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吃土要补土!中医学派知多少,快跟小编瞧一瞧

端午节、6.18购物节刚刚过去,你的购物车是不是清空了?又开始吃土了吗?“吃土”在如今的网络用语中是“经济拮据,没钱吃饭”的意思。今天我们要谈的不是“吃土”,而是“补土”。

在中医学派中,有一种派别叫脾胃派,又称“补土派”,由于脾胃在五行中属土,因此又叫“补土派'。

是不是很有意思?其实,在中医学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而相互之间的争鸣与渗透,又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使中医理论不断完善,临床疗效不断提高,最终形成了中医学“一源多流”的学术及文化特色,中医学派知多少?快跟小编理一理。

一、医经学派

(一)校勘诸家

1.全元起(南北朝,生卒年不详)。校注《素问》,名《内经训解》,宋代后散失。现可从《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见到少数《训解》的内容。

2.林亿(宋,生卒年不详)。《新校正》,保存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

(二)注释诸家

1.王冰(唐,约710-804)。注《素问》,名《素问十问》,现亡佚。现今所见,为宋·林亿校正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2.吴崑(明,1551-1620),安徽歙县人。注《素问》,名《内经吴注》。

3.马莳(明,约15-16世纪),字仲化,自号玄台子,浙江绍兴人。注《素问》,名《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注《灵枢》,名《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简称《发微》。后者对临床很有参考价值。

4.张志聪(明,1644-1722),字隐庵,浙江杭州人。与侣山堂诸人共注《素问》、《灵枢》,名《素问集注》、《灵枢集注》。简称《集注》,水平较高,且贴近临床实际。

(三)分类研究诸家

1.杨上善(隋唐,生卒年不详)。把《素问》、《灵枢》的两个81篇全部拆散,分做19大类,名《黄帝内经太素》,简称《太素》。现存本缺损较严重。

2.滑寿(元,约1304-1386),字伯仁,祖籍河南襄城,迁定浙江余姚。删减《素问》,分为12类,名《读素问钞》。因内容不太完整,故局限性较大。

3.张介宾(明1563-1640),号景岳,原籍四川绵竹,后徙居浙江绍兴。把《素问》、《灵枢》分为12大类,著成《类经》。

4.李中梓(明1588-1655),号念莪,上海浦东人。精选《素问》、《灵枢》(14万余字)分为8类,著成《内经知要》,不到2万字,概括性较强,适于初学《内经》者。

(四)专题发挥诸家

以扁鹊、张仲景、华佗、皇甫谧、刘完素、刘舒温为代表。

二、经方学派

(一)经验方

即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医学知识总结。如《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有经验方;《汉书·艺文志》载有经方11家;汉代至北宋至少有150种以上。惜因印刷技术、保管条件、灾害与战争等众多原因,大多已亡佚。现存的主要有:《肘后方》《千金方》《外台秘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二)经论方

三、河间学派(寒凉派)

是指以“火热论”为中心的一个学术派别,突出代表人物是“金元四大家”之中的刘完素(刘河间)、张从正、朱震亨(朱丹溪)。

(一)刘完素的“火热论”

(二)张从正的“攻邪论”

(三)朱丹溪的“阳有余阴不足论”

四、易水学派(补土派)

与河间学派基本同处一个时代,其开创者为张元素,河北易水人,故名。其发挥《素问》“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理论,偏于用“补正法”治病。其突出代表人物还有李杲(李东垣)、李中梓、张介宾、薛己、赵献可,有“易水五大家”之称,对后世亦有重要影响。

(一)张元素的两大学说

字洁古,生卒年不详。

1.脏腑辨证说:每个脏腑都从寒热虚实几个方面来辨证,对内科杂病辨证具有现实意义。

2.药物的性味、归经说:用药讲究四气五味,而“归经报使”(即药引)是他的一大发明,对后世使用归经药有重要影响。

3.主要著作:《珍珠囊》,为讲药物性味的专著;《洁古注叔和脉诀》,已亡佚;《医学启源》。

(二)李杲的脾胃内伤论

李杲,又名东垣,1180-1251,河北省正定人,是易水学派首屈一指的大家,而且是补土(脾胃)派的宗师,其学术影响超过了他的老师张元素。

1主要学术论点:脾胃健则元气充,脏腑之气就得以升降;脾胃伤,则元气会随之下陷,阴火即上乘,出现气越虚、火越炽的临床表现。但对“阴火”、“虚火”的辨识稍显凌乱。

2.主要著作:《脉诀指掌病式图说》、《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

3.代表方:甘温除热法的“补中益气汤”,治气虚低热证;另有“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清暑益气汤“等,均为现今临床常用。

(三)王好古的阴证论

约1200-1264,河北赵县人,比李杲年轻,同为张元素的学生,二人为师友关系。其学术重点是对“寒湿”实证、“虚寒”之阳虚证的辨治,常选用“正阳散”、“返阴丹”、“回阳丹”、“火焰散”、“霹雳散”等温散寒湿的方剂。主要著作有:《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此事难知》、《癍论萃英》、《汤液本草》等。

(四)私淑易水学说诸家及其变化

1.薛己(1487-1559),号立斋,江苏苏州人。明代诸科著名临床家。在重视“后天之本”(脾胃)的基础上,尤重“先天之本”(肾)的研究,强调“扶正”与“祛邪”并用。主要著作:《内科摘要》、《女科撮要》、《外科心法》、《正体类要》(骨伤科的书)、《保婴金镜录注》。

2.赵献可(16世纪后半期-17世纪上半期)。浙江鄞县人,生活年代比薛己略晚。强调“先天”的水火关系,着重强调“火”。

3.张介宾(1563-1640),原籍四川绵竹,后迁居浙江绍兴。与赵献可有类似之处,但治学范围要宽。主要论点:“阳非有余”、“真阴不足”。代表方剂:补阳用“右归丸”、“右归饮”;补阴用“左归丸”、“左归饮”,其疗效分别比“八味丸”、“六味丸”要明显。

4.李中梓(1588-1655),上海浦东人。学术思想受李杲、薛己、张介宾的影响,强调“先后天根本论”、“水火阴阳论”。

五、伤寒学派

《伤寒论》著成后,汉晋隋唐宋期间,很多医家都以其为研究对象,来治疗伤寒病。明·方有执认为,世上流传的《伤寒论》(王叔和整理)与原文相比有很多错误,出现错简(其时尚无印刷术,文字要写在竹片或木板,用绳子一片片地拴连在一起,卷好后成为“一卷”),得到一些医家的赞同,倡导按原貌重新整理《伤寒论》,形成“错简派”。其反对者在清朝乾嘉年间形成高潮--“辨证派”,即认为不要纠缠错简或原文与否,只要是辨证论治、符合临床实际,就应学习与继承,并成为诸家主流。

现今有文献可考的伤寒诸家,总计有460多人,又可分为3个学派:

(一)宋以前治《伤寒论》诸家,以王叔和、孙思邈、成无己、朱肱为代表。

(二)明以后研究《伤寒论》各流派

1.错简重订派的代表人物:方有执、喻昌以及方、喻影响下的诸家。

2.维护旧论派

以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陈念祖为代表。

3.辨证论治派

也可以称为“不争论派”,着重《伤寒论》辨证论治的临床意义。

(1)以方类证。以柯琴、徐大椿、胡希恕(1898-1984)、冯世伦为代表。

(2)按法类证。以钱潢、尤怡为代表。

(3)分经审证。以陈念祖、包诚为代表。

4.本气自病派。彭子益(1871-1949),云南大理鹤庆人。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白族医学家。代表著作《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以《易经》河图中气升降圆运动之理,破解伤寒、温病学说的千古奥秘。

(三)当代对《伤寒论》的最新研究

以万友生、张大昌、李阳波、刘东军为代表。

六、温热学派(温病学派)

该学派对温病的病因、病机、发病等的记载,早见于《素问》、《伤寒论》。河间学派的“火热论”成为温病学说的先导。明代延伸温病学说为瘟疫学说。于“伤寒”之外另成体系,独树一帜,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从理论到临床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温疫与瘟疫的衍变:以吴有性、戴天章、余霖为代表。

温病学派的鼎盛成熟时期:以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为代表。

七、汇通学派

明朝万历年间,西医学开始传入我国。清后期开始有了西医医院,西医学说开始有较大影响。

(一)开始接受西说诸家

以汪昂、赵学敏、王清任、陈定泰为代表。

(二)中西汇通四大家

以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为代表。

八、火神派

火神派是清末由四川名医郑钦安创立的一个重要医学流派,以注重阳气,擅用附子而著称,具有十分鲜明的学术特色。

代表人物有:郑钦安、卢氏家族、吴佩衡、祝味菊、范中林、唐步祺、孙秉严、李可、张存悌等。

九、痰病派

朱曾柏(1931-2011.4.8),湖北省监利县人,著名中医痰病学家。代表著《中医痰病学》,倡“痰瘀相关”、“祛痰为先”理论,对现代临床尤有意义。

新媒体编辑 | 徐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