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的典型,水城绍兴,承包了浙江人的早餐,低调却秀美

三步一条小河、五步一座小桥

小巧的乌篷船散停在两岸

进入这座小城

如果你切换上帝视角

(比如打开高德地图)

就会发现你几乎被水包围了

水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仿佛置身水上威尼斯

与水共生的是桥

据统计,它市内大大小小的桥超过了一万座

桥的数量则是威尼斯的5倍

是实至名归的万桥之城

如果要在目前的中国找到江南水乡的典型

它无疑便是当中最好的遗存和典范

真正让它声名远播的还是鲁迅和女儿红:

我们在《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了解它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在金庸的《笑傲江湖》知道

“天下名酒,北为汾酒、南为绍酒”

武侠小说里

大侠踏进饭馆后的第一句台词都是

“切两斤熟牛肉,打三斤上好的女儿红”

当然这些记忆点对于这座小城来说

还只是凤毛麟角

它的好,藏在更深处

它是越剧发源地,越剧也被称为“第二国剧”

仅排在京剧之后

来源@绍兴宣传片

它美食遍地、自成风格

如今在杭州随处可见的嵊州小吃

携带着丰富、别具特色的美食基因

从味蕾上继续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外乡人

来源@网红小吃推荐

这样一座多水、多桥、多情、多美食的江南小城

就是 绍兴

盛名之下,你真的了解它吗?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它!

绍兴古桥

江南古镇连接两岸的系带

绍兴坐落在浙江中北部

是纯正的江南水乡

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市区内河道数量众多

与城市交织在一起

因此绍兴也有“水城”的美称

水多了便有桥

绍兴的古桥都有着千年的历史

见证了绍兴的发展

凰仪桥静静地伫立着

“凤凰来仪”的愿景传承了千年

酒务桥旁虽然没有了酒务署

整个城市却成了黄酒之城

还有其他古桥

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绍兴人

现在仍在工作着

桥旁爬满了青翠的藤蔓

桥上走过去匆忙的行人

桥下驶过去轻快的船儿

绍兴人和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动着的人、静止的桥

编织出一幅只属于绍兴的生活画卷

安昌古镇

鲁迅的童年生活可能藏在这里

安昌古镇虽然说没有声名在外

但胜在真的很有自己的特点

摄影@66

尤其等到年关将至的时分

过年的火热在这里完全被点燃了

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

腊肠、咸鱼、酱鸭

浓郁的香气散布在每个角落

摄影@66

古镇临河摆着很多八仙桌

乌篷船就从边上的河道上经过

不一会儿就远去了

蜿蜒的河流、满满的酱香味

还有古老的弄堂和斑驳的民居古宅

这就是老绍兴的慢调生活

午后没事,可以在这里坐着发发呆▼

摄影@66

仁昌酱园始建于清朝年间

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字号了

园子里数百口大酱缸子十分震撼

听说这里的每一缸酱都需要晒满180天才行

这样出来的酱油才会更加鲜甜

摄影@66

除了酱味家族的食物

在安昌古镇还可以尝尝酒酿馒头

隔着老远就闻到的酒酿香甜

刚出笼的酒酿馒头就像一个个冒着热气的白胖子

一口下去,特别Q弹、韧性

摄影@66

兰亭

王羲之在此泼墨挥毫

公元353年,王羲之邀请友人在此集会

微醉之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兰亭集序》

流传至今

兰亭也成为了书法圣地、旅游胜地

兰亭以曲水流觞为中心

环绕着流觞亭、鹅池亭等

流觞亭即为《兰亭集序》的完成地

现在成了仿古活动的聚集地

来源@绍兴旅游官网

鹅池亭前的石碑

相传“鹅”字为王羲之亲手提笔

“池”字则为王献之补写

父子共同写下这一石碑

成了一段佳话

来源@绍兴旅游官网

整个兰亭为明清风格

园内随处可见各种亭

以及苍劲的书法石碑

夹杂在茂盛的树木之间

走在这里

可以感受到王羲之所说的

“虽无丝竹管弦之乐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品绍兴黄酒文化

中国国粹,具有6000年历史

在遥远的越王勾践时代

越酒(绍兴黄酒前身)就已经闻名全国

《国语越语》记载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越酒已经成为国家的最高奖品

用来嘉奖增添人口的家庭

可见当时越酒的地位

东晋时王羲之曲水流觞

唐朝时贺知章、李白等大诗人

更与绍兴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早期黄酒酿造照片▼

来源@绍兴旅游官网

到了宋代绍兴酒正式定名

明清时期是绍兴酒发展的一大高峰

当时的绍兴酒作为贡品进宫

赢得了权贵们的喜爱

绍兴黄酒成为了中国黄酒之冠

“越酒行天下”描绘了当时的盛况

甚至一度无需“酒”字

直接用“绍兴”称呼绍兴黄酒

绍兴黄酒风头无二

来绍兴细品一杯绍兴老酒,吃上几颗茴香豆▼

来源@绍兴市旅游委员会

到了近代绍兴黄酒也向着多样化发展

一方面仍保持传统经典的原汁原味

另一方面黄酒奶茶、黄酒棒冰、黄酒巧克力

一系列黄酒的衍生物也进入市场

为绍兴黄酒注入了新鲜血液

现如今的绍兴已经成了一座“酒城”

黄酒也融入了每一名绍兴人的血液

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是游客必到之处

“多乎哉,不多也”的悠闲

氽筒热老酒,那一叠小小的过酒胚

水乡的醉意就在这唇齿之间了

马上要到大闸蟹季了

蒸一笼螃蟹、倒上一杯绍兴黄酒

深秋便正式到来,一年也行至尾声

绍兴美食

神仙豆腐年糕、臭豆腐

绍兴有很多古早美食

比如鲁迅笔下的茴香豆

江南人家桌上的家常菜梅菜扣肉

自然也有令人又爱又恨的臭豆腐

更有坐在办公室就能点到的豆腐年糕

它的美食,集合了江南的极致特色

又在此基础上融入新的滋味

茴香豆

/

咸香酥软,上好的下酒菜

温两碗黄酒,再来一碟茴香豆

这是孔乙己落寞时的精神寄托

原料是简单的蚕豆

不过配上绍兴特有的酱油

再加上茴香、桂皮文火慢煮

煮好的茴香豆是软而不烂

吃下去是唇齿留香

有民间歌谣这样唱:

“嚼嚼韧纠纠,吃到嘴里糯柔柔”

如今孔乙己的“多乎哉,不多也”

变成茴香豆的广告语

茴香豆则成为每名游客不可错过的小吃之一

梅干菜扣肉

/

清朝时期绍兴贡品

梅干菜又名乌干菜

有芥菜、白菜之分

经腌制晒干,色泽红亮后

即可用于烹调

梅干菜扣肉选用上好的五花肉

肥瘦相间

配上绍兴特有的黄酒

蒸好的梅干菜扣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肉的香气与梅菜结合在一起

还有着一丝冰糖的甜味

可以说是一场舌尖上的盛宴

绍兴臭豆腐

/

绍兴美食必修课

臭豆腐是绍兴美食的必修课

但对大多数外地人来说也是最难过的关

它是用苋菜梗汁浸制的

有蒸的也有炸的,但炸的比较多见

爱吃的日夜思之

不爱吃的唯恐避之不及

别的地方可能也有臭豆腐

但总不如绍兴小弄堂里的够味

笑眯眯的老人守着暖烘烘的炉子

吃的那是绍兴最地道的“臭”

嵊州小吃

/

开遍大街小巷

隶属于绍兴的嵊州更是大名鼎鼎

如今嵊州小吃

早已跟随勤劳的嵊州人走遍全国

· 嵊州小笼包

据清道光《嵊县志》记载:

“甑山,在县北十里,传大禹遗迹

俗呼石蒸笼,亦名甄石,其地有禹妃祠”

后人受启发,用面粉做成了小笼包

成为民间美食

· 嵊州年糕

年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吴越争霸中

伍子胥用糯粉做城砖屯粮防饥的典故
据史书记载,嵊州自秦汉置县以来就有
“十四夜,以菜煮糍食之,谓之亮眼汤”

的说法与做法
其特点是有汤、不腻、鲜美
由此一碗热烘烘的豆腐年糕便流传至今

穿越了两千年的时光

绍兴保留了江南水乡的独有特色

时光似乎也在这里停留

作为一个古镇气息浓厚的小城

绍兴也想向你讲述自己的故事

快来和我们一起乘坐乌篷船

体验绍兴独有的风光吧!

(0)

相关推荐