蒙福,恶者无不知惧。今又特蒙施恩远国,凡商贾之来中国,使观览都邑城池,富贵雄壮,如出昏暗之中,忽睹天日,何幸如之!又承敕书恩抚劳问,使站驿相通,道路无壅,远国之人,咸得其济。钦仰圣心,如照世之杯,使臣心豁然光明。臣国中部落,闻兹德音,欢舞感戴,臣无以报恩,惟仰颂祝,福寿如天地,永永无极。
但是这很可能是汉族文官翻译过后的润色结果,而且当时帖木儿自己还没有彻底做大,需要避免多线作战,所以需要对明朝释放善意,以至于朱元璋始终觉得,帖木儿王朝是忌惮自身实力的西域弱国。因此,他在次年派出规模庞大的使团,准备直接向对方宣扬自己的实力与宽容态度,也準備构建长期的官方贸易渠道。
在接到外交任务之后,傅安和几个同僚,还有1500将士踏上了西进中亚的不归路。派出1500人的小型军队西行,说明明太祖可能还有觊觎西域和中亚,想对西域小国恩威并施的用意,如果中亚和西域的蒙古帝国后裔们过于腐朽或者沦落成一盘散沙,也许明朝还有可能将当地纳入宗藩体系中。这对于在四夷馆中苦读波斯语-突厥语的低级军队文书傅安而言,无疑是代表大明鸿扬国威,威慑西番的大好机会,也是个人实现建功异域的好时机,然而他和一起出发的将士们都不知道,这些人中,最后仅有17人能够安全返回大明,而且幸存者会将大半生时光蹉跎在西域和中亚的漫天黄沙和尸山血海中。
为了躲避北元军队的袭扰,所以他们西出嘉峪关,沿著甘肃的河西走廊前进,顶著头顶的烈日和沿途的风沙风尘仆仆地穿越让人九死一生的白龙堆沙漠,来到了东疆的哈密地区,随后又来到了吐鲁番地区的高昌城一带,在明朝初期,这里还有信佛的高昌回鹘人的后裔,而且历史上吐鲁番和哈密与汉地的联系非常紧密,再加上当地的居民并不十分善战,所以旅途到这里还非常平和,接下来,一行人可能是取道焉耆进入北疆,途径乌鲁木齐和昌吉等地到达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说剌八里,从这里开始,河水都开始向西流,意思是这支明军已经进入了七河地区,伊犁河和阿克苏河都向西汇入巴尔喀什湖中,沿途仅有被帖木儿打散之后偃旗息鼓的察合台蒙古人残部,最后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穿越了哈萨克斯坦草原地区,来到了汉代的康居,唐代的康囯,也是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最繁盛的古都之一----撒马尔罕。
不过,在使团进入帖木儿帝国的境内之后,1500人的明军就受到了帖木儿军队的严密随行(监视),然后按照中亚突厥君主的一贯计谋,这些士兵先以分散补给,分散安置为由被分散到不同地方,然后突然被解除武装,成规模的将比较能看的军队派出海外,也让帖木儿窥探了明朝军队在装备和战斗力上其实并不足惧。
傅安等人虽然察觉到情况不妙,但是也不好多说,最后等见到帖木儿了,才发现帖木儿态度大变,根本就不像进贡国书写的那样恭顺,这是因为此时的帖木儿已经击败了金帐汗国的脱脱迷失,而且在西亚和欧洲另一位伊斯兰世界的突厥系君主巴基耶德正在应对欧洲人发动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十字军东征并且取胜,这次胜利其实让奥斯曼土耳其付出了相当的损失,所以他们正在继续蚕食拜占庭领土,向欧洲贵族的家属们勒索赎金,暂时无暇和帖木儿起冲突,春风得意的帖木儿自然非常硬气。
而且在中亚和西亚地区杀出一片尸山血海的帖木儿见识过各种风格的军队,对于刚刚驱逐蒙古的明朝军队并不十分畏惧,而且在近距离观察了傅安带来的鸿扬国威的人马之后,发现也没有多么强悍,所以帖木儿表示自己才是霸主,中国天子距离我距离遥远,既比不过我也管不到我,并表示自己的帝国不会再向明朝纳贡。
由于受过波斯语训练,而且中亚的突厥贵族和突厥化蒙古人都以波斯语作为上流社会的语言,所以傅安是直接以波斯语和帖木儿对话。他作为正统的汉族知识分子,虽然接触过中原的色目人,也知道西域有著各种文明和城邦,但是他信奉的依旧是以中原为中心的世界观,帖木儿的态度令傅安大为震惊,不过凭借著书呆子的倔强和无知者无畏的勇气,傅安开始耐心地给帖木儿做思想政治工作,告诉他明朝的强盛,是历代中国王朝比不了的,让周边小国心生畏惧,大王您最好不要仗著地理偏僻就可以对大国使臣不敬,怀柔远人才是长久之道云云,其实潜台词是:明朝已经驱逐了中原的蒙古人,你们这些蒙古人和他们一样没什么好怕。
当然,这些话语用波斯语说出来,自然没有了在汉语语境里那气冲斗牛的气势,对于帖木儿这种见多识广的霸主而言,其实也没多大威慑作用。
帖木儿的各族庭臣听的战战兢兢,不知道喜怒无常的君主会将这个大胆的中国大汗的使者怎样处置,因为砍头,肢解,剥皮,阉割都是帖木儿对待不敬者的日常操作,不过一反所有人预料的是,习惯了臣子跪舔或者战战兢兢的帖木儿,对于这个桀骜不驯的中国使者产生了兴趣,也许是很久都没有见过不怕自己的人了,于是他以猫玩老鼠的心态慢慢打磨傅安的气焰:明朝没你说的那么强大,等你有机会见识我的武功你就知道了明朝算個G8,要不然你就投降我,我会授予你官职,随后帖木儿又对明朝一番冷嘲热讽,这么做不排除是帖木儿想窥探明朝虚实,想招募几个现成带路党。
傅安一听这个蒙古君主居然想招降自己叛国,书生气又上来了,开始摆出大道理教育帖木儿不要妄自尊大,盛衰自古无常,不要过度骄横云云,最后撂下了一句话:“我天朝使臣,可从汝反耶?“意思是这个蒙古人本来就默认是大明的番臣,你现在的傲慢态度形同造反。
抛开各种表面的嘴炮战争,帖木儿对傅安态度古怪乃至恶劣的原因,一部分也许来自明朝推翻元朝之后,一直想把自己合法化为元朝的正统继承人,甚至要求帖木儿进贡,这对于以察合台汗国女婿,乃至成吉思汗继承者自居的帖木儿而言,就是撞到枪口上的挑衅。此外傅安带来的人马确实无法让帖木儿心生畏惧,这就助长了帖木儿的嚣张气焰。
也许是觉得用暴力直接杀死这种人太没意思,因为这种呆子就算断头,到死都不会咽下倔强之气,所以帖木儿特意安排傅安去帖木儿帝国境内四处考察学习,想让这个从长城里出来的明朝使者开眼看看帝国的辽阔疆域,和他的恩威并施,让他彻底心服口服。
而且上述记载都是汉语记载,可能有中方的美化修饰,波斯细密画上的情景,恰恰和傅安的万丈豪情相反。从一辐波斯细密画上来看,面对各国使者,帖木儿故意让明朝使者跪在地上,还不给地毯缓解跪在地上的疼痛感,而其他国家的使者或有跪毯,或是直接站著。这就是帖木儿故意折辱倔强的傅安的办法,这个细节也能对应上帖木儿对傅安的态度:既然你骨头这么硬,那就加倍让你和大明折面子。
而且日後,克拉維約在撒馬爾罕宮廷看到的景象,更可能是當時帖木兒對傅安的真實態度:当中亚雄主与西班牙大使克拉维约完成外交寒暄,就顺势将原本属于明朝使者的尊贵坐席让给对方,并命令明朝使节把位置挪到西班牙人之后。给出的理由是明朝天子朱棣催促纳贡,冒犯了自己的无上权威。所以不仅将来者待遇降级,还当着各国客人的面讽刺明成祖朱棣得国不正。最后不忘警告别再来催促贡品,甚至宣佈与西班牙国王亲善,帖木儿待之如子。视中国专使如敌寇,为帖木儿之敌人,今日特引见西班牙使团于中国专使之前者,即以示帖木儿不悦中国之意。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傅安被安排到大不里士,伊斯法罕,设拉子等波斯重镇参观学习,因为对于这些突厥化蒙古人和突厥系君主而言,虽然波斯人也是自己的手下败将,但波斯文化是高雅文化的象征,他的学习内容应该包括参观波斯文明腹地的建筑学和天文学,医学成就,括萨珊波斯乃至更早的波斯帝国的宏伟建筑遗迹,可能还有古代波斯君王们留下的摩崖石刻,只是傅安不太可能完全认识到这些遗址的分量和意义。
当然不可错过的必修内容,还有帖木儿不可一世的战功:在帝国境内,经常出现的就是用各族反抗者的人头堆砌的京观或者骷髅塔。他也目睹了帖木儿习惯将各种敌人强行迁居到帝国首都撒马尔罕,而在他取得这里之前,撒马尔罕也遭遇了大的大军屠城的惨剧。比如,克拉维约在前往撒马尔罕朝拜的路上,就亲眼看到了帖木儿大军修建的骷髅塔,这种塔夜晚还有萤火闪耀,非常瘆人:
此类骷髅塔之建法,系叠积死尸为数居:中隔以砖石,逐层叠聚,遂成巨塔。据传,某日帖木儿曾令一俘虏往杀某白羊朝人,不料俘虏误将所遇之一白羊朝人杀害;于是白羊朝人群起报复,与俘虏发生冲突,3 人一堆 5 人一处的襲擊。如此反复仇杀之结果,死亡有 6 万人之多。达姆冈居民,常见骷髅塔 冒出火焰,夜间塔上之磷火,明亮如灯。
各种战俘,突厥人,波斯人,阿拉伯人,还有希腊人,乃至在安卡拉之战中被俘虏的西欧人,也被源源不断地带入帝国的核心地带,如果胆敢稍微反抗铁木儿的命令,那么就等著被处以极刑吧。
当然,傅安在流亡过程中,可能还和我们之前提过的另一个故事主人公:流浪的德意志人约翰-希尔特贝格有过一面之缘,只是在铁木儿的众多封臣中,傅安不知道他从哪里来,更不知道这位欧洲冒险家将留下一部比马可波罗游记更加刺激更加惊险的著作。
帖木儿为了自己在国际间的合作连横,也为了体现自己的宽宏大量,所以他会吸收不同族群的贵族作为自己的封臣,有时候是为了向蒙古人展示自己作为成吉思汗后裔的凝聚力,有时候是为了联合拜占庭,特拉布宗夹击盘踞在西亚的奥斯曼土耳其,还有的时候是为了奇货可居,扶持元朝的流亡贵族,以便威胁东方的明朝,这也给了傅安接触各种外族以很好的机会。
也是在被拘禁的期间,傅安至少听闻了几场和帖木儿帝国有关的大战役:比如1402年的安卡拉之战,这一战导致不可一世的西亚霸主巴济耶德被帖木儿囚禁在笼中;而且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帖木儿又在1398年进兵印度讨伐同样是突厥系游牧民建立的德里苏丹国,在这场战斗中,帖木儿再次在当地大开杀戒,零当地人毛骨悚然。希尔特贝格的记载虽然有夸张,但和克拉维约的记载可以互相对应,也反映了一部分事实:
帖木儿组织起了號稱400000人的队伍,并花了20多天穿越阿富汗和印度北部的沙漠。因为组织严密,全军只用8天时间就穿越了兴都库什山,从开伯尔山口冲入印度。德里苏丹不仅派出了与帖木儿大军同等数量的人马,还有400头背上驮着塔楼的战象。这些曾和亚历山大及默罕默德-加兹尼交手的巨兽,一度让帖木儿军的战马也畏葸不前。
好在帖木儿的谋臣指出,战象貌似威风,但是一旦失控就会不分敌我地横冲直撞。他们接着出动了大量骆驼,在其身上准备了可以点燃的木架。在这种攻势面前,印度人的军队很快崩溃。帖木儿趁机对德里围攻10日,并使用屠城等恐怖手段来震慑那些还不缴械的人。已经成熟不少的约翰,就在现场默默的注视着此类事情的發生。
1400年,帖木兒又宣佈對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開戰,血洗敘利亞地區的歷史名城,强奸,屠城等恐怖政策層出不窮,這些血腥的歷史都被西班牙特使克拉維約,還有騎士旅行家約翰-希爾特貝格的著作所記載。作爲大軍的強心臟,作为帝國都城的撒马尔罕都处于备战状态。而且在表明的平和之下,是众多潜藏的不和谐因素。比如居民显然存在被强行组合的现象。大量来源不同、习俗各异的人口,在军队的监督下以劳作,不计成本的修建各种公共设施。他们可以在各区域分别见到突厥人、波斯人、叙利亚人、亚美尼亚人、希腊人和印度人。这些都是帝国军队的历次征服收获。帖木儿每次惩戒个别对象,都还要整个派系缴纳巨额罚金,否则就对群体施以酷刑,因此民衆怨聲載道。至于不断扩大的城外军营和忙于铸造火炮的兵工厂,都让西班牙人如坐针毡。这种依靠军事恐怖所编制的梦幻盛世,显然不可能长久的维持下去。
对傅安而言,上述所有的狂暴,都比不上帖木儿在1404年计划对明朝的军事入侵:在降伏了周边国家之后,似乎只剩下东方的曾经是蒙古帝国遗产的中原没有被拿下了,于是他领兵20万准备从别失八里地区入侵东方的明朝,精分的瘸子霸主还特地携带了流亡的元朝宗室,以便团结对元朝有好的残余势力。目睹了帖木儿暴行的傅安无疑忧心忡忡,从战备规模看,这是帖木儿历次征讨中规模比较大的一次,如果他将所有针对其他民族用过的灾难性手段施加在同胞身上,必然又是巨大的人间悲剧。但是在远征前夕,这位凶神恶煞的战神最终没有逃过死神魔爪的萦绕,最终,铁木儿的远征中国计划完全以泡影告终。
在帖木儿死后王子们的混战中,孤立无援的帖木儿的孙子无疑处于劣势地位,所以为了向明朝示好,他遣使将傅安送回中国;差不多也是在同一时期,约翰-希尔特贝格改换门庭,从帖木儿帝国最终选择改投金帐汗国,远离中亚的是非之地。
距离他出使之时,明朝已经换了人间,经历了靖难之变,他带出去的1500战士,大部分被解除武装后成为了突厥人的奴仆和工匠,这和日后被拐到中亚的俄罗斯人,还有波斯人的命运一样:因为按照伊斯兰教法规定,异教徒就是奴隶,所以不仅是对信奉东正教的俄国人,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穆斯林之间也会互相劫掠让对方儅奴隶,他们奴役起汉人就更没有罪恶感。
不管中亚周边的政权如俄罗斯,波斯,中国有多么强大,国家的整体命运和个人的人生沉浮没有必然关系,只要因为旅途迷路或者作为便将农民不慎被中亚游牧民捕获,等待著俘虏的就是生不如死的生活:比如1716年,一支俄罗斯军队受到彼得大帝的派遣前往中亚的希瓦汗国(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地区),要求对方向沙俄称臣纳贡,希瓦军队由于在战场上无法击败俄军,于是假意投降,然后用分化瓦解的方式将3000多俄军分割成数个部分,然后趁机偷袭,将老弱病残杀死之后只留青壮年作为奴隶;18世纪波斯阿夫沙尔王朝的一代雄主纳迪尔沙在攻陷了希瓦汗国的城堡之后发现里面有很多波斯和沙俄俘虏,在暗无天日的地窖里等待作为商品被出售,或者被人用锁链拴著在田地旁边劳动+吃喝拉撒,活得毫无尊严,凄凄惨惨,于是大发雷霆处死汗王,解放各族奴隶并让他们回家。
根据俄国人和波斯人的记载,奴隶如果第一次逃跑会被毒打然后切开脚后跟,最后塞入马毛以加速伤口的愈合;如果再逃跑,奴隶就要被处以穿刺刑。长的年轻好看的还要被训练成娈童歌舞艺人或者阉人,命运非常悲惨。所以这些跟随傅安出使的明军,最后大都活得毫无尊严,死后成为异域之鬼。
除了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使功成同样会万骨枯。这段漂流奇旅,最终以1500人中的17人生还告终。如果说傅安还收获了明代苏武的美称,那么又有什么可以告慰这些无辜将士的冤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